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林业   88篇
农学   130篇
基础科学   110篇
  48篇
综合类   805篇
农作物   143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722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设置7个氮肥施用水平,研究不同施氮量对Ⅱ优T16产量的影响,探讨Ⅱ优T16在贵州省中低海拔地区获得高产的最佳氮肥使用量和施用方法。结果表明,Ⅱ优T16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为225~375kg/hm2,过高过低都会影响产量。最佳氮肥施用量为300kg/hm2,产量可达到12570 kg/hm2,投入产出比最高。  相似文献   
32.
兰兴庆 《种子》2007,26(4):107-108
杂交水稻新组合T优55898系笔者主持用不育系T55A与强优势恢复系武恢898进行测交配组而成的籼型基本营养性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植株整齐、株型松散适中、分蘖力较强、后期转色好、高产稳产、适应性广,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6012])。其高产制种技术是:科学安排播种期,选择适宜扬花期;稀播,培育适龄壮秧;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科学肥水管理,攻搭高产苗架;适时喷施“920”,提高异交结实率;及时防治病虫害;严格除杂去劣,防杂保纯。  相似文献   
33.
低水头闸坝工程的一个普遍水力学问题是低佛氏数水流的消能防冲,其特点是消能率低,为达到较好的消能效果,常常要在消力池加一些辅助消能工程。结合青海省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闸坝工程的水工模型试验,将T型墩置于海漫浆砌石段,有效的削弱了水流的余能。通过试验可以看出海漫段设置T型墩对低佛氏数的泄水建筑物有较好的消能作用。  相似文献   
34.
T两优164是由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旺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共同选育的中籼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8年在沙县作中稻示范种植,表现群体整齐,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熟期转色好,米质较优,高产等特点。总结了T两优164在沙县作中稻种植表现及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5.
36.
为探明长枝木霉T6菌株对美洲南瓜枯萎病菌的作用机理,采用对峙培养、显微观察、孢子萌发、室内防效测定等方法研究其抑制能力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长枝木霉T6菌株对美洲南瓜枯萎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峙培养7 d时,长枝木霉T6菌株对该病菌的抑制率为60.09%;显微形态观察表明:长枝木霉T6菌株菌丝与美洲南瓜枯萎病菌菌丝发生缠绕;长枝木霉T6菌株发酵液对美洲南瓜枯萎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31.00%;长枝木霉T6菌株对美洲南瓜枯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室内盆栽防效为69.06%。  相似文献   
37.
早杂新组合T78优2155综合栽培技术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T78优2155早季栽培施肥水平、施用方法、密植规格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每667m2施纯N14kg、插植规格20 cm×20 cm,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为5:3:2效果最佳,有利于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8.
龙池鲫DNA含量、倍性分析及其形态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Gallus sp.)红细胞DNA含量(2.5 pg/N)为标准对照,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龙池鲫(Carassius auratus in Long Lake)的红细胞核DNA含量,采用T型标技术标记了2倍体与3倍体龙池鲫并研究了2倍体与3倍体龙池鲫的形态特征,为阐明龙池鲫的遗传背景及资源增殖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实验检测的265尾龙池鲫中,42尾龙池鲫样品红细胞核的相对DNA含量接近76,占15.85%,223尾样品接近110,占群体数的84.15%;二倍体龙池鲫的DNA含量为3.83 pg/N,三倍体龙池鲫的DNA含量为5.38 pg/N。龙池鲫是由二倍体和三倍体两种类型的鱼组成的混合群体;侧线鳞数量可作为二倍体龙池鲫与三倍体龙池鲫的辨别参考指标。T型标暂养1周后龙池鲫的成活率达到100%,脱牌率为1.13%。  相似文献   
39.
卢曦  刘艳芬  刘铀 《畜禽业》2008,(2):54-55
通过对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研究,确定了其最佳处理条件,并探讨了几个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固定液用2.5%戊二醛的效果要优于甲醛-丙酮混合液;用pH值5.8~6.2的孵育液孵育1.5h,甲基绿复染1~10s效果最佳。变化各因素的处理条件对最终的观测效果和结果都有影响,其中以甲基绿复染时间过长影响最大。同时,该染色法应用于贵妃鸡的T淋巴细胞计数中,4次重复的结果表明,贵妃鸡酸性α-醋酸萘酯酶阳性细胞率为37.86±1.89%,各重复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0.
小麦-簇毛麦T4DL·4VS易位染色体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究小麦-簇毛麦T4DL·4VS易位系的育种利用价值,选用以T4DL·4VS易位系为亲本组配的5个F2群体为试验材料,研究了T4DL·4VS易位染色体在不同遗传背景中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有组合中,T4DL·4VS易位染色体对有效穗数、每穗小穗数和穗粒数无明显影响;在与郑麦9023、周9823和绵阳26配置的3个组合中,T4DL·4VS易位染色体对株高表现出一定的正向效应;在与周9823、石4185和扬麦15配置的3个组合中,T4DL·4VS易位染色体对千粒重表现出负向效应;在与郑麦9023、周9823和扬麦15配置的3个组合中,T4DL·4VS易位染色体对穗长表现出负向效应;在与扬麦15配置的组合中,T4DL·4VS易位染色体对叶面积表现出一定的负向效应。可见在不同背景中T4DL·4VS易位染色体对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