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08篇
  免费   669篇
  国内免费   1437篇
林业   1914篇
农学   1308篇
基础科学   1153篇
  2069篇
综合类   9294篇
农作物   847篇
水产渔业   597篇
畜牧兽医   3011篇
园艺   853篇
植物保护   868篇
  2024年   236篇
  2023年   720篇
  2022年   988篇
  2021年   1015篇
  2020年   790篇
  2019年   833篇
  2018年   506篇
  2017年   648篇
  2016年   745篇
  2015年   866篇
  2014年   1183篇
  2013年   1139篇
  2012年   1337篇
  2011年   1290篇
  2010年   1174篇
  2009年   1121篇
  2008年   1275篇
  2007年   1008篇
  2006年   828篇
  2005年   740篇
  2004年   542篇
  2003年   459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255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79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亮菌多糖ATPS-1b抗衰老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测定血清、肝和脑组织中SOD、MDA、GSH-Px、NO,称小鼠体重,测定胸腺及脾脏指数。结果表明亮菌多糖ATPS-1b能显著提高SOD、GSH-Px活性并降低MDA、NO含量,还能明显增加小鼠体重,抑制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下降,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亮菌多糖ATPS-1b具有抗衰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强免疫功能,清除氧自由基和活性氧,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122.
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的结果显示,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的ORF为1 464nt,编码487 aa;同源性分析表明,在DNA水平上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与家蚕CYP305B1基因的同源性达99%,与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通过和NCB I中家蚕基因组数据比对和拼接,预测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结构中至少含有6个内含子,且内含子与外显子之间的连接符合GT-AT法则。  相似文献   
123.
为了开发新型中药饲料添加剂,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艾叶粉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及生长的影响。试验选择35日龄雏鸡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3%、5%的艾叶粉的试验日粮,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至30 d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艾叶粉对肉鸡脾脏和胸腺的发育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日粮中添加2%和3%的艾叶粉对肉鸡法氏囊的发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试验至60 d时,3%的艾叶粉对肉鸡法氏囊的发育有促进作用(P<0.05)。(2)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艾叶粉均能显著提高肉鸡的体重(P<0.05)。结论:艾叶粉能影响肉鸡的免疫系统,显著的促进其免疫器官的发育,并对肉鸡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艾叶粉在肉鸡日粮中的最佳添加量为3%。  相似文献   
124.
肉鸡腹水综合征(Ascites Syndrome,AS),又称肺动脉高压综合征,是一种以右心肥大和腹腔内积聚大量浆液性淡黄色液体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1-3]。Maxwell对世界五大洲20多个养禽国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认为肉鸡AS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为4.2%,每年约有70亿只肉鸡遭受此病的侵害  相似文献   
125.
选取关中平原冬小麦越冬后2002—2009年每年3—5月共9旬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遥感干旱监测结果,将冬小麦越冬后分为四个主要生育时期,分别运用因子权重排序法、熵值法及组合赋权法确定各生育时期干旱对产量的影 响权重,计算关中平原各市冬小麦每年的加权VTCI,并建立加权VTCI与冬小麦单产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关中平原大部分地区的加权VTCI与小麦单产密切相关。其中,熵值法确定的加权VTCI与小麦单产的线性相关性不显著,渭南、咸阳及铜川的决定系数R2值均低于0.5;因子权重排序法和组合赋权法确定的加权VTCI与小麦单产的线性相关性显著,咸阳、宝鸡及西安的R2值接近或高于0.6,渭南接近 0.5,铜川较差。且组合赋权法的结果中宝鸡和西安的R2值接近0.7,优于因子权重排序法和熵值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6.
本研究采用基于视觉的评估方法,以发病率、严重度和病情指数为计量指标,测定了浙江省庙山坞自然保护区内的竹种园39种(变型及变种)竹子的丛枝病的病害强度。结果表明,竹种园内5种(变型及变种)竹子严重发病,5种(变型及变种)竹子中等程度发病,16种(变型及变种)竹子轻度发病,13种(变型)竹子未发生丛枝病。  相似文献   
127.
以我国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以下简称1号冰川)为例,基于Landsat TM/ETM/OLI和Sentinel-2A MSI数据,利用归一化差异积雪指数(NDSI)和阈值法提取该冰川2002—2015年的平衡线高度,并利用站点实测的冰川ELA数据和气象数据对提取的平衡线高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2002—2015年遥感获取的平衡线高度呈总体上升的趋势,与实测的平衡线具有高度相关性(r=0.9);ELA与年物质平衡序列高度相关,物质平衡波动的平均解释率可高达69%;与气象要素(温度和降水)年际变化的相关性也很高,约有59%的冰川ELA变化可以用夏季气温和降水来解释。因此,利用遥感数据可以提取高精度的冰川平衡线高度数据,对无站点数据冰川的平衡线高度以及物质平衡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8.
分析上海世博园区水体底泥中Hg、Cu、Zn、Cd、Pb、Cr、As、Se等重金属(类金属)含量,结果表明,№为(0.35&#177;0.17)mg/kg,Cu为(65.86&#177;11.33)mg/kg,Zn为(190.9&#177;28.9)mg/kg,Cd为(0.3585&#177;0.0611)mg/kg,Pb为(32.50&#177;11.04)mg/kg,Cr为(180.7&#177;68.5)mg/kg,As为(10.8&#177;5.5)mg/kg,Se〈0.02mg/kg。运用地累积指数I。。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r和Zn有轻度污染。同时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进行评价,结果为中等生态风险,其中Hg为强生态风险。上海世博园区水体底泥受到Hg、cr、zn等重金属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9.
130.
目的 明晰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库特征,以期为平原沙土区土壤碳库的提高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江苏省平原沙土区丰县16年生杨树纯林、柳树纯林、杨柳混交林3种林分类型及相邻的撂荒地(对照)为对象,测定0~20、20~40、40~60、60~80、80~100 cm等5个土壤层次有机碳及活性组分和土壤酶活性,计算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并对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和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1)3种林分类型及对照各土层有机碳含量和储量范围分别为1.03~5.88 g·kg−1和3.53~17.55 t·hm−2。与对照相比,0~100 cm土层,3种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了45.2%~82.2%。杨树纯林0~10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分别是柳树纯林、杨柳混交林和对照的1.23、1.24、1.83倍。(2)与对照相比,0~100 cm土层,3种林分类型的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分别提高了28.6%~48.0%、6.8%~9.7%和21.6%~33.4%。3种林分类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显著高于100%(P<0.05)。(3)林分类型显著影响土壤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P<0.05),杨柳混交林0~100 cm土层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杨树纯林和对照(P<0.05)。(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受多酚氧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影响,有机碳含量和储量、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受蔗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影响,微生物生物量碳受蔗糖酶活性显著影响。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碳氮比和细根生物量是土壤有机碳库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平原沙土区营造人工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和有机碳库稳定性,杨树纯林提高土壤有机碳储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