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361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篇
  18篇
综合类   248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不同林龄(1a、2a、3a、5a、7a)尾巨桉林地0~60cm土壤和枯落物的碳含量及碳储量,测算了不同林龄桉树林地叶面积指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生物量。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呈降低趋势,不同林龄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不同林龄相同土层之间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不显著;枯落物碳储量差异显著,大小顺序为:5 a (4.83 t·hm-2)>7 a (3.89 t·hm-2)>3 a (2.66 t·hm-2)>2 a (2.43 t·hm-2)>1 a (1.56 t·hm-2);0~60 cm土层土壤碳储量与叶面积指数呈负相关关系,与林龄、乔木层生物量、灌木层生物量、草本层生物量、枯落物层生物量之间呈正相关性,但相关性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22.
为深入了解桉树生态水文过程,正确认识桉树水文功能,本文通过野外实测法,对不同林龄尾巨桉林下穿透雨进行连续观测,并结合林外降雨量分析尾巨桉人工林林下穿透雨特征及其与降雨的关系.结果发现:尾巨桉各林龄林下穿透雨量与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线性模型(P<0.01);林下穿透雨率与降雨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截留率与降雨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变异系数随降雨强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且两者均与降雨量无显著相关性;干湿季林下穿透雨率差异显著,湿季显著大于干季(P<0.05),最大穿透雨率及最小穿透雨率分别是干季的1.17倍和3.2倍.  相似文献   
23.
包装对香榧坚果贮藏中的油脂酸败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香榧坚果为材料,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香榧原料和加工后成品的酸价、过氧化值、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和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以期了解真空包装对香榧坚果贮藏过程中脂肪氧化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榧原料和成品在贮藏过程中均发生油脂的氧化酸败,表现出过氧化值和酸价上升,总酚含量下降.采用真空包装可显著降低香榧成品贮藏过程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增加幅度,减轻脂肪的氧化酸败,保持较高的总酚含量,减缓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下降,抑制亚油酸脂质的氧化,相对较好地维持组织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4.
采用索氏提取和超声波提取两种方法进行尾巨桉(DH32-29)叶片脂肪酸的提取,并利用GC-MS技术分析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两种提取法均检出尾巨桉叶片含6种脂肪酸,其中4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十四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各成分含量均以α-亚麻酸、棕榈酸、亚油酸为主;索氏法提取粗脂肪酸的提取率(7.64%)高于超声波法(6.12%);索氏法提取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占提取粗脂总量的21.30%,主要为亚油酸(20.67%)和α-亚麻酸(0.63%).  相似文献   
25.
为了解马家柚粗皮果形成的原因,以马家柚光皮果为对照,比较了果实发育期间果皮的显微结构。通过对外果皮的解剖结构观察发现,光皮果的油胞下凹,而粗皮果的油胞略有凸起,并且粗皮果的油胞体积明显大于光皮果,二者在油胞上所表现的这些差异可能是导致粗皮果果皮粗糙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中果皮的解剖结构观察发现,在果皮成熟时粗皮果中果皮细胞较光皮果形态上更细长,果皮射线方向细胞直径更大,细胞间隙也更大,这些可能是导致粗皮果果皮增厚、海绵层疏松现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6.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香榧病虫害信息查询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文献查阅及专家咨询等方式,整理香榧Torreya grandis 49种常见病虫害的生物学信息,并拍摄相关高清生态照片1 500余张,从中提取害虫"为害方式"、"为害部位"、"为害高峰月"、"为害虫态"等4个1级特征组,9个2级特征组和11个3级特征组,提取病害"为害部位"1个特征组,总计38个特征组,在此基础上搭载微信平台,构建能够多角度检索的香榧病虫害信息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尾巨桉3个无性系继代增殖培养技术,为尾巨桉苗木快速繁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尾巨桉3个无性系DH32-26、DH32-29、DH32-28为试验材料,筛选最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凝固剂、暗培养天数和培养瓶,达到较高的继代增殖系数。[结果]3个无性系继代增殖培养时最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DH32-26(6-BA 0.5 mg/L+NAA 0.2 mg/L);DH32-28(6-BA 0.4mg/L+NAA 0.2 mg/L);DH32-29(6-BA 0.3 mg/L+NAA0.2 mg/L);DH32-26的继代增殖系数在凝固剂为卡拉胶和琼脂的培养基中差异不大,DH32-28、DH32-29的继代增殖系数在以卡拉胶作为凝固剂的培养基中比在以琼脂作为凝固剂的培养基中有所提高,在生根培养过程中,以卡拉胶作为凝固剂的培养基远比用琼脂作为凝固剂的培养基诱导出根好;继代增殖初期DH32-26、DH32-28需用黑布进行全暗遮光5~10 d,而DH32-29不需全暗培养;用广口瓶继代增殖培养DH32-29可降低苗木生产成本,但DH32-26、DH32-28不适合用广口瓶进行继代增殖培养。[结论]要提高无性系继代增殖系数,需要选取最优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凝固剂、暗培养天数和培养瓶。  相似文献   
28.
