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篇
  15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糜黍耐旱优良品种资源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选择耐旱作物及品种是发展生产,齐发利用旱脊土地的有效措施之一。糜黍耐旱耐脊,蒸腾系数低,是北方旱作物农业的主栽作物之一。为了给糜黍育种和生产提供良好的耐旱资源,1987~1990年我们对不同生态类型的糜黍品种资源进行耐旱性鉴定,同时也为深入研究糜黍耐旱机理提供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92.
试用配合力进行粳型水稻杂种优势生态型的划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9个生态类型55份粳稻亲本材料,以生态型进行双列杂交,研究供试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各生态型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以此分析粳稻的优势生态型。结果表明:各生态型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著水平,且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配合力分析表明西北粳、台湾粳和非洲ITA粳在多个性状上具有较高的一  相似文献   
93.
不同生态型大蒜品种在陕西省杨陵地区 (北纬 34°18′)连年秋播结果表明 ,低温反应敏感型品种的蒜头重量一般不降低 ,但蒜瓣数减少 ,独头蒜和 2~ 4瓣的少瓣蒜增多 ,抽薹率下降 ;低温反应中间型品种一般可正常生长 ,但不同品种间的适应性有差异 ,特别是来自纬度较低而海拔较高地区的品种明显表现不适应 ;低温反应迟钝型品种可以形成蒜头 ,但单头重显著降低 ,抽薹性变差。因此 ,异地引种时必须了解大蒜品种的生态型  相似文献   
94.
以 36个不同生态型的大白菜品种、品系为试材 ,研究了基因型对芽分化的影响 ,选出 7个具有较高芽再生频率的品种 (系 ) :36 - 6、4 3- 3、福山包头、福山大包头 (Ⅱ )、福山核桃纹、胶州小叶和济南大根。对卵圆型和直筒型大白菜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 ,得到控制不定芽分化的激素浓度模型为 :y(卵圆形 ) =0 .0 1+84 .4 8x1+2 6 .92x2 - 4 2 .2 4x21- 6 .6 9x22 +3.36x1·x2 和y(直筒型 ) =10 9.88x1+31.2 8x2 - 10 9.88x21- 7.71x22 +11.73x1·x2 (y =芽分化频率 % ,x1=NAAmg/L ,x2 =BAmg/L)。  相似文献   
95.
4份苜蓿材料根系形态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直根型陇东苜蓿、根蘖型甘农2号杂花苜蓿,野生黄花苜蓿和根茎型清水苜蓿在甘肃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3个不同生态区的根系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根茎型清水苜蓿在天水半湿润区和兰州半干旱区主根长度较长,适应性较强;直根型陇东苜蓿在兰州半干旱区主根长度、主根直径、侧根数、根颈直径、根颈入土深度及分枝直径均最大,生长最为适宜;根...  相似文献   
96.
Plant requires nitrogen for the growth, and it use nitrate and ammonium from the environment. Plant suffers from the toxicity when excess ammonium is supplied as a sole nitrogen, although it could be a good nitrogen source for plant growth. We hypothesized that the different responses of ecotypes to ammonium nutrient could partly account for the adaptation of Arabidopsis to an ammonium environ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responses of ecotypes in ammonium environment. The growth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ecotypes, Columbia was compared to those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ecotypes, Landsberg erecta in ammonium nutrient. The ratio of shoot dry weight to root dry weight was compared to evaluate the adaptation of two ecotypes. The shoot:root ratio of Landsber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lumbia. T-DNA insertion in cytosolic glutamine synthetase 1;2, one of the essential ammonium assimilatory enzymes, led a decrease of shoot:root ratio. We also measured the isotope-labeled ammonium uptake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ammonium transporter genes, and also the expression of ammonium assimilatory genes, glutamine synthetase genes and glutamate synthase genes, in roots after ammonium re-supply using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alysis. We found that (1) ammonium uptake of Landsberg erecta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lumbia, when ammonium was supplied at higher concentration, and (2) cytosolic glutamine synthetase 1;2 was highly increased by ammonium supply in the root of Landsberg erecta.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ed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two factors for adaptation of Arabidopsis to an ammonium-rich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97.
