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2篇
  免费   451篇
  国内免费   500篇
林业   1698篇
农学   709篇
基础科学   456篇
  1338篇
综合类   4574篇
农作物   345篇
水产渔业   364篇
畜牧兽医   560篇
园艺   327篇
植物保护   452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255篇
  2016年   334篇
  2015年   300篇
  2014年   510篇
  2013年   527篇
  2012年   797篇
  2011年   860篇
  2010年   645篇
  2009年   676篇
  2008年   626篇
  2007年   709篇
  2006年   581篇
  2005年   466篇
  2004年   402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260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51.
随着武汉周边地区城镇化、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工业化水平日渐提高,武汉周边地区农村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对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2.
[目的/意义]目前中国畜牧业正处于加快转型的重要时期,了解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对于畜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设施畜牧业领域技术研发的3个主要方向:笼舍技术、饲喂饮水技术和环境控制技术的相关专利为研究对象,利用专利计量的方法对其发展趋势、技术分支、申请人、各阶段重点专利等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笼舍、饲喂饮水和环境控制技术发展同步经历了萌芽期、波动发展期、快速发展期3个阶段,当前申请量呈现直线上升的态势;技术研发主体以企业为主,各研发单位之间技术布局差异性明显;近些年重点专利中的国内专利明显增多;笼舍技术方面装置研发均侧重于粪尿清除、垫板等技术;饲喂饮水技术方面饲喂技术的研究多于饮水技术,且均侧重于研发自动化设备;环境控制技术侧重于废弃物处理技术、空气调节技术和房舍清洁刷洗技术。  相似文献   
153.
通过测定具有代表性的四种室内环境条件下银心吊兰的固碳释氧量、释水量的变化,研究了银心吊兰叶片生长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南向阳光充足的窗边,银心吊兰的固碳释氧量和释水量最大,但叶片生长较慢;光强稍弱的东向窗边,叶片生长较快,但固碳释氧量和释水量低于南向窗边;阴暗的条件下叶片的生长受到抑制,改善环境能力严重降低。  相似文献   
154.
陆源污染物对龙江入海口水域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祝立 《福建水产》2006,(2):24-28
福清龙江近几年水质严重恶化,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福清湾。本文利用2004~2005年对龙江入海口及其邻近水域的监测结果进行陆源污染物对龙江入海口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结果表明,龙江入海口海水中的粪大肠菌群、磷酸盐、石油类、BOD5、无机氮、COD的含量均超过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磷酸盐、无机氮、COD、BOD5甚至超过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水中的重金属汞和铅阶段性的超标。龙江水经过邻近海域的海水稀释之后污染物浓度虽有所降低,但是到了福清湾顶平均污染指数仍然高达3.2。表层沉积物的几种污染物中只有邻近海域的石油类的含量超标,其他项目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龙江入海口海域与福清湾是水产养殖区,受到污染的养殖环境会影响该养殖区水产品的质量,龙江污染的治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5.
为掌握宁夏沙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状况,于2013年春季、夏季、秋季调查沙湖8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并评价沙湖水质状况。结果表明:3个季节在沙湖共采集了17种大型底栖动物,隶属6科,主要由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组成,且随季节与空间变化显著;沙湖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为水生昆虫幼虫;大型底栖动物生物指数较低,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91和0.51;依据多样性指数和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分布对沙湖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沙湖水域属重度污染,夏季沙湖污染最严重,秋季沙湖受污染状况略好于春季。  相似文献   
156.
杂色鲍养殖环境中致病性弧菌分布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深圳不同的杂色鲍人工养殖场采集并分类环境生物样品。应用TCBS平板分离并作生理生化初步鉴定弧菌,平板涂布法统计水样和各类生物每mL(或每g)所含弧菌总数,并应用基于16S~23SrDNA间区序列设计的4种水产病原弧菌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定性检测各类环境样品所携带致病性弧菌的分布状况。结果显示,弧菌广泛存在于杂色鲍养殖环境中,且杂色鲍养殖池池水中的弧菌密度大于进水口海水。在养殖环境生物中,不同环境生物中每克生物所携带的弧菌数差别很大,其中盘管虫、海蟑螂、等足类所携带的弧菌数最多,而海鞘携带的弧菌数最少。在常见的4种致病性弧菌的检测结果上,创伤弧菌和溶藻弧菌阳性率均为3.4%。通过研究弧菌在杂色鲍养殖环境中弧菌的分布特征,为杂色鲍养殖中流行性弧菌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7.
