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175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3篇
  21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41.
改性豆胶胶合板热压工艺优化及固化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减少含甲醛胶黏剂和推广环境友好型胶黏剂在胶合板中的应用,该文对脱脂豆粉进行改性后制成具有耐水性的大豆胶黏剂,用于生产胶合板,分析了热压工艺对胶合板性能的影响;并辅以仪器分析结果阐述改性豆胶的固化机理。结果表明,热压工艺的影响因素大小排序为热压温度>热压压力>热压时间;较佳热压工艺为:140℃、1.0MPa和4.69min,胶合板的耐水胶合强度(0.91MPa)符合国家标准GB/T9846-2004中Ⅱ类胶合板的要求(≥0.80MP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固化后的改性豆胶亲水性基团减少,酰胺键有所增加;豆胶在固化过程中内部基团发生反应,形成交联。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改性豆胶固化过程不仅发生酰胺化反应,还发生胺化作用,使豆胶交联成体型结构。热重-微分热重分析表明,升温至140~150℃时,豆胶的吸附水和官能团间缩合反应产生的水分蒸发完毕,豆胶完全固化;继续升温,豆胶发生热分解。该研究可为豆胶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2.
胶粘剂与涂料课程是农林高校教学中的基础课程,作为我国胶粘剂工业发展中较活跃的门类,对林产化工等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林产化工专业胶粘剂与涂料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结合胶粘剂与涂料行业的发展趋势,通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设置设计性实验、改革教学方法及完善考核制度等措施对胶粘剂与涂料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实践证明,相应措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3.
考察了温度变化对拖拉机用压敏胶平面标签180°剥离强度的影响,并模拟季节变化及现场粘贴情况,对压敏胶标签的剥离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压敏胶标签由于压敏胶粘剂自身特性的不同,达到最佳剥离性能的粘贴环境温度也不同。拖拉机压敏胶标签粘贴时,可根据环境温度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压敏胶标签,或适当控制被粘贴面温度,以达到理想的粘贴效果。  相似文献   
144.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羧甲基纤维素-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各因素的影响水平,再通过正交试验获取乳液胶黏剂合成的较佳条件。结果表明:聚合温度设定75℃,软硬单体配比1: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用量0.25%为较佳的合成条件。在较佳工艺条件下合成的纤维素-丙烯酸酯乳液固含量为:22.7%,黏度为38.4 mPa·s ,表面张力为36.6 mN/ m,剪切强度为1.81 MPa,pH 值为3.72。  相似文献   
145.
以尿素为改性剂,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到大豆分离蛋白(SPI)上制备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基料.研究了尿素浓度及处理时间、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单体用量等因素对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基料的黏度和耐水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最佳工艺条件为:尿素浓度3 mol/L,预处理时间30 min,反应温度50℃,NaHS03、APS和GMA分别占大豆蛋白的质量分数为5%、10%和84%.合成的基料黏度为59.68(mPa.s),胶膜水溶物含量为44.12%,对桦木的拉伸剪切强度为5.85 MPa,基本满足木材胶黏剂要求.红外光谱证明GMA和SPI发生了接枝反应.  相似文献   
146.
利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热压压力和施胶量对使用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制造的杨木胶合板胶合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100~ 220℃热压温度范围内,随着热压温度的增加,胶合强度显著增大;在35~60 s/mm热压时间范围内,胶合强度随热压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当时间从60 s/mm升至85 s/mm,胶合强度几乎保持一致;热压压力在1.25 MPa时,胶合强度达到最大值;施胶量在130 ~430g/m2热压时间范围内,胶合强度随施胶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由此得出最优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80℃,热压压力1.25 MPa,热压时间60 s/mm,施胶量为310g/m2.  相似文献   
147.
荻草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是一种高大直立的多年生高生物量草类。通过对荻草茎秆动态润湿模型、表面自由能的研究,探索荻草茎秆被胶黏剂胶合及作为人造板原材料的可能性。运用接触角测试仪,分别测定脲醛树脂(UF),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MUF)和酚醛树脂(PF)在荻草茎秆内、外表面的接触角,拟合出动态润湿模型。利用扩散渗透系数K,比较3种胶黏剂对荻草茎秆的润湿能力。运用表面张力仪测试荻草茎秆内、外表面自由能。结果表明:3种胶黏剂在荻草内、外表面的润湿模型,能很好地模拟接触角随时间变化的关系;3种胶黏剂在荻草茎秆表面的润湿性能为: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脲醛树脂<酚醛树脂;荻草茎秆的平均自由能约为47.49 mJ·m-2,与木材相近,高于麦秸。  相似文献   
148.
大豆基木材胶粘剂改性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大豆基木材胶粘剂的特性及发展状况,分析了大豆基木材胶粘剂性能缺陷的原因和改性原理,综合叙述了国内外改性大豆基木材胶粘剂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介绍了几种改性过程中所采用的仪器分析方法。大豆来源丰富,无毒环保,大豆蛋白改性技术的发展将使其制成符合木材工业需求的高性能胶粘剂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9.
低毒脲醛树脂单元改性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学者在低毒脲醛树脂配方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概括了目前国内脲醛树脂单元改性的主要途径,并预测了树脂改性合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0.
《胶黏剂与涂料》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建设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证。对《胶黏剂与涂料》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