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35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5篇
  39篇
综合类   154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71.
油松-沙棘混交模式对生境和油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以油松纯林为对照,对油松与沙棘行状混交、行状混交沙棘平茬、带状混交、宽行混交和宽行混交沙棘平茬林地的沙棘郁闭度、高度、光照强度、土壤水分、土壤密度、土壤空隙度、土壤养分及油松的存活率、高度、地径、顶梢年生长量等进行13年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行状混交与宽行混交的沙棘郁闭度、高度均高于行状混交沙棘平茬、宽行混交沙棘平茬和带状混交;林地的光照强度为油松纯林的较高,带状混交、宽行混交沙棘平茬、行状混交沙棘平茬的居中,宽行混交和行状混交的较低;土壤储水量在11年后表现为行状混交与宽行混交的较高,行状混交沙棘平茬、带状混交与宽行混交沙棘平茬的居中,油松纯林的较低;土壤密度、土壤空隙度、土壤养分表现为沙棘郁闭度、高度越高,土壤密度越低,土壤空隙度、土壤养分越高.与油松纯林相比,行状混交和宽行混交油松的高度和地径在6年以后明显较低,存活率在7年以后显著降低;行状混交沙棘平茬、宽行混交沙棘平茬与带状混交的油松高度在7年以后较高,行状混交沙棘平茬与宽行混交沙棘平茬的油松高度在10年以后高于带状混交的油松;行状混交沙棘平茬、宽行混交沙棘平茬与带状混交的油松地径在9年以后大于油松纯林的油松地径;行状混交沙棘平茬、宽行混交沙棘平茬和带状混交的油松顶梢年生长量在6年以后较大,行状混交和宽行混交的较小.油松与沙棘混交,行状混交沙棘平茬、宽行混交沙棘平茬和带状混交促进了油松的生长,行状混交和宽行混交降低了油松的存活率,抑制了油松的生长.  相似文献   
572.
松针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殷涌光  闫琳娜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8):218-220,213
综述了松针主要化学成分的类别、成分分析以及提取技术。介绍了松针中所含挥发油、木脂素、维生素、色素、蛋白质等主要成分的功效,综合分析了目前对松针主要成分的分析和提取的办法。  相似文献   
573.
湿地松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能力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观察湿地松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过程中的受损状况,在此基础上,对湿地松品种特性、树龄树径的大小、山场海拔高度、坡度、栽植密度和人工采脂作业等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影响湿地松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条件下的生存因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74.
樟子松人工林单木生物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不同林地条件下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8块标准地里的40株解析木数据,建立了樟子松人工林单木各分量(包括树干,树枝,树叶和全树重)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文中所建立的模型精度都高于90%,误差很小,可很好的用于预测樟子松人工林单木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575.
松材线虫病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之一,自2000年传入湖北省以来,已在13个市州82个县(市、区)发生,对全省森林资源危害十分严重。通过进行松树树干注射免疫激活剂药效试验及使用不同剂量对比试验,研究注射免疫激活剂对松材线虫病防控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药剂注射对松材线虫病防控效果存在差异,通过方差分析,各处理与对照组在5%水平上均有显著差异,说明打孔注药效果显著;正常剂量与增加剂量无显著差异,因此生产性防治时,使用更经济的正常剂量处理即可。进行树干注药的松树感病率都小于1.00%,感病率最低为0.09%,九峰国家森林公园、丹江口市松涛山庄、黄梅县五祖寺风景旅游林场、武当山景区4个地区没有整株枯死树,病死率为0;未进行树干注药的对照组松树感病率最低为3.00%,最高达15.00%,病死率最低为1.00%,最高达11.00%。丹江口市松涛山庄和武当山景区的试验结果是树干注药后2 a的调查结果,病死率都为0,说明树干注药后2 a仍对松树有保护效果,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76.
为了评价42%威百亩水剂对松材线虫疫木的熏蒸效果,采用室内试验和林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施药量、不同温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威百亩熏蒸防治松材线虫病的作用效果。室内熏蒸试验结果表明:42%威百亩水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致死率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和熏蒸时间延长而增加,在0.25 L·m-3时7 d的病死率达93.3%,在1.0 L·m-3时5 d的死亡率达100%;相同药剂浓度下,温度越高对松褐天牛幼虫的致死率越高,在5?℃时10 d的死亡率为96.0%;在10?℃时10 d的死亡率高达100%。林间熏蒸试验结果表明:42%威百亩水剂对松材线虫疫木里的天牛幼虫和松材线虫都表现出良好的熏杀作用,在0.5 L·m-3剂量30d和0.75 L·m-3剂量15 d天牛幼虫死亡率达100%,且30 d疫木内松材线虫病死率为100%;熏杀效果显著优于常用磷化铝。  相似文献   
577.
为了从转录组水平探讨抗病马尾松种源对松材线虫的响应机制。以抗病马尾松GD5种源为试验材料,普通马尾松SX1种源为对照,利用RNA-seq技术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松材线虫诱导前后的试验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试验共获得65 889条unigenes,平均长度为906.85 bp,其中40 478条(61.43%)unigenes基于Nr、GO、COG、KEGG等多个公共数据库获得了功能注释。抗病马尾松GD5种源在接种松材线虫后差异表达基因数量为3 247条,包括2 308条基因表达显著上调,939条基因表达显著下调。其中有1 961条(60.39%)差异表达基因被注释到GO数据库中,有504条(15.52%)差异表达基因被注释到233 条pathway。普通马尾松SX1种源在松材线虫诱导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差异表达基因。两个马尾松种源富集的GO条目和pathway差异也较大。抗病马尾松GD5种源体内编码醛脱氢酶的5条基因和编码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体原蛋白以及细胞色素b2的基因表达均显著上调,醛脱氢酶基因不仅富集于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途径中,还参与β-丙氨酸、赖氨酸、色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等氨基酸的代谢途径;参与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途径的6条几丁质酶基因表达均显著上调;参与单萜生物合成的短链脱氢酶/还原酶2b及参与倍半萜和三萜生物合成的长叶烯合酶基因表达均显著上调,而参与二萜类生物合成的1(10),5-格玛吖啶-4-醇合酶、萜烯合酶、α-松油醇合酶、异丙二烯合酶以及2-甲基-3-丁烯-2-醇合酶等表达均显著下调。抗病马尾松GD5种源对松材线虫的胁迫响应是多基因和多信号途径共同参与调控的复杂防御反应,是全局性系统性的响应模式。与抗性相关的醛脱氢酶、几丁质酶等编码基因为后期相关抗性基因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