摘要:2001年7月4日-10月27日,中国水产总公司所属的3艘大洋性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对大西洋中部公海海域进行金枪鱼渔业调查。本文根据所获得的渔场环境、作业参数、渔获统计等数据,应用栖息地适应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HSI)模型并结合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对有关水层(60m为一层)及总渔获率与温度、盐度和相对流速等环境因素的关系并考虑其不同的影响权重及交互作用建立了数值模型,根据该模型计算大眼金枪鱼的栖息环境综合指数(HEII),利用MarineExplore4.0绘制大眼金枪鱼HEII指数等值线分布图。结果显示:(1)180~240m水层中,中部海区的 指数分布较高(高于0.6),其他海区分布较低(小于0.6);(2)240~300m水层中,6ºN以南的海区 分布较高(高于0.6),以北的海区分布较低;(3)300~360m水层中,仅南部部分海区(4ºS,23ºW附近) 分布较高,其他大部分海区分布很低(低于0.3);(4)7ºN以南的大部分海区 指数分布较高(高于0.6),仅在部分较小海区(5ºN,22ºW、2ºS,17ºW和2ºS,23ºW的附近)内 指数分布低于0.5。 关键词:大眼金枪鱼;栖息环境综合指数;分位数回归;大西洋中部公海  相似文献   
158.
水产动物补偿生长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云飞 《水产养殖》2012,33(10):29-34
对补偿生长的类型,补偿生长的机理,影响补偿生长的因素,补偿生长过程中鱼类生理生化的变化以及补偿生长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的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概述.影响补偿生长的因素有很多,水产养殖动物的体重,种类的不同会导致补偿生长的差异,限食程度,营养成分,性成熟程度和环境因子等因素也会影响到水产动物的补偿生长.提出了补偿生长过程中鱼类的脂肪,蛋白,RNA/DNA,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碱性磷酸酶,钙离子、胆固醇、甘油三脂、血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成分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因种类差异而有所不同,并对补偿生长在水产动物养殖中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9.
包头南海湖非冰封期浮游植物的时空动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包头南海湖浮游植物群落非冰封期的时空动态特征,2017年5-10月,在南海湖设置了12个监测站位,监测浮游植物时空变化,并同步监测水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南海湖12个站位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46种(含变种);其中,绿藻门(Chlorophyta)59种,蓝藻门(Cyanophyta)31种,硅藻门(Bacillariophyta)37种,裸藻门(Euglenophyta)9种,金藻门(Chrysophyta)5种,黄藻门(Xanthophyta)3种,隐藻门(Cryptophyta)2种。浮游植物密度为23.35×10~6~115.59×10~6个/L;优势度分析表明,5-6月主要以绿藻占优势,优势种为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和螺旋弓形藻(Schroederia spiralis);7-9月主要以蓝藻占优势,优势种为微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和水花束丝藻(Aphanizomenon flosaquae);10月以绿藻和硅藻占优势,优势种为四尾栅藻和近缘针杆藻(Synedra affinis)。空间上呈现出沿进水口向湖心区逐渐递增的趋势,湖心区整体密度较高,而排污口和芦苇区处密度相对较低;冗余分析(RDA)表明,氨氮、化学需氧量、pH、叶绿素-a以及水温是影响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水环境因子,绿藻与总氮关系密切,蓝藻主要受总磷的影响,硅藻受pH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0.
Movement patterns of 17 bigeye tuna (Thunnus obesus) near the Azores Islands were analyzed between April and May 2001 and 2002 using pop‐up satellite archival tags. Despite short attachment durations (1 to 21 days, 8.2 days on average), their vertical movements revealed much shallower distribution of bigeye tuna in comparison with previous studies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and tropical Atlantic. Depth and temperature histograms were unimodal, although overall depth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day was deeper than during the night due to daily incursions in deeper waters. Although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 showed significant non‐linear relationships with weight of the fish and sea level anomaly (as a proxy for variability of thermocline depth), the effect of these variables on bigeye depth appeared minor, suggesting that vertical movements of bigeye in the Azores during the spring migration may be influenced by food availability in upper water lay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