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7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林业   1052篇
农学   340篇
基础科学   7篇
  192篇
综合类   1780篇
农作物   111篇
水产渔业   136篇
畜牧兽医   127篇
园艺   311篇
植物保护   21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思茅松人工幼林留阔抚育方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景谷县文朗试验林场的思茅松人工幼林内,进行了3种保留林分中阔叶树抚育方式的试验。通过与常规抚育方式作比较,研究了不同留阔抚育方式,对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对思茅松幼林的生长和抗松梢螟虫害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思茅松人工幼林的留阔抚育方式对幼林期思茅松的高、径、冠幅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影响不大;在3年生前不会引起林地土壤养分下降,并能使林分保留较多的物种,保障思茅松人工林中的生物多样性,有效阻止松梢螟对思茅松幼林的入侵,减少林内松梢螟的数量。因此,思茅松幼林期的留阔抚育方式可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992.
甄莉  杨旭英  杨永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436-19437
[目的]探索长孢直喙镰孢霉引起的丽江山慈菇鳞茎腐烂病的新型防治方法。[方法]研究了8种金属离子对该病原菌生长的影响,并测定了丽江山慈菇根际土壤和鳞茎中7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当Cu2+和Mg2+浓度大于1.0 mg/L、Zn2+和Ca2+浓度小于0.5mg/L时,可显著抑制病原菌生长。丽江山慈菇鳞茎在生长过程中可高度富集K,富集Zn和Mg,限制吸收Ca和Fe,抑制吸收Cu和Mn。[结论]含Mg元素的微肥可用于防治丽江山慈菇鳞茎腐烂病。  相似文献   
993.
采用经典样方法对湖南芷江县南方红豆杉天然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及植物区系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 000 m2样地中共有维管植物46科70属79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7属8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29科39属69种;群落分层明显,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中有乔木树种17种,其中南方红豆杉和毛竹的重要值分别为81.51和43.37,远远超过其他的15种乔木树种,南方红豆杉的优势种群的作用明显,是群落的基调树种,毛竹为主要伴生种;灌木层包括乔木的幼树和灌木类,共40种;草本层植物有24种。物种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科属组成均以热带性成分为主,温带成分占有较大的比例,反映出该群落植物区系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  相似文献   
994.
思茅松天然林单木生物量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调查云南省思茅区思茅松天然林63株思茅松单木的地上部分干、枝、叶生物量数据,并测定其中30株的根系生物量数据。基于普通最小二乘模型选型,采用地理加权回归的方法构建思茅松单木树干生物量、树枝生物量、树叶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以及根系生物量和整株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1)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的决定系数(R2)大于普通最小二乘(OLS)模型,且GWR模型拟合的R2值除树叶生物量模型外,其余生物量维量模型均大于0.950;Akaike信息指数(AIC)值小于普通最小二乘(OLS)模型,平均相对误差(EE)和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RMA)的绝对值除树枝生物量外均小于OLS模型,说明GWR模型拟合效果优于OLS模型;(2)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拟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OLS在拟合生物量模型中存在的异方差问题。  相似文献   
995.
MYB转录因子是植物转录因子中最大的家族之一,在转录调节中起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实验利用RACE技术从野生红肉苹果(Malus pumila var.niedzwetzkyana Schneid.)中获得了MpMYB30的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其蛋白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将其连接到pCAMBIA-S1300+植物表达载体中。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为1661bp,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经系统发育分析与葡萄MYB30及蓖麻MYB基因相似性最高,命名为MpMYB30,其N端含有2个约55个氨基酸组成的MYB特征结构域。该基因推导的MpMYB30蛋白的分子式为C1790H2794N538O584S12,相对分子质量为41579.8ku,等电点为6.30,不存在信号肽和跨膜区域,蛋白质结构以α螺旋为主。利用XbalⅠ和SacⅠ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并将其连接到pCAMBIA-S1300+载体上,通过抗性筛选和PCR酶切检测,证实了MpMYB30基因已经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S1300+上。  相似文献   
996.
