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4篇
  免费   337篇
  国内免费   1255篇
林业   684篇
农学   663篇
基础科学   732篇
  2308篇
综合类   2658篇
农作物   309篇
水产渔业   168篇
畜牧兽医   660篇
园艺   127篇
植物保护   617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251篇
  2017年   365篇
  2016年   491篇
  2015年   349篇
  2014年   456篇
  2013年   498篇
  2012年   646篇
  2011年   607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440篇
  2008年   371篇
  2007年   431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991.
红壤不同含水量对尿素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周静  崔键  王霞 《土壤》2008,40(6):930-933
根据第四纪红壤水分特征设计160、200、240、280、320、360g/kg6个土壤含水量处理,通过温室模拟,研究了红壤不同含水量对尿素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等量尿素施入红壤后,氨挥发通量与土壤含水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而高含水量(280、320、360g/kg)处理氨挥发通量峰值较低含水量(160、200g/kg)处理提前10天。氨挥发过程可分为快速-慢速2个阶段,氨累积挥发量(y)与对应时间(t)符合Elovish动力学方程(y=a blnt)。第1~10天,氨挥发累积量随红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递增;第11天后,以含水量为240g/kg处理的氨挥发累积N量最低。试验期间,氨挥发累积总N量,以含水量240g/kg时最低(0.90gN),含水量320g/kg时最高(1.16gN),分别占尿素施入N量的9.0%和11.6%。  相似文献   
992.
岩石对喀斯特峰丛山体土壤水分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喀斯特峰丛山体土壤水是喀斯特地区水文循环及生态环境重要的影响因素。该地区各类岩体碎石类型较多,对土壤水运移及分布影响各不相同。研究岩石对土壤水的影响,对研究该地区水动力过程及水文生态效应具有重要意义。选取贵州省普定县岩溶区内典型的喀斯特峰丛山体,利用TDR测定不同类型岩石影响下的土壤含水率,分析了岩石对土壤含水率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对土壤水的阻碍作用,岩层下部土壤含水率较低,岩层上部土壤含水率较高;但岩层上部土层浅薄时,土壤含水率偏低。破碎岩块阻碍土壤水运动,土壤水在土壤与岩块表面溶蚀接触区域得到雨水集中补给,含水率较高。土壤中砾石增加了土壤透水性能,使土壤含水率较高,影响作用随埋深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993.
于勇  金水丰  腾斌  王俊 《核农学报》2008,22(3):314-319
将辐照剂量这一因素加入到常用的3组平衡含水率模型中,对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稻谷进行平衡含水率的研究,建立受辐照剂量、环境相对湿度和环境温度三因素影响的3组平衡含水率模型,拟和模型系数。并分析了3组平衡含水率模型的相关系数、平均相对误差和标准差。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相对环境湿度和环境温度下,辐照剂量对稻谷的平衡有明显的影响。无论在吸附还是在解吸附过程中,辐照剂量越高稻谷的平衡含水率越低。此外,在试验范围内,修正的Chung-Pfost模型和修正的Henderson分别适合预测稻谷的解吸附和吸附过程中的平衡含水率。  相似文献   
994.
包膜尿素养分释放特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水、砂子、热硼酸溶液为介质,研究不同浸提方式对缓/控释肥养分溶出率的影响及两种缓/控释肥料的溶出特征。结果表明,同一种肥料在不同的介质中溶出率趋势无显著差异,以热硼酸溶液为介质,可提高检验速度,是检验长释放期控/缓释肥料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5.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过程对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西南喀斯特不同石漠化过程中典型土壤水力特征的分析,研究了土壤水分参数与土壤水分库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喀斯特地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呈先陡后缓的趋势,当土壤水吸力S<300 KPa时,土壤含水量θm下降很快,且陡直,土壤水分释放快,释放量大;当水吸力S超过300 KPa,直至1.5 MPa吸力段时,θm变化平直,土壤水分释放慢,释放量小。(2)未石漠化的荔波森林黑色石灰土表层土壤田间持水量达587.8 g/kg,有效水含量达435.8 g/kg,明显高于其它受到石漠化影响的土壤。土壤容重、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水分特征参数的主要因素。(3)喀斯特地区土壤较薄,土壤总库容和有效库容较低,是石灰岩地区土壤易发生侵蚀性退化和干旱的重要原因。通透库容占总库容的比例为:未石漠化的荔波原始森林黑色石灰土>潜在石漠化的普定灌丛黑色石灰土、玉米地棕色石灰土>轻度石漠化的荔波玉米地黄红壤,石漠化的发展减弱了土壤抗侵蚀能力。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颗粒组成及0.3~0.03 mm孔隙度是影响土壤水分库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6.
