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8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林业   858篇
农学   166篇
基础科学   121篇
  936篇
综合类   2368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134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采用野外调查与查阅标本相结合的方法,对东莞蕨类植物区系及其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莞市有蕨类植物37科66属125种,其区系特点为:①分布区类型在科、属、种的水平上皆以热带、亚热带性质为主,占各自总数的64.87%、75.76%与61.60%。②科与属的分布区类型显示出东莞蕨类植物区系从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性质,与温带蕨类植物区系的联系较弱;在种的水平上,温带成分占总数的28.80%,呈现出热带蕨类植物区系向温带蕨类植物区系过渡的特点。③在种的水平上热带亚洲分布及东亚分布类型构成了东莞蕨类植物区系的主体,各占38.40%和20.80%。④与周边4个地区的比较中,与深圳的相似性为最高,与乐昌的相似性为最低;总体上,东莞蕨类植物区系与周围地区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02.
为筛选出适合贺州市春夏种植的紫红长茄新品种,以本地主栽品种瑞丰三号为对照,对引进的奥龙、先锋8号F1、天龙8号F1、丰裕先锋一号4个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奥龙紫红长茄新品种表现最佳,不仅高产,且果形、皮色、色泽等外观品质均较好,早熟性较好,具有很强的抗逆性,比较适合贺州市提供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市场,可作贺州市春夏紫红长茄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3.
City squar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public space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urban landscapes. For mountain cities, city squares with mountainous characteristics formed by its speci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which have more identifiability and uniqueness than that in plain cities, have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 promotion of city image. Their unique reg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local customs and practices have shaped the totally different temperament of mountain cities. Based on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quare, the landscape and the culture, this paper took Shiyan Broadcasting Media Center Square for example to explore the ideas of landscape design in mountain cities.  相似文献   
104.
土地资源面积的有限性,位置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造成了其供给稀缺性;而土地资源具有养育、支撑、资源和资产等功能,其需求旺盛;土地资源供给的稀缺性与社会需求的无限性之间存在矛盾。笔者运用经济学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立足生态文明角度,从供求方面对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探讨,以山西省大同市为案例区。研究结果表明:(1)由耕地需求量、建设用地需求量和生态用地需求量构成的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总需求,2011—2015年大同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总需求分别为0.5309、0.5542、0.5770、0.5797和0.6030;其总体趋势增加;(2)由耕地支撑能力、建设用地支撑能力和生态支撑能力构成的土地综合承载力总供给,2011—2015年大同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总供给分别为1.423、1.466、2.104、1.531和1.509;(3)2011—2015年大同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处于超载,2013年超载最大,2015年超载最小,说明大同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超载现象在改善。运用此方法进行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在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中更为科学和合理,使得人们更为关注生态文明,为建立社会、经济、生态和谐的人地关系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5.
信阳粳稻晚播气候适宜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信阳市近35年(1980-2014年)晚播粳稻幼苗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成熟期等5个生育阶段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数据为基础,利用前人研究的气候适宜度公式模型,计算研究信阳粳稻晚播后的气候适宜度。结果表明,苗期气温、降水和日照气候适宜度分别为0.98、0.99和0.63,综合值0.85,适宜度高;分蘖期分别为0.99、0.51和0.54,综合值0.65,适宜度一般;拔节孕穗期分别为0.99、0.87和0.67,综合值0.83,适宜度较高;抽穗扬花期分别为0.70、0.99和0.56,综合值0.73,适宜度较高;灌浆成熟期分别为0.60、0.98和0.57,综合值0.73,适宜度较高。可见,信阳粳稻适当晚播后的气候适宜度总体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6.
雪灾对农业影响的损失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雪灾对宁波市农业影响的损失,并对其进行评估。本研究选取宁波市2014年一次降雪过程,基于自然灾害理论,综合考虑形成雪灾损失的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将遥感、地理信息技术与雪灾损失相结合构建雪灾损失评估模型。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图,提取农业用地,将雪灾对农业影响的损失区域划分为低损失、中损失和高损失,并进行分区评述。结果表明:余姚市的积雪覆盖面积最大,且雪灾各损失等级所占面积均最大,受灾最严重;海曙区、江东区和江北区无积雪覆盖,无雪灾损失。雪灾高损失区域主要位于海拔较高的余姚南部和鄞州西部山区。  相似文献   
107.
