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1篇
  免费   251篇
  国内免费   309篇
林业   1176篇
农学   403篇
基础科学   378篇
  579篇
综合类   3069篇
农作物   532篇
水产渔业   183篇
畜牧兽医   590篇
园艺   202篇
植物保护   19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466篇
  2011年   498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419篇
  2007年   524篇
  2006年   410篇
  2005年   368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刺参中间培育及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报道了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中间培育技术及其生长特性。刺参在大棚水泥池内,采用地下海水源,全人工饵料,培育60天,参苗大小由1310头/kg长至322头/kg。重量由78kg增至305kg,成活率96.4%,饵料系数1.76。培育过程中2-3cm的幼参生长最快,长得很慢的“老头参”占4.3%。培育的基本环境条件:盐度24.795±0.015;温度14.6-15.2℃;溶氧(DO)多为6-9mg/L;pH值7.2-7.6;铵氮0.2mg/L以下。  相似文献   
142.
微生物群落在水产养殖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深入了解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构建机制对了解池塘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斑点叉尾鮰()养殖池塘底泥中细菌群落机构特征,并分析了细菌群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斑点叉尾鮰养殖池塘底泥细菌群落结构呈现出季节性变化,冬春季样品相似性较高。斑点叉尾鮰养殖池塘底泥优势菌群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与池塘水体细菌群落间有明显的差别。线性判别分析显示,冬、春和秋季的特异性优势菌群较为丰富,冬季和春季分布较为集中,分别集中于浮霉菌、拟杆菌门、绿弯菌门和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秋季特异性优势菌群分布特别分散,而夏季优势细菌类群最少,只有绿弯菌门厌氧绳菌属1个属具有显著优势。环境因子中,透明度和总溶解性悬浮物与斑点叉尾鮰养殖池塘底泥细菌群落结构有显著相关(<0.05),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也最大。本研究旨为斑点叉尾鮰池塘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和调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3.
大菱鲆仔稚鱼发育早期肠道菌群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鱼类发育早期肠道菌群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仔稚鱼肠道、受精卵、不同类型的饵料和水源中的菌群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以不同的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可操作分类单元)作为分类依据,发现大菱鲆仔稚鱼的肠道菌群结构在开口摄食后不久已趋于稳定,其优势菌与受精卵所携带的细菌关联较大。并且在大菱鲆仔稚鱼不同的发育时期,这一菌群的结构非常稳固,几乎不受水和饵料中优势细菌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乳球菌属的Lactococcus piscium菌株一直是大菱鲆仔稚鱼肠道中的优势菌种,在不同发育时期的优势度高达45%~65%。本研究还发现,大菱鲆仔稚鱼肠道可能对定植的菌种具有选择性,一些水环境和饵料中的非优势菌,如Streptococcus sp.,Pseudomonas sp.,Carnobacterium sp.等细菌也会定植于肠道,成为大菱鲆肠道中的次优势菌。  相似文献   
144.
介绍了云南陇川县水田新植和宿根甘蔗的高产高糖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45.
香菇液体菌种固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液体菌种由于具有不耐贮藏和不便于运输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液体菌种的推广应用。研究报道了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固化技术,可有效解决液体菌种的上述缺点。在优选的蔗糖、豆饼粉液体培养基中摇瓶培养香菇856,将得到的菌丝球与优选的主要成分是棉籽壳的固化载体基质按1∶6的比例混合,制成固化菌种,室温保藏30d,与保藏0d的固化菌种相比,呼吸强度低,纤维素酶活力明显升高,萌发力强,菌丝生长快。  相似文献   
146.
食用油反式脂肪酸傅里叶红外光谱重组检测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食用油、反式脂肪酸标样及矿物精油为试验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重组(SR-FTIR)技术检测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并与标准红外分析方法(SB-ATR-FTIR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R-FTIR模型反式脂肪酸含量预测值与实际加入量高度线性相关,斜率为1.02,标准差小于0.05;SR-FTIR模型的灵敏度要比标准方法模型高20余倍.  相似文献   
147.
视频和GIS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浙江省森林覆盖率高,并且发生森林火灾的频率也高,单纯的视频监控在夜晚无法识别等问题,提出了视频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来监控森林火灾的方案。该方案是在森林的某个高程点上架设视频摄像设备,通过远程传输到达视频监控系统的后台,显示在森林地理信息系统上,然后根据显示的区域来监控森林火情。该方案通过同步跟踪算法实现视频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融合,在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上实时同步跟踪,能够提高森林防火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8.
旋耕机实时测试传感器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供旋耕机测力用的延伸八角环传感器.传感器采用应变电测法,通过检测传感器上受到的作用力来确定旋耕阻力.经标定表明,设计的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线性、较高的灵敏度及较小的滞后现象,各被测参数间的交互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49.
结合非洲菊的生长特性,从繁殖、定植、苗期管理、花期管理、生育期中温、光、水肥、病虫害及采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非洲菊的高效栽培技术,为非洲菊在东北地区的大面积种植,提高东北地区非洲菊鲜切花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0.
以甬优12在居于5 300℃积温线的浙江中部新昌县的试验实践为基础,提出了1 000 kg/667 m2手插栽培的基本技术思路、群体生育指标及主要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