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0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720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86篇
综合类   644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91.
Soi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in sites where three succeeding generations of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ert) Hooker) in Nanping, Fujian, China, were cultivated in order to show the impact of a repeated monoculture on site productivity. Compared with the first generation (FG) stand the soil structure deteriorated in the second generation (SG) and the third generation (TG) stands. For instance, the destruction rate of the peds increased by 55%-115% in the SG and the TG stands compared to the FG stand. Soil nutrient storage and nutrient availability also decreased in the SG and the TG stands. For surface soils of 0-20 cm, th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total N and P, and available N and P decreased by 3%-20% relative to those in the FG stand. For many soil parameter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G stand and the SG and the TG stand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LSD test, P < 0.05). Furthermore, with each succeeding generation of Chinese fir, the total number of soil microbes declined, the soil enzyme activity weakened, and the soil biological activity decreased. In order to maintain sustainable site productivity, new silvicultural practices need to be developed for management of Chinese fir plantations.  相似文献   
992.
闽北杉木人工林单木模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根据福建省32块杉木人工林临时标准地和固定标准地资料,采用生长量修正法和Richards生长方程建立了单木潜在直径生长函数和单木直径生长修正函数。选择相对直径(RD。)和相对植距(RS)分别作为竞争指标和密度指标,建立直径生长模型。依据树高和直径的关系,引入反映立地质量的优势高为自变量,建立了树高生长模型,为了提高树高拟合效果,对树高残差值分布进行了分析,树高残差遵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993.
长角岗缘蝽是福建杉木的刺吸性害虫,该虫一年发生二代,以成虫越冬。若虫共4龄,以若、成虫刺吸杉木嫩枝、芽、叶,基本全年均可为害。用2.5%溴氰菊酯,50%甲胺磷乳油,90%敌百虫晶体,40%氧化乐果防治若、成虫,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4.
闽北栓皮栎人工林土壤肥力与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福建省浦城县党溪国有林经营所36年生栓皮栎人工林与杉木人工林的土壤肥力与水源涵养功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栓皮栎人工林具有良好的土壤结构性状和较强的养分供应能力,表层>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比杉木人工林高9.99%,土壤有机质比杉木人工林高0.695%;栓皮栎人工林还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林分总持水量比杉木人工林高10%。  相似文献   
995.
杉木套种山苍子模式的结构与生物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12  
对杉木套种山苍子模式及对照(未套种)的林分(5年生)地上部分结构和根系及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套种林分中的山苍子枝叶处于上层,0.90~1.25m处杉木和山苍子的枝叶相互交叉;山苍子根系向水平方向扩展,垂直方向和杉木根系分层分布,从而提高林地光能利用率和土壤养分利用率。套种模式林分中杉木单株生物量是对照的1.18倍,林分的生物量是对照的1.43倍。杉木套种山苍子是一种结构合理、生产力较高的南方山地杉木混农林业模式。  相似文献   
996.
以粤北地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及6种典型阔叶纯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林分类型的林下土壤肥力状况,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林型下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林、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林和杉木林土壤孔隙度及土壤层持水性各指标较其他林分高。7种纯林土壤pH为4.28~4.78,属强酸性土壤。各林型间土壤全氮、碱解氮质量分数,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林最高,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林最低。不同林型的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不同,其中杉木林最高(32.91 g·kg^-1),香樟林最低(12.07 g·kg^-1)。7种人工林的土壤全磷、全钾质量分数均较低,且有效磷质量分数均小于3 mg·kg^-1,整体水平偏低。土壤肥力由高到低综合排序为火力楠林、乐昌含笑林、杉木林、红锥林、香樟林、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林、木荷(Schima superba)林,表明该区杉木林下土壤肥力较高,采取适当措施可提高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7.
不同经营方式对杉木林采伐迹地土壤C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年定位观测的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湖南会同22年生杉木林采伐前,林地土壤(0~60 cm)层中的C储量为160.38 t·hm-2,100%皆伐后一年林地土壤(0~60 cm)层中的C储量损失率为35.00%,二年后损失率为44.65%,三年后损失率为43.93%;与对照林林地土壤相比,50%间伐和100%皆伐后三年,林地土壤(0~60 cm)层中的C储量损失率分别为16.14%和45.15%;4种不同经营方式的采伐迹地土壤(0~60 cm)层中的C储量有明显的差异,大小次序为:已郁闭杉木林林地(108.20 t·hm-2)>农用后撂荒地(92.68 t·hm-2)>经济林栽培地(85.80 t·hm-2)>自然更新采伐迹地(80.29 t·hm-2).未烧地土壤(0~45 cm)层中C储量为73.36 t·hm-2,比火烧地高出了15.20 t·hm-2,火烧后40天内林地土壤(0~45 cm)层中C储量的损失率为20.7%;杉木林地土壤表层(0~15 cm)的C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层次,其C储量占土壤(0~60 cm)层C储量的30.04%,土壤(0~30 cm)层中的C储量占53.52%.  相似文献   
998.
杉木人工林氮素营养的叶绿素诊断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钟安良  熊文愈 《林业科学》1994,30(4):289-295
1987至1988年在江西省枫树山林场浮东分场设置了代表5、10、20年生杉木林分和好、差立地条件的六块标准地,观测杉木叶绿素、精氨酸和氨态氮含量在不同林龄、立地条件及不同立木级间的差异及其季节变化动态。生长盛期各林龄之间叶绿素含量相差不大,初期和末期则有明显差异。生长盛期叶绿素含量远高于初期和末期,尤其是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各生育期不同林龄针叶叶绿素含量大多表现为好地高于差地,第二个生长高峰期为地上5、10和20年生优势木针叶叶绿素含量分别达2.50,2.24和2.14mg/gf.w。初期和第一、第二生长盛期杉木针叶叶绿素含量与针叶氮素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R值分别为0.86、0.76和0.81),这些时期的杉木叶绿素含量可作为评价杉木氮素营养状况的生理指标。良好立地上杉木嫩枝幼叶精氨酸和氨态氮含量均高于差地。第二个生长盛期5、10和20年生优势木针叶精氨酸含量分别达47.55,43.37和29.44mg/100gf.w.,相应差地则分别为28.16,26.42和14.95mg/100gf.w.。  相似文献   
999.
杉木种源-林分-家系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杉木种源、林分、家系三水平联合试验6年生林分的生长性状和物候观测资料,研究其遗传变异信息。结果显示,种源间、种源内林分间、林分内单株间的胸径、树高、材积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在三水平任何层次上的生长性状选择都是有效的,但各层次变异差别很大,其方差分量排序依次为:种源>林分>家系,种源、林分、单株材积遗传力分别为0.848、0.399、0.232;选择层次依次是种源、林分、单株。种源(群体)是较稳定的遗传单位,但种源内林分间差异显著,可进一步探讨遗传学上的杉木种源单位的确切范围。种子发芽率、物候因子分析表明,种源间差异显著,林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卢炳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549-7551
以小班的平均树高为立地条件的判定因子,选择土层厚度、坡度、坡向、坡位、海拔和腐殖质层6个因子,通过数量化理论Ⅰ,构建了漳平市杉木林适宜性立地判定模型。结果表明:各因子对杉木生长和林地适宜性的影响均为显著状态,贡献大小依次为:腐殖质层、土层厚度、坡度、坡向、坡位、海拔,构建的模型适合于杉木林的林地适宜性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