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6篇
  免费   646篇
  国内免费   378篇
林业   451篇
农学   389篇
基础科学   456篇
  701篇
综合类   4524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105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66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288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323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371篇
  2012年   704篇
  2011年   730篇
  2010年   494篇
  2009年   460篇
  2008年   363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研究乡村振兴主题高被引论文的基本特征,为乡村振兴主题热点问题的筛选提供参考,检索2017年—2020年3月15日发表的“乡村振兴”主题的论文,按被引频次由高到低排序,选择排名前1%的共20篇高被引论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基本信息方面,20篇高被引论文均发表于2017—2018年,2018年的平均被引频次较高(176.1次)。(2)在基金支持方面,获国家级层面基金支持的论文最多(9篇),其次是研究院/校级(5个)。(3)在载文期刊方面,影响因子普遍较高(0.586~7.204),且主办单位以国家级、省部级居多,有较大知名度。(4)在作者概况方面,所在单位遍布北京、江西、浙江、四川、贵州、江苏、广东、湖北等多个省份,第一作者在高校任职的论文数最多(12篇),有16位作者的同主题累计发文量不少于2篇(占84.2%)。(5)在其他信息方面,2018年的论文数接近2017年的2倍,文章类型主要为理论分析类,不同文章的被引频次距平百分率变幅较大,标题为整句型或以名词开头的论文均为13篇(>50%);15篇论文的关键词数量为3~5个。研究结果有助于读者、作者、期刊了解当前“乡村振兴”主题研究的热点,通过后续追踪这些高被引作者、研究机构、期刊的产出情况,有助于“乡村振兴”主题研究新热点的挖掘。  相似文献   
992.
农业产业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载体。介绍农业产业链在农业农村经济中的体现,阐述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壮大龙头、配套推进、服务指导等角度,提出完善河北省农业产业链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3.
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手段。很多研究者对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对已有文献进行整理后总结出主要5点,管理体制方面的政府财事权责不清、监督机制缺乏;财政体制中投入总量过低、转移支付不规范等;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决策体系有效性缺失、供给主体单一等;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法治化缺失等。并且梳理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厘清政府职责、增加财政投入、规范转移支付体系、提高服务供给的有效性、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等。已有的研究形成了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较为全面的认识,明确了解决思路,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加强操作层面的研究是今后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94.
针对农民收入这一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在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农产品价格下跌,非农产业发展、农产品供求关系改变等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提出了稳定粮食保护价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战略等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95.
The Farmland and Rural Improvement Project (FRIP) system met socioeconomic needs during the time the Agriculture Basic Law (ABL) was in effect. Four hundred and forty publications and revisions of project execution guidelines between fiscal years (FY) 1960 and 1995 addressed the need to modify the FRIP systems. From the viewpoint of budgets, the budget share of the Farmland Improvement Project (FIP) in annual national public works budgets decreased in close correlation with percentages of gross agricultural product in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The Rural Improvement Project (RIP) share, however, increased during the same time period, in close correlation with percentages of non-farmers living in rural villages. Consequently, there was little change in the FRIP budget share. These changes in FRIP budget structure brought a certain level of FIP investment per hectare, with no increase since FY 1980. In addition, the RIP investment played a role in narrowing the gap in the living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per capita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相似文献   
996.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优化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8  
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优化不仅是农村土地整治的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和实现美丽乡村的重要路径。该文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根据其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越以及风景名胜众多的特点以及农村居民点用地特征,运用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风景名胜保护三方面构建单一景观安全格局,进而建立宜兴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综合景观安全格局。通过与宜兴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叠加分析,针对不同景观安全水平的农村居民点提出不同的布局优化方向,将宜兴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划分为优先整治型、限制扩展型、适度建设型、重点发展型4种类型,分析各类型现状特征并提出优化方案。研究结果强调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工作中生态环境和景观保护优先的思想,不仅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而且为相关规划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基于点轴理论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为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整治范围和布局优化方向,揭示农村居民点布局的点-轴空间作用机制。该文系统分析了村镇增长极点(城镇、中心村和基层村)与发展轴(道路)对农村居民点规划布局的空间作用机制,引入空间引力修正模型,测算村镇之间的相互作用值,采用加权Voronoi图划分各增长极点空间作用范围,结合道路与地形对农村居民点的综合作用,构建面向点-轴空间作用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体系。研究以大冶市大箕铺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点-轴空间综合作用分析与测算,将大箕铺镇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划分为城镇化型、内部改造型、迁村并点型(包括中心村建设、村中心建设)3种模式;通过不同优化模式的空间引导与整合,实现村镇层次农村居民点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998.
城镇化进程中农户土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鼓励农户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成为解决土地资源短缺的关键途径。为了分析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利用陕西省关中地区579户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土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方向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特征中的人均收入、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家庭总收入、户主文化程度,农户生产特征中的农业收入、耕地经营面积、劳动力数量,农户意识特征中的农户产权意识、农户行为意识、农户福利意识、农户技能意识,对农户的退地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是受到多因素综合影响的,并且各影响因素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共变关系。对农户土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为制定合理的土地退出政策和机制提供意见参考。  相似文献   
999.
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的居民点整理时序确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科学确定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构建了"潜力大小-斑块复杂程度-区位条件优劣"多因素评价体系,从农村居民点斑块形状复杂程度以及所处区位条件的优劣两方面分析其整理的难易程度和必要性大小,并将农村居民点分为"一级必要整理斑块"、"二级必要整理斑块"和"三级必要整理斑块",最后结合整理潜力分级结果将玉门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划分为近期整理、中期整理和远期整理。结果表明:玉门市农村居民点潜力较大涉及22行政村,面积960.31 hm2,主要分布在昌马盆地区和花海绿洲平原区以及赤金-清泉绿洲区的部分行政村,潜力一般涉及32行政村,面积2 053.72 hm2,主要分布在玉门镇老城区以及玉门绿洲地区大部分行政村,潜力不大涉及3个行政村,面积304.90 hm2,主要分布在玉门新市区城市规划范围内的部分行政村;玉门市一级必要整理农村居民点斑块面积1 291.08 hm2,二级必要整理农村居民点斑块面积1 712.2 hm2,三级必要整理农村居民点斑块面积315.64 hm2。通过叠加居民点整理潜力及整理优先度分级结果图层,得出玉门市近期需整理农村居民点426.05 hm2,中期需整理635.40 hm2,远期需整理2 257.48 hm2。该文研究结果可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确定提供一个新思路,为玉门市农村居民点整理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严寒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面临的低效率、高能耗、排水不达标的典型问题,首次提出凹凸棒土—稳定塘模式处理严寒地区农村生活污水。该研究创新的通过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自控试验设计,考察在低温10℃条件下工艺的最优运行参数,经过平行对比试验研究凹凸棒土作为载体填料对低温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在7.2~7.8之间,兼性塘水力停留时间为4d,好氧塘的水力停留时间与曝气时间分别为36、4 h时,工艺对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氨氮(ammonia nitrogen,ammonia-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5%、87.7%、84.1%,平均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35.6、4.5、1.0 mg/L,满足国家二级排放标准,而单一式稳定塘工艺的低温生活污水处理效果显著降低,COD、氨氮、TP的去平均去除率分别降低了3.6%、6.0%、4.7%。凹凸棒土—稳定塘工艺可以有效的去除严寒地区农村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及氮磷污染物,对削减农村水污染、降低水环境负荷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凹凸棒土的应用拓展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