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8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736篇
林业   533篇
农学   206篇
基础科学   418篇
  2157篇
综合类   2314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1064篇
畜牧兽医   227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795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312篇
  2021年   284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368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576篇
  2011年   579篇
  2010年   455篇
  2009年   386篇
  2008年   371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探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磷、泥沙负荷以及截留能力的影响,为制定珠溪河流域面源磷污染治理措施提供重要支撑,也为鄱阳湖流域磷污染精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10年和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SWAT模型对珠溪河流域面源磷负荷、泥沙负荷以及径流进行了模拟研究,并结合水文水质实测数据对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相关系数R2和Nash-Suttclife模型效率系数ENS均满足SWAT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要求;泥沙与总磷的负荷强度与耕地、建设用地的覆盖率呈正相关,与林地、草地的覆盖率呈负相关,且总磷负荷强度与泥沙负荷强度有较高的重合性;2010年、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的总磷、泥沙年均入河系数分别为0.535、0.736和0.558、0.752,2个时期的泥沙与总磷入河系数中北部大于南部。控制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污染物排放是减少面源污染的重要措施,进行退耕还林或退耕还草能有效截留污染物质以及起到防沙固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贵州白云岩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7年秋季(10月)、2018年冬季(1月)、2018年春季(4月)、2018年夏季(8月)对遗产地境内黄洲河流域的浮游植物群落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以及多样性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并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RDA)探究环境因子总氮(TN)、氨氮(NH3-N)、总磷(TP)、叶绿素a(Chl-a)、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水温(WT)对黄洲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共鉴定出藻类6门、29科、37属、38种,以硅藻门和绿藻门居多。按季节划分,黄洲河流域优势种共9种,其中硅藻门5种,?绿藻门1种,?蓝藻门3?种;按空间划分,黄洲河流域优势种共19种,其中硅藻门9种,绿藻门4种,蓝藻门6种。浮游植物年均丰度为36.45×104个/L,夏季的丰度最高,达到89.7×104个/L,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仅8.9×104个/L。全年Margalef丰富度指数(D)、Shannon多样性指数(H)及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34 ~0.51、1.18~1.4及0.72~0.84。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RDA) 表明,影响遗产地浮游植物丰度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WT、CODMn、Chl-a。  相似文献   
993.
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的生态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的干扰体系、退化特征及恢复重建的研究现状,分析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生态恢复重建的理论基础,阐述并拓展封山育林的传统概念.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的基本对策是:依据自然演替的规律,仿拟天然老龄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充分利用和启动自然调节机制,并根据自然演替的关键环节采用功能群替代或目的物种导入等辅助的人工措施,促进土壤和群落功能的修复,跨越或缩短某些演替阶段,加快恢复演替进程,尽可能利用乡土树种定向恢复以大径级、高经济价值林木为目标的森林群落.根据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的现状、类型及其特点,提出4种恢复重建的组合模式:1)封禁保护原始老龄林;2)封育重建严重退化生境;3)封育调整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与定向恢复调控;4)封育改造低效人工纯林.  相似文献   
994.
2009年9月和2010年5月在湑水河流域对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捕获鱼类4目、10科、29种;湑水河上游太白段以山区溪流冷水型鱼类为主,种类较少;下游城固段海拔低,鱼类种类相对上游河段丰富.不同河段在不同季节的鱼类组成和质量密度有显著差异.与相邻山区的河流相比,湑水河鱼类资源较为丰富,但目前外部因素已经开始影响鱼类的生存与繁衍,河流污染和其他人为干扰可能对该流域鱼类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995.
三峡库区26条支流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三峡库区26条主要河流及长江干流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分四次对三峡库区主要河流进行浮游甲壳类进行定量和定性采集标本。152个采样点四次采样共鉴定出浮游甲壳动物50种,其中枝角类36种,桡足类14种。浮游甲壳类主要是以常见的广温性种类为主,四次调查中发现的种类均为长江流域常见种。三峡库区浮游甲壳类动物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四月份(春夏季)的存量和种类明显高于十月份(秋冬季);也具有明显的纵向分布特征,相同支流上游的存量和种类一般低于回水区的数值。  相似文献   
996.
