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4篇
  免费   337篇
  国内免费   1255篇
林业   684篇
农学   663篇
基础科学   732篇
  2308篇
综合类   2658篇
农作物   309篇
水产渔业   168篇
畜牧兽医   660篇
园艺   127篇
植物保护   617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251篇
  2017年   365篇
  2016年   491篇
  2015年   349篇
  2014年   456篇
  2013年   498篇
  2012年   646篇
  2011年   607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440篇
  2008年   371篇
  2007年   431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以水稻品种武育粳3号(粳稻)和扬稻6号(籼稻)为材料, 研究了结实期土壤水分和灌溉方式对产量、米质、籽粒中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和内源乙烯释放速率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与WW(保持水层, well-watered)或CI(常规灌溉, conventional irrigation)相比, 土壤轻度落干(MD, moderate soil-drying, 土壤水势保持在–10 ~ –30 kPa)和轻干湿交替灌溉(W-MD, alternate wetting and moderate-drying irrigation, 土壤落干至土水势为–25 kPa时复水)显著提高了千粒重、稻米的最高黏度和崩解值, 显著降低了垩白度和消减值; 土壤干旱(SD, severe soil-drying, 土壤水势保持在– 40~ – 60 kPa)和重干湿交替灌溉(W-SD, alternate wetting and severe-drying irrigation, 土壤落干至土水势为– 50 kPa时复水)则使稻米品质变劣。MD和W-MD处理显著降低了籽粒乙烯释放速率, 增加了灌浆中后期籽粒中蔗糖合酶(SuS)、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淀粉合酶(StS)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 SD和W-SD处理则提高了籽粒内源乙烯释放速率, 降低了上述各酶的活性。说明结实期土壤轻度落干或轻干-湿交替灌溉可以改善稻米品质, 籽粒SuS、AGP、StS和SBE活性的增强和内源乙烯水平的降低是稻米品质改善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82.
坐水播种时耕层土壤水分再分布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朝阳县的旱地土壤取得基本参数后,应用数学模型计算了坐水播种时耕层土壤水分再分布时的土壤湿润状况参数,通过数值分析揭示了坐水播种湿润锋运动和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湿润锋运动速度和土壤含水率的变化速度都是由快逐渐减慢,所形成的湿润区近似一个球冠体;土壤含水率中的最大值出现在沟底附近;并提出可以用历时7 d的土壤湿润状况参数作为衡量坐水播种灌水质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83.
土壤水分对金银花中硝酸盐和绿原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金银花中硝酸盐和绿原酸含量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表明:金银花中硝酸盐和绿原酸含量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金银花中硝酸盐含量为1 624~1833mg/kg。  相似文献   
84.
蛋白质测定方法评价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蛋白质测定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有着重要意义,论述了蛋白质测定的主要方法,评价了各种蛋白质测定方法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85.
根据氮素肥料大多采用含氮量较高尿素作为原料的特点,采用一种检测酰胺态氮的化学方法来研究包膜尿素态氮肥的缓释性能。通过水溶与土壤淋溶试验,对比分析氮素释放率曲线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基本上评价出包膜尿素态氮肥的缓释效果,尤其对疏水型材料包裹的尿素态氮肥评价更为贴切。  相似文献   
86.
土壤水分动态对胡杨幼苗生长分配策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土壤水分对幼苗地上及地下部分生长及其分配策略是阐明自然生境中胡杨种子更新困难以及人工培育成活率低的重要途径。本文以2年生胡杨幼苗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土壤水分处理试验,监测幼苗地上部分生长指标(地径、冠幅、株高、叶片数)以及地下部分生长指标(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单位平方米土壤总根长、总根体积),分析不同水分处理及水分梯度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胡杨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在连续给水处理时,25%含水量更有利于地上部分的生长;而断续给水处理时,最适土壤含水量为30%;胡杨幼苗地下部分生长在不同给水处理下存在显著差别,而25%的含水量要显著区别于其他水分梯度,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后,断续给水比连续给水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且水分梯度在20%~25%之间最有利于根系生物量的积累,地下生物量的积累大于地上生物量,这种地上与地下生长权衡作用有利于幼苗纵向生长的养分、水分获取。在根系构型方面,在土壤水分条件好的情况下则有利于幼苗根系的横向扩展。   相似文献   
87.
谷子免间苗技术的土壤水分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土壤水分、水势与谷子出苗率的关系,为生产应用谷子免间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种谷子品种(晋谷29号、张杂谷5号),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研究谷子的出苗规律及基本全苗的水分临界阈值,同时利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析土壤水势对谷子出苗的影响。结果:出苗率达到80%以上的土壤水分可作为应用谷子免间苗技术的适宜播种指标,褐土性壤质土表层含水量需达到11.8%,田间持水量达到55%以上,土壤水势大于-2.15巴。结论:该研究可以为谷子免间苗技术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
[目的]优化苦参叶生物总碱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所含的生物碱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苦参叶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苦参叶生物总碱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90℃水浴,80%乙醇,回流提取1次,提取时间2 h;苦参叶中苦参碱、槐定碱、氧化苦参碱含量较高。[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的生物总碱提取率高,稳定性、重现性好;苦参叶含有5种指标性成分,其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总和符合药典规定含量,叶的潜在应用价值大,为苦参叶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基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南瓮河生态站的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落叶松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混交林3种典型林分的288组可燃物含水率数据,选择基于平衡含水率的可燃物含水率实时变化模型为基础模型,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NLME)模型方法,以林分因子作为随机效应,建立具有混合效应的可燃物含水率的实时变化预测模型,并通过给残差方差增加权重的方法解决异方差性问题。结果表明:考虑随机效应和异方差结构的可燃物含水率实时变化NLME预测模型的拟合效果(M_(AE)=0.716 7,M_(RE)=0.026 6)优于不含随机效应的可燃物含水率实时变化预测模型(M_(AE)=0.815 6,M_(RE)=0.031 2);其中以常数加幂函数作为异方差结构的模型精度最高(AIC=547.72,BIC=581.29,-2LL=527.72)且明显优于未给残差方差增加权重的可燃物含水率实时变化NLME预测模型(AIC=961.65,BIC=988.50,-2LL=945.65)。利用独立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可燃物含水率实时变化的预测,考虑随机效应和异方差结构的NLME模型的检验精度(M_(AE)=0.495 8,M_(RE)=0.034 2)比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M_(AE)=0.588 5,M_(RE)=0.588 5)有所提高,说明基于混合效应模型的可燃物含水率实时变化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区域尺度上不同林分类型的可燃物含水率实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0.
在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湖南3个蔬菜产区(长沙市长沙县、株洲市茶陵县和永州市祁阳县)的田间小菜蛾对9种药剂的抗药性。试验结果表明,小菜蛾对高效氯氰菊酯抗性达到极高水,对定虫隆、阿维菌素和茚虫威抗性属于高抗水平,对溴虫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多杀菌素属于中抗水平,对氯虫苯甲酰胺和苏云金杆菌相对敏感。因此,这3个地区的小菜蛾防治应该减少溴虫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多杀菌素的使用,交替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和苏云金杆菌,停止阿维菌素、茚虫威、高效氯氟氰菊酯的使用,以便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