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8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270篇
林业   814篇
农学   96篇
基础科学   67篇
  752篇
综合类   1213篇
农作物   84篇
水产渔业   306篇
畜牧兽医   294篇
园艺   191篇
植物保护   19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概述了国内外景观生态研究现状,介绍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在研究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应用,提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景观恢复存在的问题以及所面临的任务。  相似文献   
992.
基于现代系统科学研究的成果,从系统科学的层面对生态系统的特征进行了再探讨,提出了生态系统性质特征的新内涵和认识的新思路,特别是提出了应该从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混沌学、超循环理论和生命系统理论去综合认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它对于人们不管是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生态系统,还是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研究生态系统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贵州省晴隆县紫马乡退耕还林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在经济补偿政策中出现的补偿标准不合理,后续管护存在“漏补”现象、补偿年限非持续性,存在复耕隐患、补偿资金融资渠道单一,投入产出错位、补偿政策执行有偏差等问题。提出了调整补偿标准、延长补偿期限、建立多层次的经济补偿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4.
浅论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单介绍了景观生态学并初步论述其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5.
为了实现太行山低山麻岩区山地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进行了片麻岩山区再生景观生态建设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片麻岩山区景观中的本底要素是山场坡面;次生林是唯一的残余斑块;干扰斑块主要有农田种植斑块、村庄建筑斑块和道路斑块;引入斑块主要有人工水土保持林、一般经济林和高效经济林。片麻岩山区景观生态的走廊是沟谷和河道。通过系统聚类,将该区的景观划分为荒山型景观、疏林型景观、经济林型景观、生态经济林型景观4大类。生态经济林型景观的主要斑块是林地,森林覆盖率达30%-85%以上,生态协调功能较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较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景观生态类型。景观生态斑块优化建设技术主要有高效益无公害苹果园综合建设技术、板栗集约栽培技术、油松营养袋造林技术、水土保持林优化结构与利用技术、沟谷河道蓄水防洪体系建设技术等。通过上述技术的综合运用,建成了既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的生态林景观、经济林型景观和生态经济林景观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996.
沙地云杉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地云杉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布生长在干旱的沙质土地上而引人注目,其种的分类地位、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及群落生态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地研究。但是在自然和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下,沙地云杉仍存在着明显的退化趋势,其种群演替和生态学特性仍需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典型区位固定样地方法,连续6年测定辽东山地实施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后初期阶段的生态效益变动过程。结果表明:退耕后3年植被开始进入激烈竞争阶段,多年生草本、半木质化植物、灌木等相对长寿植物开始占据主导。人工辅助(造林)可在6年后形成较稳定的森林植被群落,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尤其是木质化根系以乔灌木混交模式为最高,虽其固土蓄水功能恢复的速度比自然恢复模式晚1~2年,但其综合效果明显高于其他模式;其次为乔木恢复模式。若依对照(持续农作物耕作)的地表径流量为100%,则6年平均值乔木模式为11.9%,乔灌模式14.49%,自然模式10.65%。依相同方法计算,泥沙流失量在乔木模式下为1.95%,乔灌模式下为0.15%,自然恢复模式下为0.04%。在由农田演变为森林的同时,微小动物(尤其昆虫)系统也在发生相应变化,在几年生态恢复进程中,与对照比,3种恢复模式不但植物物种相对多样,且寄生或依附类微小动物种群亦相对繁杂并初步形成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998.
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大姚县城近、中、远期的的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及其他绿地进行规划,并用景观生态学的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斑块破碎度、斑块密度、廊道密度6个指标对该绿地系统规划的景观格局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到规划期末,县城绿地系统景观异质性增大,优势度降低,均匀度增加,破碎度提高,斑块密度降低,廊道密度上升,景观格局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999.
在不同光照梯度(55.44%自然全光照、21.12%自然全光照、3.47%自然全光照和0.86%自然全光照)的人工遮荫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约3个月的臭椿幼苗株高、基径、复叶数、主根长、单株叶面积、总干质量、根冠比、相对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等生长参数均以55.44%自然全光照处理最大,分别为77.30 cm、13.82 mm、17.80、67.20 cm、4 852.22 cm2、60.57 g、0.24、49.76×10-3g.d-1和5.62×10-5g.cm-2d-1,而且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减小。研究结果可为臭椿苗木繁育与造林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近10年景观生态学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1—2010年国内外景观生态学模型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景观模型研究已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归纳总结了当前景观生态学研究领域中景观模型的主要特点、优劣势及其应用范畴,并将景观模型归纳为空间概率模型、领域规则模型、景观过程模型和景观智能耦合模型4大类,其中景观过程模型进一步分为空间生态系统模型、空间斑块动态模型、空间直观景观模型、个体行为模型。提出当前景观生态模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数据源获取与模型间的矛盾、重模拟轻检验、生态过程对格局影响的模型研究尚为薄弱、模型尺度推绎仍未有大突破等。最后,从景观模型的有效性检验和评价、模型的尺度推绎、模型的简化和现实应用性、模型的普适性以及模型的辅助支持等方面对景观生态模型的研究未来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