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林业   34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31.
风景林抚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分析比较了风景林及相关概念,综述了风景林抚育间伐强度、采伐木选择等关键抚育技术,以及风景林美景度的测定方法,抚育措施与美景度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进展。对中国风景区植物景观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风景林抚育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2.
次生蒙古栎林抚育改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0a对次生蒙古栎林进行抚育改造试验,结果表明:次生蒙古栎林采取带状皆伐和带状疏伐相结合的抚育改造经营方向是可行的,皆伐带及疏伐带带宽均以10m为宜,疏伐带簇状更新红松,红皮云杉,皆伐带则单株或簇状更新樟子松,红松,红皮云杉均可,疏伐带二次疏伐抚育时间15a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3.
吴海玉  严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048-11049,11060
对昆明市海口林场典型抚育试点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不破坏原生植物群落结构为前提,制定符合特定生态公益林抚育经营的技术措施,并就存在的历史遗留抚育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解决我国森林抚育长期滞后性的问题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林下复合种植钩藤的效果,以期实现本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方法]对钩藤在不同杜仲林分郁闭度的林药复合种植与不同抚育措施经营效果开展对比试验。[结果]林分郁闭度在0.4~0.6,林下种植钩藤的成活率、保存率高,且产量最高;郁闭度0.4~0.6林分,连续2年单位面积产量比郁闭度0.4以下林分的单位面积产量增长4.2倍、7.6倍,比郁闭度0.6以上的单位面积产量增长2.9倍、4.6倍;实施定干、短截措施,产量分别是对照的3.4倍、3.6倍;实施定干、短截、打顶措施,产量分别是对照的4.2倍、1.4倍。[结论]杜仲林下种植钩藤,林分郁闭度为0.4~0.6,生长势好、产量高,是种植钩藤最适宜的林分郁闭度;钩藤定植后,植株长至30cm高时定干,而后保留分茎数3~4株,待植株长至60 cm高时短截,保留分茎数3~4株,直到植株长至150 cm高时,再实施打顶,可极大促进钩藤分侧枝抽发,增加商品枝数量,大幅度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35.
本文依据胡桃楸树种的生态习性,从该树种的育苗、造林及抚育管理三个方面重点阐述了胡桃楸树种培育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白芨人工栽培效果,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提高经济效益。[方法]对白芨在厚朴林下不同林分郁闭度、不同密度的复合种植与不同抚育措施经营效果开展对比试验。[结果]林分郁闭度在0.4~0.6的林下种植白芨,单位面积产量比郁闭度0.4以下、0.6以上的分别增长5.4%、6.8%;白芨种植密度为30 cm×30 cm的单位面积产量比种植密度20 cm×20 cm、25 cm×25 cm、35 cm×35 cm的分别增长16.1%、12.0%、13.1%;白芨在10—11月种植的单位面积产量比12月—次年1月、次年2—3月种植的分别增长5.6%、21.3%;白芨在栽培期间施用农家肥的单位面积产量比施用化肥、复合肥的分别增长31.7%、18.4%;种植白芨中耕除草4次/a的单位面积产量比1、2、3次/a中耕除草的分别增长240.1%、137.0%、43.9%。[结论]林下种植白芨,林分郁闭度为0.4~0.6时,出苗率高、生长势好、产量高;白芨于10—11月种植,种植密度以30 cm×30 cm效果最佳。同时白芨在栽培期间每年中耕除草4次,并结合施用农家肥,能促进白芨块茎发育和生长,大幅度提高白芨产量。  相似文献   
37.
本区干旱少雨,化学风化微弱。集水区内多数元素的迁移以碎屑形式、水的机械迁移为主,它们在最近400年湖积层中的相对富集或相对分散主要受区域气候干湿波动的影响,并完整记录了16世纪至18世纪早期相对冷湿、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相对暖干、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六十年代相对温干以及七十年代相对凉湿的气候变迁序列。十九世纪以来,本区气候在波动中有偏凉偏湿的发展趋势,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又趋向温干。  相似文献   
38.
杨树的冻裂与预防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人工林冻裂率为60%以上。冻裂的相关因子为品种、密度、郁闭度、林龄、坡向、植被、抚育一次比抚育三次杨树冻裂少,生长量无大差异。试验证明:对杨树进行涂白、包草和抚育一遍、树干周围留草可以预防杨树冻裂。  相似文献   
39.
程焕章  吴振和 《林业科学》1993,29(4):379-383
到1990年止,大兴安岭林区共完成抚育作业面积66.74万ha。据统计,抚育间伐剩余物每公顷可达25t左右,影响了林内卫生,提高了火险等级。为此,先后在松岭、呼中、十八站、库伦斯林业局和呼玛县林业局的国营林场进行了抚育间伐剩余物火烧处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试验方法 (一)试验条件的选择初步试验在松岭和呼中林业局的部分林场进行。选择天然中幼龄林的兴安落叶松纯林,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林,林龄Ⅱ、Ⅲ龄级,平均树高8-12m,平均胸径6-12cm,郁闭度≥0.7。标准地面积采用正方形33×33m,剩余物按2m×1m×1.5m、2m×1m×1m、2m×1m×0.5m堆放。剩余物按抚育后的3、6、12个月分别进行火烧处理,以检验剩余物含水量与火烧处理效果的关系。剩余物火烧处理的时间选择在防火安全期内进行,分别在7月15日-9月15日,11月15日至翌年3月10日,夏季试验是在连续10天以上无降水过程中进行,以排除因降水对剩余物含水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本文对抚育间伐伐区工艺设计中的采伐类型、伐区等级、间伐强度、作业定额、设计表的研究提出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