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46篇
农学   10篇
  13篇
综合类   186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滇之云南红豆杉种植区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云南红豆杉天然分布、人工种植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资料,并依据云南省的农业气候资料,运用模糊数学贴近度计算及择近原则的方法,在确定最适种植中心及区划范围的基础上,进行云南省的云南红豆杉种植区划。将全省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不适宜4个种植区域,以此获得了具有各个分区所属气象测站的滇之云南红豆杉区划表,并绘制了水平区划图。  相似文献   
22.
南方红豆杉栽培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南方红豆杉的种类和生态生物学特征,并对红豆杉插种育苗、扦插育苗及造林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
通过调查测定福建明溪县不同密度观赏型南方红豆杉人工林幼树的生长指标和形态指标,研究其生长及形态学特征与林分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林分的幼树在冠长、冠幅、地径、枝下高、侧枝数量等树冠特征性状和圆满度、枝叶浓密度等观赏性状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树高及叶色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林分密度对生物量的分布格局有着显著影响,对不同器官生物量、生物量分配比等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单株不同器官生物量和叶枝干等器官生物量分配比,根生物量分配比和地上/地下生物量比均随林分密度增加而降低。林分密度对1级侧枝分枝角、1级侧枝数量、1级侧枝密度及平均长度有着显著影响,且随着林分密度增加而下降,幼树树冠对林分密度有着显著可塑性响应,表现出强烈的可塑性反应。  相似文献   
24.
利用显微技术观察了东北红豆杉雌、雄配子形成和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直生胚珠3月份恢复发育,5月中旬大孢子母细胞形成,下旬减数分裂,6月中、下旬雌配子体形成。3月中旬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经过1个月左右发育为成熟的单核花粉,4月底至5月初散粉。传粉后约2个月受精,受精后的原胚经历球形胚、卵形胚、柳叶形胚、棒槌形胚,进而发育成具有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的胚体。  相似文献   
25.
鉴于南方红豆杉由于气候等原因在平原地区栽种效果不理想,总结了一套南方红豆杉平原栽培技术,包括定植技术和抚育管理,以期为南方红豆杉在平原地区的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6.
以恩施高硒地区的珍贵药用植物红豆杉为研究对象,以料液比、水浴浸提时间以及微波处理时间为试验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优化了红豆杉硒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通过硫酸苯酚法测定红豆杉中硒多糖的含量,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硒多糖中硒的含量,并以SPSS统计软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3因素对硒多糖提取率影响大小为料液比>微波处理时间>水提时间,且红豆杉中硒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80(W/V)、水浴浸提时间30 min、微波处理时间5 min.在此条件下,测得红豆杉中硒多糖含量为1.96%,硒多糖中硒含量为0.0555 μg/g.  相似文献   
27.
红豆杉扦插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豆杉扦插育苗进行了多年试验研究,试验结果:采用黄壤土50%+细黄沙50%为扦插基质,插穗浸泡使用浓度为100mg/L的ABT1号生根促进剂,秋季进行扦插,扦插成活率可达80%以上。扦插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基质的保水透气性是影响扦插成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8.
A new taxoid Taxawallin I (1) along with two known taxoids (2-3) were isolated from methanolic bark extract of Taxus wallichiana Zucc.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was confirmed by mass and NMR spectral techniques. Taxawallin I exhibited significant in-vitro anticancer activity against HepG2, A498, NCI-H226 and MDR 2780AD cancer lines. Tubulin binding assay was performed to assess its tubulin binding activity. Molecular docking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study the potential binding mode inside the taxol binding site of β-tubulin.  相似文献   
29.
为红豆杉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人工栽培提供理论基础,以4年生的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南方红豆杉T.chinensis ziar.mairei和曼地亚红豆杉T.media为试验材料,比较了这3种红豆杉叶色素含量、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红豆杉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  相似文献   
30.
曼地亚红豆杉种条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美国引进曼地亚红豆杉优良品种(T axusm ed ia“N igra”)种条20万根,经塑料大棚温床扦插试验,平均成活率89.3%,其中Ⅰ级条成活率为84.9%,Ⅱ级条89.2%,Ⅲ级条90.1%。6月上旬,将已生根成活的苗木移栽于塑料杯容器中,容器苗移到盖有遮荫网的大棚内,经10月底调查,平均成活率99.4%,其中Ⅰ级条成活率99.3%,Ⅱ级99.4%,Ⅲ级99.4%。目前,4 a生苗高已达40~50 cm,地径1.3~1.5 cm,苗木生长健壮,叶色浓绿,未发生任何病害,每株苗已萌发新枝10根左右,可以采条进行扩大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