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75篇
  免费   730篇
  国内免费   1493篇
林业   416篇
农学   1232篇
基础科学   806篇
  3498篇
综合类   6995篇
农作物   1243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426篇
园艺   571篇
植物保护   385篇
  2024年   153篇
  2023年   365篇
  2022年   563篇
  2021年   624篇
  2020年   559篇
  2019年   631篇
  2018年   449篇
  2017年   709篇
  2016年   879篇
  2015年   674篇
  2014年   791篇
  2013年   850篇
  2012年   1157篇
  2011年   1052篇
  2010年   789篇
  2009年   740篇
  2008年   645篇
  2007年   757篇
  2006年   675篇
  2005年   481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杂交早稻和晚稻的需氮量与N利用率的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宜氮肥施用量为157.5 kg/hm2(纯N),表现为N肥利用率较高,单产水平较高。不施氮肥处理的产量下降1380~3015 kg/hm2。  相似文献   
82.
为揭示北京市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养分平衡与负荷状况,利用物质流分析中"输入=输出+盈余"的物质守恒原理,以氮素养分为介质建立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平衡模型.根据北京地区密云、房山2007年统计资料和文献查询获取的参数,估算了密云、房山氮养分输入、输出以及养分盈余,并分析了养分产生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2007年损失进入大气和水体环境中的养分总量分别为4 255.26 t和7 728.95 t,盈余在农田生态系统土壤中的养分总量分别为7 320.51t和14 566.64 t,通过损失途径进入环境和盈余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单位面积耕地氮养分负荷高风险地区集中在密云、房山的东部地区.通过对比研究.分析氮养分损失态和盈余态负荷基本趋势,找到了污染潜势产生原因.提出了促进农出氮平衡与降低氮养分负荷相应的调控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3.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为试材,研究了有机肥与无机肥不同配比施用对露地番茄产量、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条件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可以提高番茄产量,以6∶4配施比例产量较高。施用无机肥处理的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溶性酸含量较高,施用有机肥处理的VC含量最高且番茄果实的营养品质和口感最佳。施用有机肥处理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明显低于无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亚硝酸盐含量则以无机肥和高无机肥配施量处理的含量较低。各试验处理番茄果实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均远低于蔬菜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长期施用氮(N)、磷(P)、钾(K)化肥和稻草(RS)对中国亚热带地区红壤水稻土肥力变化的趋势和水稻生产力可持续性的影响。【方法】利用1981年建立在湖南省望城县黄金乡第四纪红土红壤发育的水稻土(分类为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上的定位试验田,对氮、磷和钾化肥及其与稻草长期配合施用的5个处理的土壤肥力和生产力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氮、磷和钾化肥与稻草长期配合施用能维持和提高红壤水稻土的生产力和土壤肥力;水稻获得了持续高产,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可矿化氮量均增加,速效磷和速效氮比试前土壤增加。长期施用氮、磷肥而不施钾肥的NP处理水稻产量、土壤氮、钾逐年降低,稻田系统生产力的可持续性和土壤肥力难以维持。稻草还田对水稻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27年54季的稻草还田配合化肥处理的平均水稻产量比仅施化肥的NP和NPK处理分别增产12.2%和6.7%,稻草的增产作用还随着稻草还田时间的延长而逐年提高。【结论】稻草还田携入的钾与化学钾肥具有相同的营养功能,稻草可替代部分化学钾肥。  相似文献   
85.
油菜氮磷钾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确定安徽省贵池地区油菜氮磷钾肥平衡施用的适宜用量范围。[方法]试验设CK、OPT-N、OPT-P、OPT-K、农民习惯Farm-erPr.6个处理。油菜成熟时每小区随机抽取6株植株考种,测定株高、一级分枝高、一级分枝数、单株角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和每小区产量。[结果]在氮、钾、硼肥平衡施用下可以显著提高油菜的生物性状。施用氮肥能明显增加油菜角果总数和提高油菜籽粒产量,同时可以显著提高籽粒和茎秆比值;施用磷肥可以显著提高单株一级分枝数、单株二级分枝数,同时显著提高籽粒产量,明显提高籽粒/茎秆比值;施用钾肥可以显著增加单株角果数,提高产量,同时提高籽粒/茎秆的比值;相比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可以显著提高单株角果数量,显著增加产量,同时提高籽粒和茎秆比值。[结论]施用氮肥180 kg/hm2,磷肥90 kg/hm2,钾肥120 kg/hm2,硼肥用量15 kg/hm2时可以达到产量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6.
刘梅  杜丽丽  张晓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827-4829
我国目前化肥施用过量,有机肥施用严重不足,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土壤肥力下降,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笔者通过2008年对山东省200个农户的调查建立了logit模型,对山东地区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的因素主要有非种植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对增施有机肥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确定单位耕地面积有机肥施用量是否有困难等。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引导农户增施有机肥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7.
施肥对半夏总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氮、磷、钾肥三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在北方人工栽培条件下施肥对半夏总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是决定各等级半夏蛋白质含量高低的关键,氮肥呈正效应,磷、钾肥呈负效应,肥料的主效应表现为氮肥钾肥磷肥。  相似文献   
88.
利用自主研制的5种有机垃圾颗粒肥料(OF1、OF2、OF3、OF4、OF5)进行土壤盆栽玉米试验,测定玉米生物量,并分析玉米籽粒、穗轴和茎秆中的氮、磷含量。结果表明,与化肥(CF)相比,OF对玉米生物量和氮、磷含量具有显著影响。适当配方的OF能促进玉米生物量的增加,其中,OF4和OF5生物量较CF分别增加11.0%和12.9%。OF4的玉米籽粒含氮量比CF高17.4%,而施用OF的玉米茎秆和穗轴的含氮量分别比CF低13.9%~26.6%和9.9%~34.3%,玉米籽粒的磷含量比CF高3.8%~24.4%,而穗轴含磷量比CF低13.2%~22.1%。各处理氮、磷含量均呈籽粒>茎秆>穗轴的分布规律,但OF的籽粒与穗轴、籽粒与茎秆的氮、磷含量的比值均显著大于CF。总之,施用适当配方的OF可增加玉米生物量和籽粒氮、磷含量,通过促进茎秆和穗轴的氮、磷向籽粒转化而提高玉米对氮、磷养分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89.
液态有机肥对滴灌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优化滴灌棉花的施肥技术,探究液态有机肥对滴灌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笔者采取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在滴灌棉花不同生育时期施用液态有机肥对棉花光和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液态有机肥能够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增大光合速率增加棉花产量,且随着液态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大,各处理叶面积指数、SPAD值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均于铃期达最大值,其中苗期与蕾期施液态肥的C处理最大值分别为3.25和62.63;(2)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以C处理最高,并于8月5日花铃期达到极值,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表现为C处理最低,为188.67μmol/mol;(3)整个生育期内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伏前桃、伏桃、单株铃数及品质均以C处理最好,与其他处理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且增产幅度为27.01%~42.97%。研究表明,液态有机肥适宜的施用时期不仅可提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同时为后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形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0.
施肥水平对冬油菜产量与养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施肥量对冬油菜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氮、磷、钾、硼肥施用水平下大田冬油菜生长、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施肥能促进冬油菜生长,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收获期油菜氮、磷、钾、硼养分的积累总量提高,同时,冬油菜的产量、养分积累量、肥料利用率的增加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