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9篇
  免费   463篇
  国内免费   299篇
林业   2185篇
农学   222篇
基础科学   129篇
  628篇
综合类   2062篇
农作物   250篇
水产渔业   97篇
畜牧兽医   437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18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402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短期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杉木人工林在不同经营密度下的生长情况,以福建将乐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计间伐强度为50%、33%、25%、20%以及未间伐5个不同强度的间伐试验,分析在不同间伐强度下胸径生长、树高生长以及蓄积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度的间伐能够伐除小径阶的林木,直径分布曲线左偏型减弱。间伐强度为20%、25%、33%、50%的林分年平均胸径生长量分别是0.99、1.05、1.25、1.30 cm,比未间伐的生长量0.83 cm都高,且各个间伐强度下林木胸径生长由大到小依次为优势木、中庸木、劣势木;间伐强度为20%、25%、33%、50%强度间伐的林分树高生长量分别是0.94、0.91、0.89、1.01 m,未间伐的生长量为0.92 m,差异均不显著。林分蓄积结构的分析发现,间伐后1 a,林分的蓄积生长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2.
黄花甸子流域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内蒙古黄花甸子流域不同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为该地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汇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黄花甸子流域内山杏×油松混交林、山杏林、小叶杨林、柠条林4种典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样区,探讨了0~100cm土层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结果】4种林分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为0.85~1.07kg/m2;土壤有机碳密度呈现出混交林明显高于纯林,乔木林明显高于灌木林的特征,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由大到小表现为山杏×油松混交林山杏林小叶杨林柠条林。土壤有机碳富集在0~20cm土层中,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密度明显降低。【结论】在研究区的造林实践中,建议增加混交林造林面积,减少人类活动对森林表层土壤的干扰和破坏。  相似文献   
63.
以南京市溧水区林场间伐6 a后的25年生杉木人工林为对象,测定了弱度(30%)、中度(50%)、强度(70%)间伐及对照样地的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弱度间伐在秋季和冬季提高了土壤多酚氧化酶的活性,3种间伐强度在春季和夏季降低了多酚氧化酶活性;春夏季节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高,秋冬季节活性低,且前者与后者差异性显著(p0.05);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土壤温度,全磷、全氮质量分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土壤总有机碳质量分数、p H值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64.
【目的】比较3种标准树高曲线建立方法的优劣,为选择适宜的标准树高曲线建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以福建省将乐县国有林场29块杉木人工林实测数据为依据,采用传统非线性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非线性混合模型分别建立杉木标准树高曲线模型,以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以及平均绝对残差|珚E|作为模型评价和检验指标,对比分析三者的拟合效果。【结果】从拟合精度来看,非线性混合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传统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16 1,0.904 8和0.889 7,RMSE分别为1.652 9,1.761 2和1.895 4,|珚E|分别为1.205 9,1.291 7和1.400 1;从预测精度来看,三者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41 5,0.935 2和0.918 3,RMSE分别为1.361 8,1.432 2和1.609 0,|珚E|分别为0.989 8,1.030 5和1.142 8。【结论】3种方法均能较好地模拟杉木树高的生长,BP神经网络模型与非线性混合模型的拟合精度和预测能力均较传统的非线性模型好,但非线性混合模型略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65.
水稻混流干燥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混流式粮食干燥机是当前中国应用最广泛的粮食干燥机机型,但由于水稻干燥的特殊性,横流循环干燥机基本上是水稻干燥的唯一机型,这造成国内粮食干燥机的利用率普遍不高。为了充分提高现有混流式干燥机的利用率,利用移动式混流粮食干燥机进行了稻谷的干燥试验,研究了不同的风温、不同的干燥缓苏比对稻谷爆腰率及降水速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稻谷混流干燥过程中应有必要的缓苏。当干燥缓苏比一定时,烘干温度与爆腰率增值存在线性关系;当烘干温度一定时,干燥缓苏比与爆腰率增值存在线性关系;采用混流干燥机干燥稻谷时热风温度可以高于横流干燥机5~10℃,降水速率最高可达1.3%/h。  相似文献   
66.
研究岷江干旱河谷不同造林时间辐射松(Pinus radiata D.Don)人工林土壤细菌(Bacteria)、放线菌(Actino-mycete)和真菌(Fungi)三类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三大类土壤微生物区系中,细菌数量占优势,放线菌数量次之,真菌数量最少;三类微生物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微生物数量秋季最高,夏季最少。茂县小庙山造林地土壤微生物总数最多,土壤肥力较其他林地高;理县薛城马山造林地的微生物总数最少,土壤肥力最低;总的来说,随着林龄的增加,辐射松人工林土壤肥力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究滇中磨盘山不同林龄华山松人工林对天然降雨动力学特征的影响,为区域水土资源保护、森林结构调整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基于2019年5至10月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磨盘山观测的74场降雨资料,采用滤纸色斑法对华山松人工林(中龄林15 a,成熟林40 a,过熟林60 a)的林内外的降雨雨滴同时进行观测.选取其...  相似文献   
68.
贵州茶园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贵州地区33个乡镇茶园土壤中铅、镉、铬、铜、汞、砷、硒7种元素含量进行了检测。运用SPSS 12.0软件对所掌握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3个茶园土壤共分为5组,共有26个茶园土壤被划入第1组。对聚类分析的分组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判断各组间7种元素的含量特征是,铅、铬、铜、砷4种元素含量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硒元素含量组间差异接近显著水平(P=0.058)。说明,该聚类分析结果是有效的,可为贵州省茶园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9.
锐劲特和阿维菌素混用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锐劲特和阿维菌素混合使用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进行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纵卷叶螟幼虫高峰期每667m^2用10ml、15ml、20ml、25ml锐劲特5%SC分别加8ml、12ml、16ml、20ml阿维菌素1.8%EC混合使用防治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达85.29%~98.12%,其中以25ml锐劲特5%SC加20ml阿维菌素1.8%EC防效最佳,达98.12%;以15ml锐劲特5%SC加12ml阿维菌素1.8%EC农药成本相对较低,防治效果仍达91.61%,比667m^2用300ml杀虫双18%AC防效显著(P〈0.05)提高28.34%,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0.
土地混合利用是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激发地区活力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构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与乡村活力关系的分析框架,并以山东省为例,运用辛普森多样化指数、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相关性检验等探究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对乡村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2018年山东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指数增速高、中、低区(县)的乡村活力指数增速分别为84.70%、60.74%、50.33%,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增速越快,乡村活力发展越快;2010年山东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程度低、中、高区(县)的乡村活力指数分别为0.13、0.23、0.29,2018年分别为0.19、0.24、0.38,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程度越高,乡村活力水平越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程度与乡村活力显著相关,且对乡村活力具有激发作用。研究认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是激发乡村活力的有效途径,这为编制村庄规划、助推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