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9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4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17篇 |
农学 | 42篇 |
基础科学 | 31篇 |
51篇 | |
综合类 | 276篇 |
农作物 | 14篇 |
水产渔业 | 66篇 |
畜牧兽医 | 110篇 |
园艺 | 15篇 |
植物保护 | 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52篇 |
2013年 | 47篇 |
2012年 | 57篇 |
2011年 | 59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46篇 |
2008年 | 41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典型红壤丘陵区土壤氮素含量及其分布的演变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湖南省桃源县典型区域高密度采样分析和历史资料调研,探明了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13年来(19902~2003)土壤氮素含量及其分布的变化:1)典型区域2003年的稻田氮素含量为1.94±0.02.g/kg,比1990年提高4.9%,主要分布区间由1990年的1.25~2.00.g/kg(分布频率为59.1%,下同)上升到2003年的1.50~2.25g/kg(77.1%),曲线图上呈近似正态分布向右偏态分布的演变趋势;2)旱土2003年的氮素含量为1.57±0.14.g/kg,比1990年提高18.0%,1990和2003年主要分布区间都为0.75~1.50.g/kg(58.2%~58.8%),但2003年分布在1.50~2.00.g/kg区间的频率为33.6%,比1990年的高出12.7个百分点,曲线图上由呈现左偏态分布向正态分布的演变趋势;3)以坡地橘园为主的林果地,2003年的氮素含量为1.15±0.02.g/kg,比1990年提高9.5%,两者的主要分布区间虽然均在0.75~1.50.g/kg之间,但2003年在此区间的分布频率为88.0%,比1990年的高出10.2个百分点,其演变趋势与稻田的基本一致;4)整个采样调研区域农业用地的土壤氮素含量,2003年的为1.58±0.03g/kg,比1990年提高3.3%。这表明在当前的施肥方式与经营管理条件下,红壤丘陵区农业用地的土壤氮素含量稳定并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2.
为探讨煤矿区次生裸坡的稳定性,采用径流含沙量和土壤抗冲系数分析方法,对阜新孙家湾煤矸石山的6个典型坡面的表层土壤进行了抗冲性试验。结果表明,矿区次生裸坡不同坡向、不同坡位的径流含沙量和土壤抗冲系数存在较大差异,且均存在一定的动态变化规律。在土壤冲刷过程中,初始径流含沙量均较大,之后呈规律性骤减,并逐渐趋于稳定。与对照样地相比,矿区次生裸坡的总径流含沙量虽少,但衰减速度较快,至冲刷第2min后基本趋于稳定。不同样地径流含沙量与时间之间显著服从于幂函数关系土壤抗冲系数的变化是随着冲刷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缓慢后快速增大趋势,且前10min的抗冲系数表现为:矿区次生裸坡>对照样地。不同样地的土壤抗冲系数与时间之间显著服从于指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93.
为了研究宰后成熟时间对牦牛肉品质的影响,该研究采集牦牛背最长肌,真空包装后进行成熟排酸,成熟期间取样测定pH值、剪切力、持水能力、色度,并通过标准化和动力学模型分析研究其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除了黄色度b*以外,其余品质指标均在21d的成熟过程中有显著变化(P0.05)。相比于7 d成熟,延长至21 d的长时间成熟可将牦牛肉剪切力显著地降低47%(P0.05),并将蒸煮损失和红色度a*分别显著地提高28%和32%(P0.05)。通过对比线性函数、指数函数、二次函数对牦牛肉品质变化的预测效果,结果发现二次函数预测模型与牦牛肉宰后品质变化具有相对最好的拟合度(决定系数R2范围为0.90~0.98),其中pH值、剪切力、加压损失、亮度L*值随时间的变化函数呈现出凸函数特征,而蒸煮损失和a*值则呈现出凹函数特征。结果表明,相比于牛肉品质宰后预测中常用的线性函数和指数函数而言,二次函数更适用于牦牛肉品质变化的预测,而将牦牛肉宰后成熟时间延长至21 d可有效降低牦牛肉剪切力。研究可为牦牛肉品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滇中地区是云南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与交通的中心,水资源短缺问题非常突出。以滇中地区1960—2011年13个气象站逐年降水量资料为基础,采用线性趋势、IDW空间插值、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滇中地区50 a来降水变化特征与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滇中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55.65 mm/a,波动于638.30~1627.60 mm之间,年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降水量大致呈现出由滇中中部向两侧逐渐递增的趋势;(2)50 a来,滇中地区降水量呈现减少趋势,速率为7.67 mm/10 a,且年降水量在2008年前后出现突变;(3)滇中地区降水量存在27 a和16 a左右的周期性变化,其中27 a时间尺度上的周期变化最显著,16 a时间尺度上局部特征突出;(4)滇中地区本来就是水资源匮乏区,降水量的减少趋势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95.
