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88篇
林业   76篇
农学   215篇
基础科学   8篇
  136篇
综合类   447篇
农作物   18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113篇
植物保护   10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We investigated the tolerance to weed harrowing of four spring barley varieties and examined the possible interactions between varietal weed suppressive ability and two nutrient levels. Tolerance was defined as the combined effect of crop resistance (ability to resist soil covering) and crop recovery (the ability to recover in terms of yield). The weed harrowing strategy was a combination of one pre‐ and one post‐emergence weed harrowing. In terms of yield, the four varieties respond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ly to weed harrowing and the response depended on nutrient level. At the lower nutrient level, weed harrowing caused an increase in yield of 4.4 hkg ha−1 for a strong competitor (cv. Otira), while there was no effect on yield at the higher nutrient level. For a weaker competitor (cv. Brazil), weed harrowing caused no change in yield at the lower nutrient level, whereas yield decreased by 6.0 hkg ha−1 at the higher nutrient level. There were marke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weed suppressive ability of the four varieties when not harrowed, with less pronounced b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hen harrowed. Weed harrowing did not change the weed suppressive ability of a variety. Varieties that are tall at post‐emergence harrowing and have increased density after pre‐emergence harrowing, are the ones that benefit most from weed harrowing.  相似文献   
22.
在对鄂豫陕接壤区引种栽培的26个山楂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中13个引种时间较长,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采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的并合规则,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晋京南1号、山东大敞口、大红袍釉山西798202性状表现最佳,可以大力推广;山东大金星和豫北红等次之,可适当发展;北京小金星和朱砂红表现欠佳,应考虑及时淘汰。  相似文献   
23.
梅花品种抗寒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电导法和生长法测定了梅花38个主要代表品种的抗寒性,并对梅花的系统、类、型的抗寒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杏梅系统比真梅系统抗寒,真梅系统的直脚梅类和垂枝梅类比龙游梅类抗寒。在直脚梅类的六个型中,玉蝶型和绿萼型抗寒性较强,朱砂型抗寒弱。垂枝梅类的‘骨红垂枝’同直脚梅类的朱砂型抗寒性相似。对梅花品种抗寒性的季节性变化、同型及同品种在不同栽培地区的差异及其枝条脱水等也进行了一些讨论。提出了在北京地区引种栽培梅花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4.
本研究选取'肇东'、'龙牧801'、'东农1号'、'敖汉'4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低温胁迫试验,通过对生理生化指标和叶片解剖结构的观测分析,综合比较了4种紫花苜蓿的抗寒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4种紫花苜蓿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有所上升,其中'肇东'各个指标的上升幅度均最大.通过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出,4种紫花苜蓿的抗寒性为'肇东'>'龙牧801'>'东农1号'>'敖汉'.通过观测4种苜蓿的解剖结构发现,抗寒性较强的'肇东'和'龙牧801'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小于抗寒性较弱的'敖汉',且细胞结构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25.
2005年3~11月对昆明市区菊花品种资源进行了调查和整理,共记载有菊花品种441个,在调查整理基础上,对昆明菊花品种资源的利用价值以及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6.
龙井茶是我国传统名茶之一,不同茶树品种制成的龙井茶品质特征差异明显,香气类型也各异.本研究通过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对20个品种龙井茶进行香气评分,结果显示,样品主要呈现清香、花香和栗香.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成分组成及其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出74种主要香气成分.通过...  相似文献   
27.
扬州秋冬季小白菜地方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个扬州秋冬季小白菜地方品种进行栽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从植株的植物学性状、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抗病性、产量等综合比较,扬州青的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其他品种可根据需要选择性利用。  相似文献   
28.
为初步探究生氰糖苷降解途径2个基因α-HNLβ-glu在木薯品种对二斑叶螨抗性中的作用,本研究以抗螨木薯品种‘C1115’‘缅甸’‘SC9’和感螨木薯品种‘SC205’‘面包’‘BRA900’为材料,分析木薯生氰糖苷降解途径基因及其编码的生化酶在二斑叶螨取食木薯品种不同部位叶片(上部、中部和下部)不同时间后(1、4 d)的表达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α-HNL在感螨木薯品种上部和中部叶片中的表达量随螨害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在抗螨木薯品种的不同部位叶片中,α-HNL的表达量均随螨害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并且以中部和下部叶片的升高趋势更为显著。β-glu在抗、感螨木薯品种不同部位叶片中的表达量均很低,难以比较该基因的表达量在不同木薯品种、不同部位叶片受螨害后的变化情况,但在能检测到的少量样品当中,抗螨木薯品种的占比也多于感螨木薯品种。进一步进行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抗螨木薯品种受螨害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降解途径基因α-HNL编码的α-HNL酶活性呈逐渐升高或维持不变的趋势,并且以中部和下部叶片的升高趋势更为显著,而在感螨木薯品种中,随着螨害时间的延长,α-HNL酶活性则呈逐渐降低或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β-glu基因编码的β-GLU酶活性在不同木薯品种中均呈较低的水平,这可能与其对应编码的基因表达量低有关,但总体而言,降解途径2个基因编码的降解酶α-HNL和β-GLU在抗螨木薯不同叶片组织中的活性总体上也显著高于感螨木薯。本研究初步揭示了不同木薯品种受螨害不同时间后,生氰糖苷降解基因和酶可能与木薯对二斑叶螨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了解贵州省甘蓝型油菜主推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国家油菜区域试验DNA指纹鉴定使用的40对SSR引物对贵州省9个甘蓝型油菜主推品种进行多态性检测,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试验共扩增出条带191个,其中多态性条带143个,多态性比率为75%。经聚类分析,9个油菜品种被分为A、B 2簇,其中A簇包含7个品种,B簇为贵州省油料研究所选育的2个品种。A簇在相似系数0.643 4处又分为A1和A2 2个亚簇,A1亚簇为贵州省油菜研究所选育的3个品种,A2亚簇为贵州省油料研究所选育4个品种。[结论]同一单位选育出的品种都有更为接近的遗传背景;在该研究所用品种中,贵州省油料研究所选育的品种遗传基础相对较广,但黔油17与黔油29的遗传相似性系数达0.87,遗传基础较为相近。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究牡丹品种分类的等级和标准,进而为其品种选育和资源研究提供参考。【方法】2013-03-05,观测了39个牡丹品种的26个质量和数量性状,首先对26个性状指标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然后根据R型聚类结果,去掉相关性大的指标,再对39个牡丹品种进行了Q型聚类分析。【结果】R型聚类结果显示,花瓣基部有无色斑与色斑颜色(r=0.766),复叶长与复叶宽(r=0.659)的相关性较大,因此Q型聚类中不考虑色斑颜色和复叶宽2个性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结实率、花瓣基部色斑情况、花期、花冠情况等12个性状的贡献率较大。Q型聚类结果显示,39个牡丹品种依据结实率、花瓣基部有无色斑和花期被分为3类:结实率高且花期较早的类群,如“赵粉”、“肉芙蓉”、“迎日红”、“粉中冠”等;结实率低且花瓣基部没有色斑的类群,如“状元红”、“绿香球”、“大胡红”、“珊瑚台”等;结实率低且花瓣基部有色斑的类群,如“红宝石”、“卷叶红”、“十八号”、“菱花湛露”等。【结论】筛选出对牡丹品种分类贡献较大的13个性状,得到可以作为其形态学分类依据的性状有结实率、花瓣基部有无色斑和花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