不同拟南芥生态型对缺硼反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土培的方法,研究了10个拟南芥生态型对缺硼反应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0个拟南芥生态型在硼正常条件下的硼含量、株高、有效分枝数等各农艺性状均显著高于缺硼处理。缺硼处理无效分枝多,呈丛枝状,“花而不实”,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周期,均无经济学产量。然而,不同拟南芥生态型之间对缺硼的反应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严重缺硼条件下,苗期201和204两个生态型的忍耐性最强,209和202次之,而207最差。抽签期202和209仍然保持较强的抗性,而201和204表现为敏感,说明拟南芥硼高效极有可能受多基因控制,而且在不同的生育期表达。上述结果说明通过扩大拟南芥的筛选规模,确定合适的硼的筛选浓度,从拟南芥筛选获得典型的硼高效的生态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8.
水稻品种光温生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早晚季稻共77个品种采取人工和自然光长共15级处理,除1981年中季种植外,于1980~1987年早晚两季种植合共进行8年17季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对日长反应实际存在有早稻的无感与弱感,晚稻的强感与极强感共4个类型,按品种对光温联应可分为无感光、弱到中感温,弱感光、中感温,强感光、中感温和极强感光、中到强感温四个类型。同时建立了各代表类型品种最优回归方程式,极强感光型具有严格的出穗临界日长,超过此日长不能抽穗,强感光型品种则随着叶龄增大对日长要求放宽。  相似文献   
99.
采用纤维素复合酶直接酶解(Direct enzymolysis,DE)、1% H2SO4预处理后酶解(Enzymolysis after 1% H2SO4 pretreatment,ACE)和1%NaOH预处理后酶解(Enzymolysis after 1% NaOH pretreatment,ALE)3种处理方法对2种生态型柳枝稷Alamo(低地型)和Cave-in-Rock(高地型)茎秆进行降解效率的研究,并对其细胞壁组成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DE处理下,Alamo茎秆总产糖效率、六碳糖产糖效率和纤维素降解效率分别显著高于Cave-in-Rock 24.94%、40.52%和24.68%(P0.05或0.01);ACE处理下,Alamo茎秆预处理产糖效率、酶解产糖效率和总产糖效率分别显著高于Cave-in-Rock 17.13%、25.69%和16.87%,五碳糖产糖效率、六碳糖产糖效率和纤维素降解效率分别显著高于Cave-in-Rock 9.71%、38.93%和21.86%;ALE处理下,Alamo茎秆酶解产糖效率和总产糖效率分别显著高于Cave-in-Rock 16.69%和13.48%,五碳糖产糖效率、六碳糖产糖效率和纤维素降解效率分别显著高于Cave-in-Rock 13.07%、17.46%和6.59%;2)Alamo茎秆细胞壁中纤维素含量显著高于Cavein-Rock 11.31%,纤维素结晶度和聚合度分别显著低10.09%和40.54%;半纤维素中阿拉伯糖(Ara)含量显著高于Cave-in-Rock 5.28%,而木糖(Xyl)含量显著低于Cave-in-Rock 1.37%,阿拉伯糖替代程度(Ara/Xyl)显著高于Cave-in-Rock 6.74%;木质素单体紫丁香基(S)含量显著高于Cave-in-Rock 16.40%。较高的纤维素含量、较低的纤维素结晶度和聚合度是Alamo茎秆高产糖效率的直接原因,推测阿拉伯糖的替代程度对纤维素结晶度和聚合度的影响以及较高含量的木质素单体S可能是Alamo茎秆高降解效率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00.
在分析盐粳68与粳亚种中的东北粳、华北粳、日本粳3种生态型杂种F2产量性状的表现及不同类型个体出现频率的基础上,初步认为与日本粳品种组配的F2群体出现穗数型个体频率较多,与华北粳品种组配的F2群体出现穗重型个体频率较多。同时对不同生态型产量性状的相关、通径、遗传参数分析表明,由于不同生态型产量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程度和遗传传递特点的不同,因此,在杂种早期世代在与东北粳组配的后代群体中应把总粒数和穗数作为选择重点,在与华北粳和日本粳组配的后代群体中应把穗数和总粒数作为产量形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