为定量研究次降雨条件下坡面侵蚀形态的演变过程,该文利用REE-INAA(稀土元素-中子活化分析)方法,将REE元素沿坡面垂直分层布设并结合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次降雨条件下面蚀和细沟侵蚀的转变和动态发育过程。结果表明:降雨初期坡面主要发生面蚀,细沟出现后,坡面侵蚀将加快加剧,细沟侵蚀深度随之迅速增加。坡面侵蚀中面蚀量约占总侵蚀量的30%左右,细沟侵蚀量占70%左右。单位深度范围内最上层土壤侵蚀量最大,向下依次递减。可以将坡面侵蚀形态演变过程划分为面蚀、细沟发育和细沟稳定3个阶段,各阶段转化都有明显的拐点出现。因此,利用REE-INAA方法可以对土壤侵蚀演变过程进行较准确地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96.
吴钧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135-139
19世纪末英国传教士理雅各的易经英译对中国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和影响起了巨大的作用,他的译本经久不衰,至今仍被西方汉学家视为易经外译的典范。本文对理雅各及其易经英译本进行探讨,旨在发现其翻译的特定思路以及译本的优势与长处,寻找其不足与误译,以利新世纪易经英译的进一步精化与更为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97.
2011年4—6月,在徐州金桥珍禽有限公司,采用全日制瞬时扫描法对繁殖良好的一对赤麻鸭在繁殖期的行为日节律及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并用独立样本£检验进行了不同性别在繁殖各期行为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繁殖的不同时期赤麻鸭行为时间分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繁殖前期雌雄赤麻鸭之间的筑巢行为差异极显著(P〈0.01),警戒行为差异显著(P〈0.05)。繁殖中期孵化行为由雌性赤麻鸭单独承担,雄性主要负责在巢边警戒,雌雄之间的趴卧、孵化及警戒行为差异极显著(P〈0.01)。繁殖后期雌雄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2只赤麻鸭几乎形影不离。赤麻鸭繁殖期行为呈现一定的日活动节律,采食行为集中在上午和下午的喂食时间7:00~8:00及16:00~17:00这2个时间段内,孵化行为所占比例最低,此时雌性赤麻鸭出巢取食;一天中,休息行为在中午呈现一个高峰;警戒行为在清晨达到最高峰。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测研究半夏种内不同变异类型的生长节律。[方法]对半夏种内椭圆形叶半夏、细叶形半夏和4—5叶半夏3种变异类型定期取样进行调查测定,观察其生长节律。[结果]半夏生育期划分为5个时期:出苗期、全苗期、珠芽发笙期、佛焰苞集中出现期以及倒苗期。4~5叶半夏具有出苗率高,出苗较为整齐,珠芽数目多,倒苗率低等优良性状。各类型的佛焰苞发生率和结实率均较低。[结论]今后可着重将4—5叶半夏作为人工栽培的一个主要类型,并作为半夏优良种质进一步选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
绵羊MTNR1a基因mRNA表达量的季节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分别于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4个节气,随机选择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蒙古羊8只,外科手术取下丘脑、垂体组织样品,采用RT-PCR方法对其褪黑素受体MTNR1a基因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绵羊MTNR1a基因表达存在明显的季节性节律,下丘脑MTNR1a基因表达量在夏至时最低,秋分时最高,春冬季节相近;垂体MTNR1a基因表达量在秋分时最低,夏至时最高,春冬季节也相近. 相似文献
100.
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厕所革命”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而提升农户对卫生厕所的使用率无疑是当前“厕所革命”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为此,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利用宁夏微观农户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阐明农户改厕与其使用行为悖离之因,探究其影响因素和内在逻辑。结果表明:样本中89.14%的农户完成了户厕改造,但其中有39.69%的卫生厕所却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农户改厕与其使用行为发生显著悖离。究其故,改厕方式和农户使用条件的差异及其从众意识的影响,导致卫生厕所使用率在村级层面呈两极分化,这看似农户生活成本提高所致,实则是其思想消极、条件限制而为。而且,受农户感知有用性结构性的偏差、设施便利条件不高和农户感知易用性不强等因素限制,使得农户对卫生厕所需求和参与意愿仍处于较低水平。据此,提出整改完善现有存量、科学谋划未来增量,充分发挥农户主体作用,提高农户参与意愿和责任担当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