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8篇 |
免费 | 45篇 |
国内免费 | 12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10篇 |
农学 | 113篇 |
基础科学 | 26篇 |
158篇 | |
综合类 | 282篇 |
农作物 | 19篇 |
水产渔业 | 63篇 |
畜牧兽医 | 134篇 |
园艺 | 23篇 |
植物保护 | 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48篇 |
2012年 | 60篇 |
2011年 | 53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53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延长山楂果实的保鲜期,提高果实贮藏品质,筛选适宜山楂果实冰温温度参数。在以普通冷藏(0±0.5)℃,以及果实温度为-0.4、-1.0、-1.6℃的4个不同温度的贮藏条件下,对贮藏期间‘敞口’山楂果实采后生理及品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的冰温处理降低了山楂果实的乙烯生成速率和最大生成量,减缓了果肉硬度、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Vc)含量的下降,有效抑制了果肉中丙二醛(MDA)的积累,减轻了贮藏后期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上升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减少,进而延缓了山楂果实的生理衰老进程,维持了山楂果实的良好贮藏品质;而在贮藏160天后,-1.6℃的冰温处理的山楂果实乙烯释放峰值显著增高,TA和Vc降解迅速,MDA含量显著上升,PPO活性明显上升和酚类物质含量迅速减少,加速了果实的褐变速率,生理伤害症状明显,品质劣变严重。综上所述,在-1.0℃的冰温条件下,山楂果实生理代谢被有效抑制且未出现生理伤害,贮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2.
为了解释越冬期不同冻害防治措施对树干形成层温度和融冻交替的影响,通过不同颜色和不同材料覆盖处理后,利用热电偶传感探头监测树干形成层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颜色处理和不同材料覆盖措施对树干形成层温度变化和融冻交替有明显的影响,树干颜色处理融冻交替大小顺序为:刮树皮涂黑对照(CK)涂白;覆盖处理融冻交替大小顺序为:对照麻绳反光膜绒毡片稻草;覆盖处理形成层温度日较差均低于颜色处理,涂白形成层温度日较差比稻草和绒毡片处理平均高3~5℃。树干融冻交替和冻害防治效果最好的防治措施是涂白、稻草和绒毡片覆盖处理。 相似文献
43.
根据霜冻和无霜期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农业气候区划的指导意义,比较无霜期与严格意义上的“无冻期”的关系和区别,分析霜冻出现的初、终日与霜、结冰现象及气温、地面温度、草面温度≤0℃出现的初日、终日之间的关系,探讨“无霜冻期”的合理统计方法,并通过对鄂东地区的麻城、浠水、黄石三地的无霜期和“无冻期”的统计,总结两者的差异和特征,从而为正确理解和统计无霜冻期,提出一套新的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业气候区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4.
45.
为明确马铃薯甲虫自然种群的抗寒性,利用热敏电阻测定仪对马铃薯甲虫不同虫态过冷却点和冰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虫态过冷却点和冰点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以卵和成虫的过冷却点最低,分别为:(-13.73±0.93)℃和(-7.89±0.07)℃,显著低于其他虫态。3龄幼虫的过冷却点和冰点最高,分别为:(-6.21±0.08)℃和(-2.80±0.08)℃;过冷却点由低到高顺序为:卵<成虫<1龄幼虫<蛹<4龄幼虫<2龄幼虫<3龄幼虫;冰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卵<1龄幼虫<成虫<2龄幼虫<蛹<4龄幼虫<3龄幼虫;同一虫态个体间的过冷却点频次分布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但均服从正态分布。研究结果为制定马铃薯甲虫在我国潜在分布和风险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通过测定冰温贮藏及冷藏过程中肌肉肌浆蛋白与肌原纤维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分析冰温贮藏对蛋白质磷酸化水平的影响,为肉类冰温贮藏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大尾寒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公羊的背最长肌于冷藏和冰温条件下成熟,分别在0.5 h、12 h、24 h、3 d、5 d、9 d取样测定蛋白激酶活性、肌浆蛋白与肌原纤维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采用蛋白激酶活性测定试剂盒、运用酶联免疫的方法检测各处理组蛋白激酶的活性随贮藏时间的变化;通过SDS-PAGE电泳、荧光染色的方法得到全蛋白染色与磷酸化染色的肌浆蛋白与肌原纤维蛋白条带,运用Quantity One软件分析各处理组各处理时间的肌浆蛋白及肌原纤维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贮藏初期(0.5—12 h),冰温组蛋白激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冷藏组蛋白激酶活性则显著降低(P0.05),贮藏12 h—9 d过程中,冰温组蛋白激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冷藏组(P0.05)。两处理组蛋白激酶活性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且冰温组蛋白激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冷藏组(P0.05)。对肌浆蛋白染色效果图中分布于15—250 k Da的17个蛋白条带逐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贮藏温度极显著影响肌浆蛋白各蛋白条带的磷酸化水平(P0.001)。冷藏组肌浆蛋白整体磷酸化水平先升高后降低,贮藏第3天达到最大值,冰温组肌浆蛋白整体磷酸化水平先降低后升高,最小值出现在贮藏第24天,贮藏第12天至3天时,冷藏组肌浆蛋白整体磷酸化水平高于冰温组(P0.05),贮藏第9天时,冰温组肌浆蛋白整体磷酸化水平高于冷藏组(P0.05)。对肌原纤维蛋白染色效果图中分布于15—250 k Da的20个蛋白条带逐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温度对所有肌原纤维蛋白条带的磷酸化水平均产生极显著影响作用(P0.001)。两处理组肌原纤维蛋白整体磷酸化水平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冷藏组与冰温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24 h和12 h,贮藏初期(0.5—12 h),两处理组间肌原纤维蛋白整体磷酸化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贮藏24 h至贮藏期结束,冷藏组肌原纤维蛋白整体磷酸化水平始终高于冰温组(P0.05)。【结论】冰温贮藏通过影响蛋白激酶的活性来调控蛋白质的磷酸化水平,进而通过影响糖酵解途径、肌肉收缩及骨架蛋白降解来间接调控肉品质。 相似文献
48.
鲜食玉米速冻加工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阐述了鲜食玉米速冻加工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对鲜食玉米乳熟期各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作了系统说明 ,最后阐明了影响鲜食玉米速冻加工品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9.
50.
以蓝莓为试材,研究渗透脱水预处理对物料冷冻融化后品质的影响,设置-18℃普通缓冻和-80℃超低温速冻方式为对照组,静置渗透脱水冷冻和超声波辅助渗透脱水冷冻为试验组,测定蓝莓的冻结曲线、汁液流失率、硬度、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花青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静置渗透脱水预处理使蓝莓的冻结时间相对于普通缓冻缩短了9.41%,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方面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保持了良好的色泽和外观品质,同时可以有效抑制酶活性;超声波辅助渗透脱水预处理虽然比静置渗透脱水预处理提高了蓝莓冻结速率,并对蓝莓花青素的保留具有和超低温速冻相近的效果,但在其他指标上显著低于普通渗透脱水预处理组(P<0.05)。研究认为:两种渗透脱水预处理均比-18℃冻藏效果更好,且静置渗透脱水冷冻蓝莓更适合保留物料的加工食用品质,超声波辅助渗透脱水预处理可以有效保留冻融蓝莓的花青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