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34篇 |
免费 | 63篇 |
国内免费 | 14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2篇 |
农学 | 129篇 |
基础科学 | 70篇 |
182篇 | |
综合类 | 1061篇 |
农作物 | 68篇 |
水产渔业 | 5篇 |
畜牧兽医 | 200篇 |
园艺 | 47篇 |
植物保护 | 6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49篇 |
2021年 | 68篇 |
2020年 | 63篇 |
2019年 | 55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126篇 |
2015年 | 133篇 |
2014年 | 118篇 |
2013年 | 149篇 |
2012年 | 228篇 |
2011年 | 231篇 |
2010年 | 152篇 |
2009年 | 151篇 |
2008年 | 117篇 |
2007年 | 96篇 |
2006年 | 86篇 |
2005年 | 72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7篇 |
1962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Based on a long-term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other research results,we reviewed the status and distribution of ungulates in Xinjiang,China. The ungulates in Xinjiang included 19 ungulate species(30 subspecies) from 6 families and 2 orders. Among them,3 species(2 subspecies) relate to Equidae(Perrisodactyla) ,and 16 species(28 subspecies) are from 5 families of Artiodactyla. In this paper,we analyzed the conservation status of most rare and important 13 ungulate species. Firstly,we proposed the protection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Camelus ferus and the distribution areas of Moschus sifanicus,Procapra przewalskii and Saiga tatarica in Xinjiang. We found that Moschus sifanicus but not Procapra przewalskii distributed in Xinjiang. It was not clear whether the remnant populations of Saiga tatarica existed in Xinjiang and China-Kazakhstan border or not. We discussed that the protection level and rational use of Capra sibirica and enhancing protection level and enlarging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projects for Pantholops hodgsoni and Gazella subgutturosa. And we would like to suggest Forestry Department to develop the captive breeding of Tibetan antelope for rational use. In addition,the captive breeding of Cervus elaphus in Xinjiang was reviewed.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lessen strong control to Cervus elaphus because of many breeding centers' establishment. 相似文献
994.
新疆北部高温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多尺度突变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最优插值、EOF,Morlet小波与统计t检验相结合以及趋势系数等方法,分析了北疆34个气象站1961-2006年逐日最高气温资料。结果表明:①北疆高温天气的分布主要受垂直地带和纬度地带性控制,出现在盆地和天山北坡。②北疆高温天气高发区年高温日数与高温强度变化趋势不显著,而次发区以及高发区的边缘地区年高温日数或极端最高气温有显著增加,高温天气发生的范围有扩大趋势。③天山北坡年平均高温日数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高温天气的发生呈提前趋势。按月份计,6月增加显著;按旬计,5月上、中旬以及6月下旬增加显著。④北疆年平均高温日数具有22年左右、10~11年以及5~6年的周期,且区域年平均高温日数异常多寡年以及年高温日数的突变时间大多发生在太阳黑子数的"峰谷值"附近。⑤按近期小波变化得到的周期估计,北疆2010(±1)-2014(±1)年夏半年高温天气略少。 相似文献
995.
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微观经营管理方式,精准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从新疆兵团棉花种植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在试验区开展的精准棉花种植研究工作中采用的技术思想、方法、手段及取得的初步成果,从精准农业种植系统的农田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实施系统3个技术环节入手,分析和评述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关键技术。然后,结合新疆农业生产自主开发及引进的系列数字农业技术软件产品,在以往精准农业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发出基于GIS的农田资源和生产管理、土壤养分管理与变量施肥决策、农田变量灌溉决策、病虫害防治及测报等功能为一体的,适合新疆本地的精准农业技术平台,进行棉花精准种植信息系统集成软件设计与开发,可为新疆及其他地区棉花精准种植提供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996.
新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根据土地利用分区对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提出区域土地利用方向,是实行有差别的政策和管制措施的依据。本文通过对新疆各土地利用分区的人口-经济-资源相对承载力和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分析,结合各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的区域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对不同区域区别对待、分区指导、体现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7.
人口增长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个方面,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人口增长又受政治、历史、经济和自然等多因素的制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人口年均增长速率2.97%,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3%,属于人口快速增长地区。其原因主要是:(1)高出生率导致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55年至2005年的50年期间,新疆人口的平均自然增长率17.9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20‰;(2)20世纪50~6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造成的,到1967年底,全疆迁移净增人口共257.22×104人,平均每年迁移净增人口都在15万人以上,从1968年起,人口增长完全依赖自然增长。新疆人口分布的空间变化规律总体分布趋势为西密东疏,北多南少;山区和盆地相交的山前冲洪积扇缘绿洲地带最多,盆地中心及其盆地周围山区人烟稀少。新疆人口密度明显增加,高值区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低值区的范围在缩小。 相似文献
998.
新疆干旱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及金融支持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分析了新疆地区干旱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金融需求及其支持困境。分析得出,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金融需求难满足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组织结构不合理,金融服务功能弱化,资金逆向外流严重,农业保险经营困难。认为改善信贷投入规模与结构,重塑竞争与合作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构建资金回流机制、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是完善金融支撑体系、促进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9.
新疆旅游开发空间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空间资源优势评价方法,分析了新疆14个地州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分布差异,将其分为四个等级;并从旅游消费成本角度对各地州的旅游成本进行核算,按成本高低也分为四个空间等级。在此基础上对14个地州市的旅游开发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区域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000.
新疆区域发展的空间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结构研究是当今国内外区域发展研究的主要方面。在对新疆区域发展条件和现状差异从点轴面三个层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区域发展理论,确立了未来区域发展的点轴系统,提出了中长期区域发展的空间模式,进而预测未来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将沿"单轴-双轴-双环"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