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0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林业   786篇
农学   215篇
基础科学   42篇
  114篇
综合类   1536篇
农作物   145篇
水产渔业   153篇
畜牧兽医   98篇
园艺   309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通过波包传播诊断的方法,分析了波包传播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强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东亚夏季风表现出年代际强弱变化的同时,波包的传播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波包在低层传播比较明显,越往高层越微弱;以850hPa研究层为对象,在20°N~50°N、70°E~120°E区域里,波包大值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由80°s传到赤道,强季风年代,波包大值由北太平洋中部传向东北太平洋北部,在弱季风年代,由东北太平洋北部传向北太平洋中部。在30°S~25。N、100°E~160°E区域里,波包大值在90年代由90°S传到30°S,从东太平洋传向西太平洋。在25。S~40°N、0°~60°E区域内.波包大值从大西洋传到太平洋中部,又从东太平洋传到太平洋中部。  相似文献   
52.
提高沙地柏有性繁殖的主要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沙地柏进行不同播种期、温汤浸种、不同激素、药剂处理以及超声波等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沙地柏人工育苗的播种期应在8月中下旬为宜;种子处理以60~80℃水浸3~5 d效果最好;播种深度以1.0~1.5 cm为宜;以沙子覆盖效果最佳,出苗率达88%;激素、药剂、超声波辐射等处理种子效果均不如温汤浸种处理。  相似文献   
53.
以芡欧鼠尾草(Salvia hispanica)成熟种子为外植体,1/2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从而初步建立了芡欧鼠尾草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诱导种子愈伤组织的最适宜培养基为1/2MS+10.0mg·L~(-1) 6-BA+1.0mg·L~(-1) NAA+0.4mg·L~(-1) ZT,诱导率为66.5%;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3.0mg·L~(-1) 6-BA+0.5mg·L~(-1) NAA,增殖倍数为7.69;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0.5mg·L~(-1) NAA,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数为5.68;移栽后植株生长良好,成活率较高,达97%。  相似文献   
54.
为快速繁殖老虎须实生苗应用于实际,采用老虎须种子进行消毒,接种获得无菌实生苗,用叶片和叶柄诱导愈伤组织,进行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炼苗移栽。结果表明:2%次氯酸钠2 mL和0.1%氯化汞8mL组成的消毒液对老虎须种子消毒灭菌效果最好;温度对老虎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最好的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BA 0.2mg/L+NAA 0.1mg/L;MS+BA 3.0mg/L+NAA 0.1mg/L是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MS+BA 0.5mg/L+IBA 0.5mg/L是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草炭∶珍珠岩为1∶1的基质移植练苗较好。  相似文献   
55.
以矾根(Heuchera micrantha)植株不同器官为外植体材料,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探索了矾根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选取幼芽作为外植体时快繁效率最高,最适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2.0 mg/L 6-BA+0.5 mg/L NAA,采用4/5MS+0.2 mg/LNAA的生根培养方案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6.
二次聚类与神经网络结合的日光温室温度二步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确预测日光温室温度是实现对温室精准调控的前提。由于温室是复杂非线性系统,受室内外众多环境因素影响,且部分因素难以准确测量和建模,因此,难以通过机理分析建立室外因素精确影响室内温度的物理模型。而现有时间序列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等仅基于数据的方法预测准确度也较低。本文提出连续时间段聚类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二步日光温室温度预测方法。首先,进行二次聚类,对室外温度情况相似的日进行聚类,并将全年划分为若干个类似时间段,根据连续时间段内相似日的数量进行聚类,将全年内的连续时间段归入若干类别。其次,对不同类别的时间段,分别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室外温度、相对湿度、太阳辐射、风速和温室室内温度间的关联模型,通过数据训练,能够较为准确的根据室外环境数据预测室内温度。通过涿州实验农场2年数据试验验证,通过二次聚类,全年连续时间段可划分为3类,通过分别建立BP神经网络并分别训练,结果表明本方法预测误差仅为6.23%,与现有未分类的BP神经网络预测算法对比,本文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准确度,平均误差降低5.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7.
 本文对栗疫病菌的菌落形态、α-酯酶、β-酯酶及营养体亲和性(VC)特征进行了遗传分析。对有性后代的38个单子囊孢子菌株的研究结果显示:亲本菌株366与68的菌落形态、β-酯酶中(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相对迁移率为2.17和2.33的2条酶带的遗传分别由1个位点上的2个等位基因控制;α-酯酶中相对迁移为2.54与2.772条酶带的遗传由相互连锁的2个基因位点控制;α-酯酶与β-酯酶间存在完全连锁关系;菌株366与68之间至少存在4个VC基因差异。  相似文献   
58.
对中国云南、福建、浙江、重庆、四川、广东等地竹种进行了调查,选择当地主产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竹子开展组培快繁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16个竹种在主产地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2)组培外植体以播种苗枝条为最佳,其次依次为种子、无性繁殖苗枝条、成年竹枝条;3)16个竹种的组培效果表现为:马来龙竹 > 麻竹 > 绿竹 > 龙竹 > 香糯竹 > 巨龙竹 > 高氏甜龙竹 > 勃氏甜龙竹 > 版纳甜龙竹 > 筇竹 > 金佛山方竹 > 云南方竹 > 苦竹 > 毛竹 > 雷竹 > 中华大节竹;4)16个竹种组培苗的造林效果表现为:马来龙竹 > 龙竹 > 麻竹 > 高氏甜龙竹 > 勃氏甜龙竹 > 巨龙竹 > 绿竹 > 版纳甜龙竹 > 香糯竹 > 毛竹 > 雷竹 > 中华大节竹 > 金佛山方竹 > 云南方竹 > 苦竹 > 筇竹。组培技术的应用极大促进了重要经济竹种的繁殖推广。  相似文献   
59.
在马铃薯原种生产中,播种密度和播种期对原种繁育的产量、种薯大小等有着明显的影响。选用当地主栽品种大西洋,于2017-2018年在山丹县冷凉区域,同一地点开展不同播期和密度试验。播种选择4月25日、5月5日、5月15日、5月25日和6月5日,种植密度设置60 000、90 000、120 000、150 000和180 000粒/hm 2 5个水平。结果表明,在当地的栽培模式大垄双行覆膜种植下,4月25日-5月15日播种,播种密度为120 000、150 000粒/hm 2,产量在45 285~46 770kg/hm 2,中种薯率在75.3%~79.6%,合格种薯多,均为最高,且此范围产量差异不显著。考虑到节约原原种投入降低成本,生产中优选120 000粒/hm 2的播种密度,在4月25日-5月15日种植,是大西洋原种繁育的最佳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60.
不同激素对金花茶圈枝繁殖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NAA、IBA及2种激素等体积混合溶液对金花茶圈枝繁殖生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萘乙酸和吲哚丁酸的等体积混合激素溶液1 000~1 500 mg/L能明显提高金花茶圈枝繁殖苗的生根率,达到95%以上。该技术简化了操作程序,可节省人力,在基质方面也节约了生产成本,可直接应用于金花茶苗木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