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利用阿魏菇(Pleurotus ferulae Lanzi)A0501菌株进行工厂化袋栽生产工艺试验。主要介绍了阿魏菇的生产工艺流程:母种的制备、原种的制备、茵袋的制备、接种发茵、后熟管理、搔茵与催蕾、修菇及育菇和出菇期管理,以及生产过程中出现茵袋污染和出菇期间发生病虫害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在控制污染的过程中,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无菌过滤单元接种,对发茵棚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方法。针对病虫害的防治,采用不同的方法防治不同的病虫害,从而提高阿魏菇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河口的防洪治理,一直是个难题,针对沂河入骆马湖段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治理措施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提出河口防洪治理的新途径,采取开挖中泓,整滩灭苇,以耕代清,填洼固堤等综合治理方案,治理效果显著,并提出了进一步治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种植成本,解决化学农药灭杀和农药残留所引起的二次污染,有效防治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虫害,采用单片机STC89C52为控制核心,运用红外检测和激光灭杀技术,基于特定的检测计数算法,研制了能自动检测和灭杀柑橘实蝇成虫的太阳能激光灭杀系统.同时,构建了样机对设计原理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实蝇成虫数目实际值与系统检测值之间较接近,最小误差3.5%,最大误差8.6%,实蝇成虫进入时能及时开启激光器照射和灭杀. 相似文献
6.
破坏植物资源犯罪属于法定犯的范畴,基于\"知法推定\"立场的违法性认识不要说观点已难以适用.对于违法性认识定位问题,我国学界和大陆法系国家都存在\"故意说\"与\"责任说\"的分歧.由于故意说存在逻辑和体系上的缺陷,将违法性认识作为责任要素更为合理.在破坏植物资源犯罪的司法实践中,建议将违法性认识作为责任阻却事由进行考察.考虑到违... 相似文献
7.
8.
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构成要件以违反野生动物保护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为前提,审视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中行政法设置的科学性以及与刑法的衔接、协调与配合,可以为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刑事立法提供理论预案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辽西半干旱地区春播前土壤墒情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试验监测了不同种植茬口和玉米地秋后不同处理下土壤含水量变化情况,监测结果表明,春播前玉米地表层土壤含水量分别比谷子和大豆地表层土壤含水量低55%,52%,其他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量也均为玉米地最低,谷子和大豆地较高;秋后玉米地的4种处理方式中,土壤含水量高低依次为覆膜>灭茬>刨茬>留茬,其覆膜处理的表层土壤含水量达到11.76%,覆膜和灭茬处理的土壤含水量随监测时间的延长变化不大,刨茬和留茬处理土壤含水量都随监测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