为研究郑州市城区道路行道树的生长及健康状况,以悬铃木为研究对象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郑州市城区悬铃木以中型植株为主,株高7.5~12.5 m的占比63.22%;胸径20.0~40.0 cm的占比57.46%;冠幅6.0~14.0 m的占比65.79%。郑州市内金水区大型悬铃木植株最多,生长状况最优,是道路林荫环境最好的区域。研究区内大部分植株处于“亚健康”和“生长维持”状态,Ⅰ级植株所占比例偏小,仅为7.33%,亚健康植株占比最大,近60%,频死植株占比10.86%。二七区、中原区、高新区3个城区的悬铃木健康状况优于其他城区,惠济区、金水区2个城区悬铃木的健康状况较差。在养护管理条件相似的情况下,立地条件较好的绿带植株整体健康水平优于树穴植株,大型悬铃木植株健康状况普遍优于中小型植株,乔、灌、草3层垂直结构的悬铃木的健康水平优于其它垂直结构,三板四带式道路结构类型的悬铃木植株健康水平最为优异。  相似文献   
108.
何建良 《林业调查规划》2020,45(2):164-166,171
分析沾益区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过程中的思路与举措,认为动员全民参与是“创森”工作的坚强后盾;确保工作经费,多方筹措资金是“创森”工作的动力来源;突出建设重点,完成创建指标实现是“创森”工作的最终目的;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巩固工作成效是“创森”工作的安全保障;建好档案台账,完善痕迹管理使“创森”工作有据可查。  相似文献   
109.
李苗  姜玉辉  肖霞 《绿色科技》2020,(4):234-237
指出了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生活节奏加快,给都市人群带来了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对于田园生活的渴求日益迫切。在这种情况下,休闲农业这个巨大的商机涌现了,这个新型产业不但有广大的市场支撑,而且也不缺相关的政策支持。但只有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完善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制定合理完整的政策保障,才能取得长足发展。为此,提出了娄底市休闲农业产业升级的途径与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刘涛  侯兰功 《水土保持通报》2020,40(4):75-82,90
[目的]基于地形特征分析不同用地类型时空分布变化,不仅能解释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并能更进一步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果,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基础。[方法]基于四川省北部江油市2003,2010,2018年3期遥感影像,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法,分析不同用地类型之间的转化情况;接着利用地形位指数法、分布指数法,分析地形因子影响下不同用地类型分布指数变化特征;之后利用移动窗口法,探究景观格局中斑块密度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时空变化规律;最后结合双变量空间相关性分析,分析地形因子与景观指数间的空间相关性特征。[结果](1)在2003—2010年期间,水田面积减少最多(减少面积2 238.98 h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多(面积增加3 360.36 hm~2);在2010—2018年期间,水田面积减少1 175.84 h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1 614.78 hm~2;2003—2010年期间江油市土地利用的变化量整体高于2010—2018年。(2)北部山区主要由旱地转移为林草地,南部平原地区主要为水田转移为建设用地,中部丘陵区域旱地和水田相互转化强烈。(3)随时间变化,旱地和未利用地优势等级向中地形位等级靠拢;低地形位等级上建设用地、水田和水域优势度逐渐降低,并具有优势等级向较高地形位等级扩展趋势。(4)山区河流沿岸以及山地平原交汇处斑块密度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较高,且呈线性分布;随时间变化,丘陵区域斑块密度增加,主城区附近Shannon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5)高—高聚集区主要表现为向山地丘陵交汇处聚集;城区附近景观指数因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多,导致该区域景观指数与地形位指数呈现出不显著相关性。[结论]在地形过渡带区域,不同地貌对于各类用地变化的影响在时空上存在差异性,其地形因子与景观指数的空间相关性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