为探究氮沉降对干旱区高寒湿地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以天山中部的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高寒湿地为样地,选取2个不同水分条件区域,分别喷施3个不同浓度氮素,开展野外原位模拟氮沉降控制试验,研究不同水分条件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对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地表季节性积水条件土壤线虫群落的优势属主要为前矛线属(Prodorylamus,29.30%),地表常年干燥条件土壤线虫群落的优势属是前矛线属(Prodorylamus,18.69%)、Laimydorus(20.21%)和螺旋属(Helicotylenchus,33.48%);在土壤水分和氮添加的共同作用下,杂食/捕食类线虫(OP)和食真菌类线虫(FU)丰度升高,植物寄生类线虫(PP)丰度降低;地表常年干燥条件下,氮添加对土壤线虫群落各生态指数影响不显著。在地表季节性积水条件下,随着氮添加浓度上升,富集指数(EI)和成熟度指数(PPI)先下降后上升,但氮添加对土壤线虫群落香农威尔指数(H)和优势度指数(λ)无显著影响,20 kg·hm-2·a-1氮添加会促进干旱区高寒湿地土壤有机质分解途径由细菌向真菌分解途径发展。土壤含水量、土壤电导率和碱解氮是影响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氮沉降增加会影响土壤线虫群落中不同营养类群的丰度,但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干旱区高寒湿地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97.
998.
为了解上海市定点监测猪群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情况,对2014—2015年来自兽医疾病诊断中心、种猪场、屠宰场和规模场的1 863份样品进行PRV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共检出48份PRV核酸阳性,总阳性率为2.6%(48/1 863),其中2014年为4.3%(39/898),2015年为0.9%(9/965),呈现大幅下降趋势,表明上海市通过加强PR免疫,淘汰散养和中小型养殖场,加强种猪场PR净化等措施,使本市猪群的PRV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对部分阳性样品用BHK-21细胞进行PRV分离鉴定,共获得12株病毒,并对其中1株毒株进行了病毒毒价测定,获得了稳定的毒价,这为下一步的动物试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99.
能量是肉鸡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肉鸡饲料中价格占比最高的元素,主要源于日粮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化学能。准确评估肉鸡能量需要量和日粮成分能量水平在肉鸡营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经济价值。代谢能(ME)体系是目前用于家禽饲料原料能值评定的成熟体系,在家禽营养和配方中被广泛使用。但和净能(NE)体系相比,代谢能体系忽略了饲料中不同原料成分摄食和消化过程中的热增耗(HI)差异对原料能值评价的影响,降低了原料能值评定的准确性。因此,作者结合国内外肉鸡净能相关研究进展,重点就肉鸡净能测定方法、肉鸡原料净能预测方程和影响肉鸡净能体系应用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讨论,以期为净能体系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Ambient temperature during early stages of life has a substantial effect on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eliciting phenotypic plasticity during zebrafish developmental stages. Zebrafish are known to possess a noteworthy ability to modify their phenotype in depende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However, there is a poor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during embryogenesis, which influences the biological functions such as survival ability and masculinization in later developmental stages. Since the middle embryonic phase (pharyngula period) is genetically the most conserved stage in embryogenesis, it is very susceptible to embryonic lethality in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of vertebrates. Here, we tested the effect of transient perturbations (heat shock) during early development (5–24 hr post‐fertilization; hpf) at 35°C 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 at 28°C, on survival ability of zebrafish to study the embryonic and post‐embryonic mortality. We studied the variation of heat‐induced masculinization among and across the families in response to high temperature. Furthermore, morphometric traits of adult zebrafish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time points were measured 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temperature × sex interaction effect. We found the highest embryonic mortality around the gastrula and segmentation periods in both experimental groups, with significantly lower survival ability in the temperature‐treated group (73.30% ± 0.58% vs. 70.19% ± 0.57%, respectively). A higher hatching success was observed in the control group (71.08% ± 0.61%) compared to the heat‐induced group (67.95% ± 0.60%). A distinct reduction in survival ability was also observed in both experimental groups during the first two weeks after hatching, followed by a reduced level of changes thereafter. We found sex ratio imbalances across all families, with 25.2% more males under temperature treatment. Our study on growth performance has shown a positive effect of increased temperature on growth plasticity, with a greater impact on female fish in response to high ambient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