三峡水库支流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 s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和2010年对三峡水库支流童庄河回水区和长江干流水体理化和浮游植物进行了同步连续跟踪监测。结果表明,2010年童庄河回水区和长江干流氮磷含量较2009年有所升高,同一年份童庄河回水区和长江干流氮磷含量各有高低,但差别不大。2-3月,童庄河回水区拟多甲藻细胞密度呈逐步增加并达到高峰的变化,其优势地位可从2009年第十三位、2010年第九位逐步成为第一优势种类,并在2010年2月26日出现小范围水华。拟多甲藻水华最先出现在回水区尾端,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向中下游发展,并形成大面积水华,在维持一段时间后消退。童庄河回水区拟多甲藻密度上游最高,从上游至下游,密度呈下降趋势。同期长江干流出现拟多甲藻的次数较少、密度较低,通常在回水区最低密度30.91%以下。分析认为,2-3月回水区更适合拟多甲藻生长,能否形成水华主要受水文因子影响。  相似文献   
997.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scribe the spawning movements and identify spawning areas for humpback whitefish Coregonus pidschian in the Minto Flats–Chatanika River complex, Alaska, during 2008 and 2009. Radio transmitters were surgically implanted in humpback whitefish in 2008 (N = 60) and 2009 (N = 100), and fish positions were determined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boat and aerial surveys and fixed receiving stations. Two spawning areas were identified: one in the Chatanika River downstream of the Elliot Highway Bridge and the other in the Tanana River near Fairbanks. Humpback whitefish dispersed from the wetland complex of Minto Flats in June, moved upstream through late August, arrived at the spawning areas in early September and began moving downstream in early October. In 2009, spatially segregated movements were observed when approximately 40% of the radio‐tagged humpback whitefish moved to the Tanana River, suggesting that humpback whitefish in Minto Flats are comprised of mixed spawning stocks. These study results provide a complete account of humpback whitefish movements and their associated spawning habitats, which will allow for better‐informed management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998.
Abstract –  Ecology of larval blue sucker, Cycleptus elongatus , a North American catostomid that has declined throughout its range, is poorly known because larvae have rarely been sampled. A total of 316 young blue suckers (16.0–39.0 mm total length) was captured over 3 years at 14 off-channel sites in Pool 25, Mississippi River. Blue suckers demonstrated distinct temporal and spatial abundance patterns. Blue suckers were only captured in late May/early June, and were more abundant during a year of little flooding. Abundance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distance a site was from the main channel, being highest in island borders and island sloughs in proximity to the channel. Fish guts contained a relatively high biomass of chironomids and zooplankton, suggesting islands were providing suitable feeding opportunities. Because of their proximity to flows, slack waters provided by islands were accessible to blue sucker larvae dispersing from channel spawning areas and facilitated their development into rheophilic juveniles.  相似文献   
999.
平原河网河流生态修复体系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原河网地区多城市密集,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建设不断与河争地,河网中大量末端河道被封堵或填埋,河网水系自然形态结构受到影响,河网调蓄功能锐减,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受到严重的威胁,河网河流生态修复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以河流生态修复理论为研究基础,就如何建立合理的平原河网河流生态修复体系展开研究,以期为平原河网地区的河流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庹云 《水生态学杂志》2012,33(6):109-113
对采集自袁河(宜春市袁州区段)的140尾花(鱼骨)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测量分析.鳍式:背鳍Ⅲ,7~8;臀鳍Ⅲ,6;胸鳍Ⅰ,16 ~18;腹鳍Ⅰ,7~8.食物以摇蚊幼虫、藻类和软体动物为主.由1~5龄组成,2龄组比例最高,占45%.2龄生长速度最快.体长与年龄关系L=2.828t+9.732,体重与年龄关系W=5.690t2+ 14.74t+15.40,休长与体重关系W=2.2×10-2L2.916.个体绝对怀卵量1 602~47477粒,个体绝对繁殖力与体长的回归关系F=1996L-23159,单位体长怀卵量114.23 ~1 684粒/cm,单位体重怀卵量21 ~288粒/g.袁河花(鱼骨)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合理,个体小型化.捕捞规格应为体长大于21.45 cm、体重大于133.3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