欧善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974-975,1052
[目的]了解大突肩瓢虫对桃蚜的捕食能力及其利用价值。[方法]在放有1头大突肩瓢虫成虫的培养皿中分别放20、406、0、80、1001、20、1401、601、80头无翅桃蚜,室内自然条件下饲养,研究大突肩瓢虫成虫对桃蚜的捕食作用。[结果]1头大突肩瓢虫成虫对无翅桃蚜的平均日捕食量在桃蚜密度为20~120头/培养皿时随桃蚜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桃蚜密度为120头/培养皿时最大,达83.889头;在桃蚜密度大于120头/培养皿时下降。大突肩瓢虫成虫对无翅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日最大捕食量的理论值为227.427 8头。[结论]在室内自然条件下,大突肩瓢虫成虫对无翅桃蚜的捕食量相当大,是控制桃蚜的重要天敌资源,值得保护,应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9.
盐分胁迫下巨尾桉苗期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盐分胁迫下巨尾桉幼苗的生长与生理特性变化,研究巨尾桉的耐盐性。结果表明,盐分胁迫对巨尾桉苗高、地径生长以及叶片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巨尾桉苗高、地径均随盐浓度增加而减少,当盐分浓度达到0.6%时,巨尾桉的生长受到了极大地抑制;叶片质膜透性随着盐浓度增大而增大,而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大而减少,叶绿素含量在处理30 d内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30.
为了解盐度、pH对大竹蛏Solen grandis稚贝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在不同盐度(15、20、30、35)和pH(7.0、7.5、8.5、9.0)突变下,分别在0、4、12、24、48、72、96 h测定了壳长为(1.33±0.10)cm大竹蛏稚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盐度20组12、24h及盐度30组24 h,大竹蛏稚贝SOD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盐度25)(P0.05),盐度20组4、12 h和盐度30组12、24 h时,大竹蛏稚贝CAT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8~96 h时,盐度20、盐度30组的两种抗氧化酶活力逐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盐度15、35组48~96 h时,大竹蛏稚贝的SOD和CAT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H 7.5、pH 8.5组12~96 h时,大竹蛏稚贝的SOD和CAT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H 8.0)(P0.05)(除pH 8.5组48 h外);pH 7.0、pH 9.0组12~96 h时,其SOD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H 7.0和pH 9.0组72 h和96 h时,CAT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盐度和pH突变对大竹蛏稚贝SOD和CAT活力均有影响,大竹蛏稚贝对盐度20和盐度30突变有一定适应性;盐度15、盐度35和pH 7.5、pH 8.5突变后,大竹蛏稚贝长时间处于氧化应激状态;pH 7.0和pH 9.0突变可能会造成大竹蛏稚贝细胞氧化损伤;生产实践中,大竹蛏稚贝培育的盐度和pH范围分别控制在20~30和7.5~8.5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