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3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709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86篇
综合类   640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经营因素对2代3年生杉木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固定标准地,研究福建南平峡阳国有林场一片29年生、20地位指数级的第1代杉木人工林采伐前的林分密度和采伐后的立地管理措施对第2代3年生杉木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代杉木人工林的林分密度对2代3年生杉木林分的生长有极显著影响。最高密度等级(1 500株·hm-2以上)的第1代杉木林在采伐后营造的第2代杉木林,其3年生的生长量为最低;采伐后的立地管理措施对2代3年生杉木林分生长的影响不显著;第1代杉木林较高的林分密度可能对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维持不利。  相似文献   
62.
老龄杉木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应用典型样方调查法,对福建省南平市福建农林大学西芹教学林场的近60年生的老龄杉木人工林群落和30年生的杉木人工林群落的植物区系进行全面调查,并运用物种多样性测度方法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各物种多样性指标基本呈现出老龄林群落高于30年生林群落的趋势,说明老龄林群落具有较为丰富的物种和复杂的垂直层次结构;老龄林群落的各物种多样性指标表现为灌木层>藤本层>乔木层>草本层的格局,而30年生林群落则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藤本层>乔木层的格局;2个群落的各多样性指标基本呈现出随高度的增高而减小的趋势;2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在水平空间分布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可能与群落内具有较高的环境异质性有关.  相似文献   
63.
对福建省建瓯市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杉木×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杉木×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杉木×桤木(Alnus cremastogyne)4种人工林样地林下土壤肥力进行测定分析,并以改进的内梅罗指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样地的土壤均为强酸性,速效P严重缺乏;各样地土壤表层综合肥力水平均为一般,平均综合肥力水平等级均为贫瘠,强酸性土壤导致速效P缺乏是其综合肥力较低的主要原因;土壤综合肥力系数的排序为杉木×鹅掌楸>杉木×枫香>杉木纯林>杉木×桤木。该研究可为闽北山地杉木及其混交林分的培育和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该文对4个杉木无性系的进一步选择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杉木无性系平均树高为10.41m,平均胸径为12.65cm,平均材积为0.075 9m3,林分保存情况良好,且都有较好的生长表现;对4个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这3个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无性系在树高、胸径和材积这3个生长性状表现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通过多重比较筛选出了表现最优的2号无性系,其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10.75m、15.56cm和0.112 7m3;估算重复力,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分别为0.563、0.572和0.667,说明该批杉木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受较高的遗传力控制,遗传稳定性很好,对参试无性系进行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选择,选择的效果会比较好;本试验按25%的入选率来估算遗传增益,其中树高性状预测遗传增益为8.5%,胸径性状预测遗传增益为14.6%,材积性状预测遗传增益为51.2%。  相似文献   
65.
以南京市溧水区林场间伐6 a后的25年生杉木人工林为对象,测定了弱度(30%)、中度(50%)、强度(70%)间伐及对照样地的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弱度间伐在秋季和冬季提高了土壤多酚氧化酶的活性,3种间伐强度在春季和夏季降低了多酚氧化酶活性;春夏季节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高,秋冬季节活性低,且前者与后者差异性显著(p0.05);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土壤温度,全磷、全氮质量分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土壤总有机碳质量分数、p H值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66.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短期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杉木人工林在不同经营密度下的生长情况,以福建将乐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计间伐强度为50%、33%、25%、20%以及未间伐5个不同强度的间伐试验,分析在不同间伐强度下胸径生长、树高生长以及蓄积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度的间伐能够伐除小径阶的林木,直径分布曲线左偏型减弱。间伐强度为20%、25%、33%、50%的林分年平均胸径生长量分别是0.99、1.05、1.25、1.30 cm,比未间伐的生长量0.83 cm都高,且各个间伐强度下林木胸径生长由大到小依次为优势木、中庸木、劣势木;间伐强度为20%、25%、33%、50%强度间伐的林分树高生长量分别是0.94、0.91、0.89、1.01 m,未间伐的生长量为0.92 m,差异均不显著。林分蓄积结构的分析发现,间伐后1 a,林分的蓄积生长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7.
为研究杉木凋落物对杉木种子萌发及酶活性的化感作用,采用室内培养方法,以杉木种子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浓度的杉木凋落物浸提液处理,进行杉木种子发芽试验,通过对杉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相关酶活性的测定,比较不同杉木凋落物浸提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低浓度杉木凋落物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以10 g·L-1的浸提液处理的种苗综合指标最好,但随着浓度的增加,杉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幼苗的根长、茎长、叶长和鲜重受到的抑制作用增强,其中根长对杉木凋落物浸提液的反应最敏感;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杉木幼苗的SOD活性呈下降趋势,CAT活性和POD活性呈上升趋势,MDA含量整体表现出上升趋势,其中高浓度的MDA含量与对照组差异达显著水平。综合各项指标表明,不同浓度杉木凋落物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总体上起到低促高抑的作用,且高浓度杉木凋落物浸提液导致杉木幼苗体内的抗氧化酶系统功能的絮乱,可见随着杉木凋落物浸提液浓度的上升,其对杉木种苗的化感作用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68.
压前含水率对杉木间伐材压缩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杉木间伐材压缩密化的水分和物理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观察木材微观结构的变化,可得出以下结果:1)压缩木各方向的水分分布不均匀,容易翘曲变形;2)水分对压缩木的物理力学性能有影响,压前含水率50%左右,压缩木硬度、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最大,但冲击韧性随着压前含水率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从微观结构的观察可知,杉木间伐材压缩木的细胞只是被挤压,细胞腔变小而细胞壁未受到破坏。为了降低压后含水率,使水分分布均匀,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是使初始含水率尽可能低,二是热压时间尽可能长。  相似文献   
69.
李春明 《林业科学》2012,48(3):66-73
基于两层次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方法,建立江西省杉木人工林单木胸径生长量模型.研究所用数据来自于长期观测的固定样地数据,数据库包括82个区域、365个样地、5416株树木共计16248条记录.为了解决不同区域及不同样地之间的差异,本文构建的混合模型分别考虑样地层次、区域层次及两层次的随机参数效应.针对数据存在的重复测量及嵌套结构特性,在模拟时选择合适的异方差和自相关模型矩阵来解决此类问题.最后利用独立的抽样验证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林分断面积、对象木胸径、林分内大于对象木的断面积之和与对象木胸径的比值以及海拔对单木胸径生长量有显著影响.与林业中常用的传统最小二乘方法相比,采用混合效应模型方法后模型的模拟精度和验证精度均有提高.选择适合的异方差和自相关函数后,模型比只考虑参数的随机效应有更好的适应性,并体现出了混合效应模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0.
Christmas tree needle sampling to evaluate nutrient need is an established practice. Data to support the recommended fall sampling time in Oregon and Washington were not found. In addition, the recommendation for needle sampling of Fraser fir in North Carolina was made without data from winter months. The goal for this article is to affirm or modify recommended needle sampling time. Needles of Douglas fir, Turkish fir, Nordmann fir, Noble fir, Grand fir, and Fraser fir Christmas trees were collected monthly for a year, dried, and analyzed for nitrogen (N), phosphorus (P), potassium (K), calcium (Ca), magnesium (Mg), and boron (B). No single period was found for any species when needle nutrient concentration was stable for all elements determined. Needle collection time was chosen by integrating cultural practices, likelihood of nutrient deficiency, and needle nutrient concentration changes for species grown in an area. Needle collection is recommended during February in western Oregon and Washington. The current sampling time, fall, is logical for Fraser fir Christmas tree production in North Carol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