CO2 和温度对网纹甜瓜群体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人工气候室和建立的作物群体光合作用测定分析体系, 研究了CO2、温度等环境因子对网纹甜瓜群体总光合速率( Pgc ) 的影响。结果表明, CO2 浓度升高显著提高了群体的初始光合效率(αc )和最大光合速率, 提高了甜瓜群体总光合速率, 当CO2 浓度由400 μmol·mol- 1增至700和1 000 μmol·mol- 1时, Pgc分别提高了30.1%和44.6% , 且强光照条件下, CO2 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 温度对甜瓜群体光合作用影响明显, 高温降低了初始光化学效率, 在低CO2 浓度下提高了甜瓜群体的最大光合速率, 但高CO2 下受CO2 —温度互作的影响, 最大光合速率反而下降。初步确定了不同CO2 浓度和光照条件下获得最大群体光合速率的适宜温度。  相似文献   
997.
<正>由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侵染引起的小麦全蚀病是小麦上一种重要的根部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小麦种植区。近年来,小麦全蚀病在黄淮冬麦区发生呈上升趋势。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解决小麦全蚀病危害的根本途径,抗病基因研究是抗病育种的基础性工作。随着目前克隆基因数量的日益增加,利用已知抗病基因的保守序列或根据已有抗病基因的序列信息克隆抗病基因已经成为抗病及相关基因克隆  相似文献   
998.
不同居群马蔺抗旱性评价及生理指标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我国北方不同居群的15份野生马蔺种质材料采用温室苗期模拟旱境胁迫-复水方法,于干旱胁迫0,5,10,15,20,25 d和复水后5 d分别取样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REC)、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叶绿素SPAD值、相对含水量(RWC)、植株相对生长率(RGR)等生理与生长指标,利用欧氏最大距离法聚类分析划分为强抗旱、中度抗旱和弱抗旱3个抗旱级别,研究其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和规律。结果显示,在连续干旱胁迫下,3个抗旱级别马蔺种质材料的REC、Pro和MDA均呈逐渐增加趋势,增幅表现为强抗旱<中度抗旱<弱抗旱,于胁迫前20 d三者间REC差异不显著,但胁迫到25 d时,呈显著差异(P<0.05);于胁迫前15 d 三者间Pro、MDA差异不显著,但胁迫到20和25 d时,差异均显著(P<0.05)。3个抗旱级别种质的叶绿素SPAD 值和RWC呈逐渐下降趋势,降幅表现为强抗旱<中度抗旱<弱抗旱,分别于胁迫到20和25 d达到显著差异(P<0.05)。复水后,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999.
本试验旨在从体外和体内水平评估猪血多肽(peptides from swine blood,PSB)对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在体外试验中,制备建鲤外周血白细胞和头肾巨噬细胞,然后暴露在含有不同浓度(0、10、20、40、80μg/m L)猪血多肽的培养基中作用24 h,采用WST-1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的增殖能力,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法和格里斯(Griess)试剂显色法分别测定头肾巨噬细胞氮呼吸爆发和氧呼吸爆发活性;在体内试验中,分别将0、0.5、1.0、2.0和5.0 g/kg猪血多肽添加到基础饲料中饲喂建鲤,在恒温循环水系统中进行8周的饲养试验,分别在饲喂第1、2、4、8周采集血样,检测血清中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体外试验中,猪血多肽浓度为20、40和80μg/m L时,可以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建鲤外周血白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或P<0.01);猪血多肽浓度为40和80μg/m L时,可以显著或极显著增强建鲤头肾巨噬细胞氮呼吸爆发和氧呼吸爆发活性(P<0.05或P<0.01)。在体内试验中,用添加5.0 g/kg猪血多肽的饲料饲喂建鲤后,第4和8周血清中3种生化指标[白蛋白(ALB)、总蛋白(TP)、碱性磷酸酶(AKP)]含量/活性、3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3种免疫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补体4(C4)]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此外,第8周血清中补体3(C3)含量亦显著升高(P<0.05)。由此得出,猪血多肽能够增强建鲤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对普陀水仙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普陀水仙为材料,在以清水为对照的基础上,分别研究6-BA和2,4-D 2种激素胁迫对其茎、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6-BA和2,4-D浓度的增大,普陀水仙叶中的SOD活性逐渐增大,POD活性逐渐减小,而茎中的SOD活性逐渐减小,POD活性逐渐增大;随6-BA和2,4-D浓度的增大,茎、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和MDA含量的变化则呈波动曲线变化;茎、叶中脯氨酸含量随激素浓度的增加先增高后降低,当激素浓度为3 mg/L时达最大值;在6-BA和2,4-D的胁迫下,普陀水仙叶片电导率均呈增高趋势,茎电导率在6-BA胁迫下随激素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2,4-D胁迫下随激素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在进行普陀水仙大规模生产时,使用低浓度的6-BA和2,4-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