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2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林业   33篇
农学   70篇
基础科学   9篇
  33篇
综合类   406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123篇
畜牧兽医   778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狼在60日龄至70日龄期,对粗纤维的消化率为57.1%,对粗脂肪的消化率为91.5%。根据狼消化器官结构及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能力分析,狼为杂食性动物,与其它大科动物一样。狼在野外的数量已很稀少,应给予保护。  相似文献   
99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脂肪的摄取量也不断增加,随之带来的是由于脂肪过量摄取而引发的各种疾病,给人们带来对脂肪和胆固醇的恐惧心理。脂肪代用品不仅能有效地降低食品中脂肪含量,降低食品的热量,而且不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保持原有食品的风味和口感。蛋白质是很好的脂肪代用品之一。  相似文献   
993.
杨娟  郭帅  韩世昌  张年  张凤  陶虎  熊琪 《中国畜牧兽医》2022,49(4):1332-1342
【目的】 研究6月龄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胴体性状、肌纤维直径、肌内脂肪含量的差异情况,以期为2个品种山羊的饲养管理、引种改良及杂交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别选取8只3月龄±5 d、健康的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在统一条件下饲养3个月,饲养结束采集血液测定白细胞数(WBC)、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等14项血液生理指标及肌酐(CRE)、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血糖(GLU)、总蛋白(TP)等14项血液生化指标;测定体重、体高、体斜长、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等12项胴体性状;屠宰后取背最长肌肌肉组织,切片后经苏木素伊红和改良油红O染色,分别检测肌纤维直径和肌内脂肪含量。【结果】 血液生理指标中,波尔山羊的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均显著低于麻城黑山羊(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生化指标中,波尔山羊的总蛋白、球蛋白、血磷含量与淀粉酶活性均极显著低于麻城黑山羊(P<0.01),钾离子含量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1),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胴体性状中,波尔山羊的体重、平均日增重、背最长肌重、股二头肌重和胴体重均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眼肌面积极显著大于麻城黑山羊(P<0.01),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波尔山羊的肌纤维直径极显著大于麻城黑山羊(P<0.01),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结论】 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血液指标、屠宰性能均存在较大的差异,结果可为研究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的种质特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玉米秸秆和全株玉米均是制作奶牛青贮饲料的重要原料。为比较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将胎次、年龄、体重及产奶量相同的20 头奶牛分为两组——试验组1和试验组2,分别饲喂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通过统计各组奶牛产奶量、乳脂率及乳蛋白率,分析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2的日平均产奶量高于试验组1,且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1和试验组2乳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2的平均乳蛋白率高于试验组1,且差异显著(P<0.05),且全株玉米青贮比玉米秸秆青贮经济效益更高,一个泌乳周期可增加736.8 元/头。  相似文献   
995.
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是评判猪肉品质的关键指标,其可影响猪肉的嫩度、剪切力、多汁性和风味等。微小RNA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 nt的短链非编码RNA,在胚胎发育、成脂分化、肌纤维形成、神经调节、免疫应答等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在猪肌内脂肪沉积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是脂质代谢的重要调控因子。作者通过归纳国内外关于miRNA调控猪肌内脂肪沉积的相关研究发现,miR-34a、miR-125a-5p、miR-32-5p等通过靶向作用转录因子Krüppel样因子(Krüppel-like factors,KLF)家族成员调控猪肌内脂肪沉积,miR-130a通过靶向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PPAR)家族成员调控猪肌内脂肪沉积,miR-34a、miR-17-5p和miR-125a-5p等通过靶向作用其他家族成员,如长链酯酰辅酶A合成酶4(acyl-CoA synthet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核受体共激活因子3(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 3,NCOA3)等来调控猪肌内脂肪沉积。然而miRNA调控猪肌内脂肪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还需要进一步探究。作者通过梳理目前已经证实的与猪肌内脂肪沉积相关的miRNA,整理相关miRNA的靶基因以及主要作用通路,以期为筛选肌内脂肪相关miRNA提供参考,为改善肉质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为阐明miRNA在猪脂质代谢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不同地域马尾松优树产脂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个不同地域的马尾松林分中选择79株高产脂类型的马尾松优树进行产脂力分析,结果表明:产脂量与割沟负荷率、树冠及树皮厚度相关,特别是树皮厚度对产脂量影响最大;不同产地优树的产脂力系数不同,而对照树的产脂力系数基本相近;松树的产脂力与边材中树脂道的面积大小有关,而与其数量和直径腔大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97.
贵州省麻疯树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解贵州省麻疯树的资源状况,为规模化培育麻疯树油料能源林提供技术贮备,对贵州省麻疯树的分布区、资源量和粗脂肪含量开展了调查和分析研究。贵州麻疯树资源分布在南、北盘江和红水河流域盘的乡镇,呈零星分布,为农家品种;现有资源结实量差异较大,一般单株种子产量在2~4kg,盛期可达15kg;不同产地种子粗脂肪含量差异较大,单株间亦存在差异;脂肪酸含量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77.37%),饱和脂肪酸含量少。  相似文献   
998.
不同家系枫香种子的粗脂肪、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等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家系种子内粗脂肪平均含量为31 5 %± 1 3% ,可溶性糖平均含量为 3 34%± 1 0 9% ,淀粉平均含量为 2 33%± 0 30 % ,蛋白质平均含量为 15 7%±2 3%。  相似文献   
999.
文中对形成牛肉黄脂的影响因素和鉴别方法等进行了阐述,并从卫生学评价和处理方面提出对黄疸、黄脂病、黄脂肉的检验方法,为牛肉品质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微小异源二聚体伴侣基因(Small heterodimer partner gene, SHP) 主要在肝脏、心脏、胰脏和脂肪组织中表达,影响脂类在机体内的动态平衡.用PCR-SSCP 方法研究猪SHP基因外显子1在5个猪群(长白猪、大白猪、皮特兰猪、金华猪和野猪)中的DNA 多态性,结果检测到3 种基因型(GG、GA 和AA).χ2 独立性检验结果表明,3种基因型频率分布在各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对纯合子个体测序检测发现,在SHP基因第1 外显子内存在一个多态位点(G374A,DQ002896),且导致编码氨基酸由精氨酸(Arg)替换为组氨酸(His).对金华×皮特兰F2代资源家系猪进行了该多态片段的基因型鉴定,并分析了不同基因型对猪背膘厚和肌内脂肪含量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AA基因型猪肩背膘厚、胸背膘厚、臀背膘厚以及肌内脂肪含量分别比GG基因型猪的低27.0%,30.6%,19.5%和40.9% (P<0.05);AA基因型猪6~7肋背膘厚比GA基因型猪的低23.0%(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