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0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720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86篇
综合类   644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木材热解及金属盐催化热解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升温速率下杉木的热重实验,对比分析钾盐催化杉木热裂解动力学特性.借助于DTG重叠峰的分离以及分布活化能模型计算不同转化率条件下的反应活化能,得到钾盐对生物质中半纤维素的低温段分解、纤维素的整个热裂解过程存在催化效果,使失重曲线(200~270℃)肩状峰衰退乃至消失,并促进脱水和交联反应,导致焦炭产率的提高和残碳的有序化,体现为焦炭产量从16.3%提高到25.3%(质量分数),而且80%转化率后残碳分解活化能的急剧提高.基于三组分平行反应机理,采用非线性回归法拟合计算杉木热解动力学参数,得到纤维素的热裂解基本上属于一阶反应,而且钾盐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热裂解具有较大程度促进,活化能分别从148.12和235.43kJ/mol下降到108.84和171.41kJ/mol,但对木质素的催化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2.
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素含量进行了定位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杉木枝、叶中碳素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均表现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杉木叶的平均碳素含量为50.44%,枝的平均碳素含量为44.79%;不同层次杉木叶碳素含量的平均值依序为上层叶>中层叶>下层叶,不同层次杉木枝碳素含量的平均值依次为中层枝>上层枝>下层枝;10年生杉木各组分碳素含量的变化范围为45.29%~49.72%,11年生的为45.80%~50.22%,14年生的为45.80%~50.93%,变异系数范围为1.68%~8.44%;不同组分的碳素含量按大小可大致排列为树叶>树皮>树根>树干>树枝>球果;同一林分中各层次植物的碳素含量按高低排列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10年生和14年生杉木林土壤各层的碳素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3.
对杉木、丝栗栲及木荷叶片的生化物质进行了初步的分离,并用杉木种子进行了生物检测.结果表明:经木荷和丝栗栲处理的,就绝对发芽率和胚根长而言,其弱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促进作用大于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就鲜质量和干质量而言,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促进作用大于弱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经杉木处理的,就绝对发芽率、胚根长及鲜质量而言,杉木叶片弱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抑制作用大于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活性,而对于干质量而言,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抑制作用大于弱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  相似文献   
24.
杉木无性系家系造林早期选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引进的杉木无性系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对比试验,测定苗期、林期的地径、树高。采用聚类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无性系的各年龄阶段性状差异显著,表现了无性系早期选择的可行性,确定推广的杉木无性系为98号,392号,318号,453号,108号,492号,250号。  相似文献   
25.
杉木萌芽纯林与混交林生长量及经济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杉木林采伐迹地上,通过不炼山、套种火力楠与深山含笑,进行杉木萌芽纯林与混交林的对比试验,9a试验结果表明:混交林中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地上部分单株生物量分别比杉木萌芽纯林增加4 04%、8 75%、16 3%、1 43%;混交林中火力楠和深山含笑生长良好,混交林总蓄积量和乔木层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分别为杉木纯林的1 47倍和1 32倍;混交林的投入产出比高于杉木萌芽纯林,说明本模式是恢复和提高杉木连栽地土壤生产力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6.
杉木积成材竹片贴面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杉木积成材进行了竹片贴面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杉木积成材进行竹片贴面切实可行;竹片贴面后的杉木积成材密腹略高于基材;竹片与基材之间的胶合强度大于基材内部的胶合强度;贴面板的MOR和MOE高于基材:24h吸水厚度膨胀率佟明显低于基材。  相似文献   
27.
会同第二代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分布及动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会同第2代杉木人工林速生阶段林下地被物生物量进行了2a的定位研究,探讨了杉木林林下灌木层、草本层的生物量动态变化。结合幼林期林下地被物生物量的特征,分析了第2代杉木林林下活地被物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3年生林分中灌木层生物量为521.89kg·hm-2,草本层为1429.71kg·hm-2;14年生林分中灌木层生物量为372.69kg·hm-2,草本层为897.10kg·hm-2,2a中,灌木层各组分生物量大小顺序都为根茎叶;草本层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在杉木14a的生长过程中,林分5年生时,活地被物生物量最大,为3089.62kg·hm-2,14年生时最小,为1269.79kg·hm-2。  相似文献   
28.
杉木枯死枝、叶有在树上宿存多年的特性。江西分宜大岗山地区一立地指数 14 ,林龄 13a ,保留密度 2 60 0株·hm- 2 的 1代林 ,树上宿存枯死枝、叶总量达 4 10 8 0kg·hm- 2 ,相当枯枝落叶层生物量的 3 5 4 %。树上宿存枯死枝、叶在冠层的分解速度 ,与置于枯枝落叶层的分解速度的测定结果表明 ,后者比前者快得多。说明在杉木林生长急需养分的速生期和杆材期 ,将树上宿存枯死枝、叶适时地打落于地表 ,使其在枯枝落叶层分解 ,与挂在冠层上的分解相比 ,对林木营养作用不同 ,前者比后者能及时、更多地提供养分。树上宿存枯死枝、叶在林冠下部由低到高呈 4层分布。鉴于各层死亡时间不同 ,经受的分解时间和雨水淋溶的强度也相异 ,其在树冠上的分解速度是分层测定的 ,上下层差异较大。在枯枝落叶层的分解速度也分层测定 ,上下层的差异较小。在枯枝落叶层分解时 ,本实验 1年间枝的各层分解量之和是树冠上分解时的近 2 3倍 ,叶为 5 4倍。在枯枝落叶层分解时 ,1年间各层枝、叶 ,营养元素归还量之和是树冠上分解时的 3 5倍。速生、杆材期 ,适时地将树上宿存枯死枝、叶打落于地表 ,对连栽杉木林长期生产力的保持更是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9.
杉观混交林中杉木和纯林杉木生长特点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宗明  杨玉盛  郑志平 《林业科学》2001,37(Z1):126-130
通过对杉木观光木混交林杉木与纯林杉木生长特性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0a生前混交林杉木与纯林杉木树高生长比较接近.10 a生后直至27 a生混交林杉木树高生长始终大于纯林杉木.混交林中杉木在与观光木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它的胸径、材积生长始终比纯林杉木大.4~11a生时纯林杉木种内竞争比较激烈.  相似文献   
30.
杉木林生态系统净化水质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刘煊章  田大伦 《林业科学》1995,31(3):193-199
对杉木林生态系统净化水质功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大气降水而进入杉木林生态系统的物质中,有二氯丁烷,苯等有机污染物,还有Pb,Ca等重金属元素。经过林冠层、地被物和土壤层的截留作用,这结污染物质不仅种类减少,而且浓度大为降低,进一步阐述了森林净化水的机理和效益。为森林净化水质的功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