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41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32篇
  17篇
综合类   106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技术、经济效益、结构参数等方面,介绍机压耐火砖模具的设计思路及方法,探讨压砖机的选择原则及加压方式,分析出砖器顶头、锤头和模板的设计方法,为提高耐火砖模具的品质及降低投入成本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2.
环模秸秆压块机成型过程中,由于秸秆颗粒与环模之间的滑动摩擦,环模模孔磨损十分严重,导致环模使用寿命缩短。以工字型模块组成的立式环模为研究对象,提出在工字型模块喂料端设置辊口式结构,即在工字型腰部上下两翼加工圆孔,孔中装配轴承和插入圆辊。通过相邻圆辊间所构成的辊口压入秸秆颗粒,从而将物料与原模块间因数较大的滑动摩擦变为物料与圆辊间因数较小的滚动摩擦,达到减小模孔磨损的目的。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得到改进前和改进后模孔处的磨损率曲线,结果表明:改进前环模最大磨损率0.11μm/s,改进后辊口式环模最大磨损率0.01μm/s,远小于改进前磨损率。通过试验表明所设计的辊口式环模具有减小磨损和延长环模寿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贮藏稻谷霉菌菌落总数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贮藏稻谷常受到霉菌和毒素的侵染会引起稻谷品质下降,严重危害稻谷贮藏安全。近红外光谱技术具备非破坏性、分析速度快、成本低、稳定性好及污染小等优点,适合于稻谷中霉菌菌落总数快速检测。为此,构建了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稻谷霉菌和毒素检测数学模型。通过模拟稻谷贮藏试验,建立了贮藏环境温度和含水率对稻谷表面霉菌菌落总数影响规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描述和预测稻谷表面霉菌菌落总数在贮藏仓内的变化规律,以指导稻谷安全贮藏。  相似文献   
24.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土壤侵蚀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非点源污染研究过程中 ,土壤流失量的计算是一个重要环节。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选择地形、植被、降雨量等因子 ,对松花湖流域常山地区土壤流失量进行了估算 ,并讨论了地形、植被等因子在土壤侵蚀中的影响 ,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5.
环模制粒机中环模结构型孔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苜蓿草粉对环模系统的磨损是造成饲料制粒机关键部件环模失效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应用Pro/E及ANSYS软件完成三种类型环模型孔的建模及有限元静力分析.得到了三种类型环模型孔沿轴向路径的应力与变形分布,找到了环模孔倒角与环模孔轴向路径的应力与变形的影响关系,60°倒角环模孔结构好,为环模进行结构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6.
为提供番茄灰霉病的早期诊断技术,应用其病原菌灰葡萄孢种特异片段P729分子标志,建立了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实验室和大田现场标本的评价。结果显示番茄灰霉病的分子诊断方法在实验室具有特异、稳定和可靠的特点。比较6种抽提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B效果理想。应用建立的分子诊断方法可从0.2μg灰葡萄孢菌丝中获得阳性扩增,具有相当高的灵敏性;大田样本的检测结果说明该方法可用于番茄灰霉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7.
为筛选防治草莓灰霉病原菌(Botrytis cinerea)的内生细菌拮抗菌株,采用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与平板对峙法相结合研究分离自银杏(Ginkgo biloba)根茎叶的内生细菌拮抗菌株种类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出7株对草莓灰霉病原菌具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的内生细菌,其中,菌株YJ5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对草莓灰霉病原菌的抑菌作用较为明显,其脂肽类物质能有效地抑制草莓灰霉病原菌的生长,抑菌带宽15mm。  相似文献   
28.
论述了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概念,并结合实际工作说明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对建筑师、工程师日常工作的意义,提出了推广BIM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9.
2种玉米青贮饲料青贮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旨在研究玉米青贮过程中各主要微生物的数量变化及变化趋势.做去棒揉丝和带穗切段瓶制青贮,取青贮前玉米青贮原料及在装瓶后第0.5、1、2、3、4、5、6、7、9、11、13、15、20、25、30、35、40、45、50天的青贮样品,用无菌水浸泡,然后用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其中的主要微生物,包括乳酸菌、酵母菌和霉菌,最后进行计数.结果表明,在玉米青贮密封后60 d内,水分含量变化很小.pH在第2天下降到4以下,然后稳定在3.5左右,带穗切段玉米青贮pH低于去棒揉丝玉米青贮.乳酸菌数量剧增,在第6、7天时达到最高峰,为109数量级,之后数量缓慢下降,于第15~20天时稳定在107数量级,去棒揉丝玉米青贮的乳酸菌数量在第7天达到最高峰,带穗切段玉米青贮则在第6天出现最高峰,其稍高于去棒揉丝玉米青贮.酵母菌在青贮初期数量有些波动,出现最高峰到达107数量级后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去棒揉丝玉米青贮时酵母菌数量迅速下降,第40天后没有再检测到酵母菌的存在,而带穗切段玉米在青贮12 h之内数量迅速增加,之后缓慢下降,第50天后没有再检测到酵母菌的存在.霉菌因密封后氧气缺乏而数量很快减少,最晚在第11天左右便检测不到,去棒揉丝玉米青贮中霉菌数量下降较迅速,第4天之后便检测不到霉菌存在,而带穗切段玉米青贮则比较平缓,直到第11天之后便检测不到霉菌存在.综上所述,在玉米青贮过程中主要微生物随时间大致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对玉米秸秆进行纵切揉丝处理有利于玉米青贮饲料的制作.  相似文献   
30.
Pome fruits are poor in nitrogenous compounds and the addition of nitrogen can improve colonisation of the fruits by antagonists. Twenty-two nitrogenous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effect on Candida sake (CPA-1) growth in vitro. Ten compounds that induced greater growth were applied with the antagonist to wounded fruits to evaluate their effect on enhancing control of Penicillium expansum. Calcium chloride and 2-deoxy-D-glucose were also tested. L-serine and L-aspartic acid enhanced biocontrol by C. sake against P. expansum on apples. On apples and pears, ammonium molybdate, calcium chloride and 2-deoxy-D-glucose improved the capacity of the antagonist to control P. expansum. The addition of ammonium molybdate at 1 mM allowed C. sake to be used on apples and pears at a lower concentration without diminishing control. Similar results were observed with the addition of calcium chloride to the antagonist. 2-deoxy-D-glucose at 6 and 18 mM enhanced biocontrol on pears by over 81%, but on apples the improvement of biocontrol was observed only at 6 mM. In cold storage, the combination of ammonium molybdate and C. sake completely eliminated the incidence of blue mould on pears, and reduced its severity and incidence by more than 80% on app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