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14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在前人研究和笔者实地踏查基础上,根据次生裸地形成主要驱动因子和景观特征不同,将玛曲县次生裸地分为沙化型次生裸地、"黑土滩"型次生裸地、盐碱化次生裸地、迁弃牧居点、废弃牧道、矿区和公路沿线等,对其成因和特征进行探讨,进而制定相应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模式,为该区域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2.
辛有俊  吴阿迪  辛玉春 《青海草业》2012,21(2):57-61,68
对天然草地进行类型划分,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草地资源。在草地分类过程中,主要包括草地分类单位及标准的确定和同一分类单位中不同草地类型的区分归类。目前,青海省草地资源调查采用的分类系统和划分标准,是按照【1988】农{牧草}字104号部颁标准,即《中国草地类型分类的划分标准和中国草地类型分类系统》制定,在编制过程中紧密结合青海省天然草地的实际,同时还参考了《1:100万中国草地资源图草地类型图例系统》,最终形成了青海省草地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93.
比较草菇栽培料三种配方的生产效益,评价了五个主栽草菇品种的生产效益,结果表明:(1)V979、V65、VP53、V23、V02五个品种的生物转化率分别为39.8%、38.5%、35.7%、30.5%、25.9%;(2)V979、V965耐低温,可在低温(15-25℃)下正常栽培;(3)原料配比:玉米秆90% 5%碎麦秸 5%草木灰,对五种草菇均有增产效果,且原料来源广、成本低。  相似文献   
94.
中国竹林类型与地理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上大多数竹林集中在东亚湿润、温暖的地区。在地理上,这个地区的内陆部分常有大沙漠,沿海地区受季风影响,利于竹子生长的区域和不利于竹子生长的区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中国位于这个地区的北方,含有大量的竹种。这个地区的竹林含有许多复杂的竹林类型。中国有27个省份分布有竹林。总面积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2.6~2.7%。在华南的一些省份,森林中竹林的百分率高达11%。影响竹子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是气象和地貌上的,如温度、降水、风、土壤、地形等。根据生态特征,中国竹林可以分类如下。Ⅰ亚高山竹林带Ⅱ散生竹林带Ⅱ_A 降水性散生竹林亚带Ⅱ_B 灌溉性散生竹林亚带Ⅲ混生竹林带Ⅳ丛生竹林带  相似文献   
95.
贵州开阳喀斯特山地几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地表径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贵州开阳喀斯特山地几种不同植被类型,用设置径流小区方法,观测降雨量及径流量,对各种植被类型的地表径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几种植被类型中,全年的地表径流量为:退耕还林新造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灌木林。不同植被类型对径流有着不同的调节作用,几种植被对径流的调节作用大小为:灌木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退耕还林新造林。  相似文献   
96.
秦岭地区的竹类资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是世界上竹类植物最丰富的国家。查清竹类资源,搞好竹林类型的划分,对于进一步了解竹种与竹种、竹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合理发展和利用竹类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作者在秦岭地区37个县所采到的80余份标本及野外观察到的情况加以讨论,为进一步发展、利用北方竹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
孙丹峰  李红 《土壤通报》2001,32(2):53-56
本文介绍SOTER项目是利用目前已有的信息技术 ,建立一个包含数字化的地图单元和它们属性数据的世界土壤和土地数据库 .该数据库的主要功能是为已完善起来的世界土壤和土地资源变化的制图和监测提供必要的数据 .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土地资源多尺度数据库的建库模式 ,SOTER单元概念的发展 ,多尺度数据库的划分和相互之间的衔接方法  相似文献   
98.
为了找出影响柠条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确定适宜柠条生长的立地条件类型,在兰州北山"三水"造林区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柠条的生长指标进行样地调查,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研究立地因子和生长指标之间的关系,并采用模糊最优局势决策法评价柠条的生长适宜性。结果表明:海拔仅和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坡度与株高、基径和冠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坡向与株高、丛枝数和冠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坡度和坡向是影响柠条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柠条最适生的立地类型为海拔1609~1658m、阴向、半阴向的缓坡;较适宜立地类型为海拔1659~1708 m、阴向、半阴向的缓坡和斜坡。  相似文献   
99.
运用运筹学原理,将农业气象产量预测的数学方法与线性规划相结合,客观地规划不同气候年型下1996年和2000年福建省水稻种植制度布局和可能达到的总产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可供农业生产领导作为最佳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0.
为了揭示广东7 种典型的植被型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及其规律。从广东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中抽取267 个有林地的固定样地开展植物多样性调查调查,以Margalef 指数作为物种丰富度指标、以Shannon-Wiener 指数作为物种多样性指标、以Pielou 指数作为均匀度指标对每种植被型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进行植物多样性评价。结果显示:乔木层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呈现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性针阔混交林>热性针阔混交林>暖性针叶林>热性针叶林>阔叶林型(人工植被);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热性针阔混交林>暖性针叶林>暖性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阔叶林型(人工植被)>热性针叶林;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趋势为热性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阔叶林型(人工植被)>热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暖性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