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7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97篇
林业   116篇
农学   457篇
基础科学   65篇
  279篇
综合类   1290篇
农作物   292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55篇
园艺   210篇
植物保护   12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本研究在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90%,70%,50%,30%,10%时,探讨了刚毛柽柳(Tamarix hispida)同化枝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逐渐减少时,刚毛柽柳同化枝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持续升高,但前者的增幅明显小于后者。可溶性蛋白的变化规律则有所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从90%减小到70%时,可溶性蛋白含量开始小幅增加;随着水分胁迫加深,可溶性蛋白急剧增加,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0%时达到最大;而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到10%时,可溶性蛋白开始分解,含量迅速下降。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表明,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从70%减小到50%时,刚毛柽柳中出现了至少4个新的蛋白点。水分胁迫下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积累为刚毛柽柳体内与抗旱有关的新蛋白的表达提供了物质基础,增强了刚毛柽柳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92.
广西高糖割手密遗传多样性的表型分析和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表型性状变异分析和聚类分析,以及RAPD分子标记分析的方法,研究21份广西高糖割手密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1份高糖割手密无性系在萌芽率、分蘖率、株高、茎径、小区茎数、单茎重上的变异较大、类型多,基于该6性状的聚类分析可将21份割手密无性系划分为3个类群;对21份割手密无性系进行RAPD分子标记多态性分析,发现这些高糖无性系间亦存在较丰富的等位基因位点变异,基于RAPD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将21份无性系划分为4个类群.本研究表明,21份广西高糖割手密无性系间在DNA水平上和主要性状的表型水平上均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3.
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方案探讨了切片厚度、浸泡溶液质量分数和渗透时间对番木瓜 (Carica pa-paga L.)糖溶液渗透脱水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影响切片番木瓜糖溶液的主次因素顺序是切片厚度二次作用、渗透时间、溶液质量分数与渗透时间交互、渗透时间二次作用、料液比、切片厚度、切片厚度与渗透时间交互、渗透时间二次作用、浸泡溶液质量分数 ;影响可溶性固形物白利糖度的主次因素顺序是渗透时间、浸泡溶液质量分数、溶液质量分数与渗透时间交互、渗透时间二次作用、溶液质量分数与切片厚度交互、料液比、切片厚度 .建立了不同渗透脱水条件下的番木瓜失重率和可溶性固形物白利糖度的回归方程 .t检验表明 ,2个回归方程达 0 .0 1显著水平 ,剩余标准差分别为 1.70和 1.33,可用于实际生产的预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94.
盐胁迫对阿月浑子可溶性糖、淀粉、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研究用NaCl和Na2SO4处理两个阿月浑子品种,处理浓度均为50,150,250,500mmol·L-1,盐胁迫5,10,20d后取叶样,并测定可溶性糖、淀粉、脯氨酸含量变化。NaCl,Na2SO4胁迫下,长果和Kerman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高,借此来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平衡,其中Kerman植株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幅度大,而长果增加幅度较小;叶片内淀粉含量略有增高,使其能够维持一定的渗透平衡,其中Kerman植株中淀粉含量增加幅度大,长果的增加幅度相对较小;叶片内脯氨酸(Pro)含量迅速上升,来维持渗透平衡,当阿月浑子植株受到盐胁迫时,叶片中的Pro含量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95.
为了了解不同产地西洋参的质量,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和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产地西洋参有效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总皂苷、还原糖、总糖、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含量在不同产地西洋参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总皂苷含量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吉林抚松、山东文登、陕西留坝和加拿大多伦多样品,分别为3.12%、3.26%、3.44%和5.19%;留坝样品还原糖含量最高,为6.18%;多伦多样品总糖含量最高,为35.30%。各地西洋参样品微量元素存在差异,多伦多的铝、镁和钼含量最高,留坝的钙、钼、钾和硒含量较高,文登的钴、钾、锰、钠、铁、硒、锌、铝和镍含量较高。所有检测样品的重金属和有害元素含量均在国家对中药材的限定标准之内。  相似文献   
96.
以日本无刺楤木(Aralia elatavar.inerm is)休眠枝条离体茎段促生芽为试验材料,对芽体内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分为5个处理组:不同茎段长度的产芽试验、不同茎段直径的产芽试验、不同茎段年龄的产芽试验,相同茎段不同营养条件下的产芽试验和同一茎段不同芽位的产芽试验。结果表明:(1)离体茎段长度为20 cm时,促生芽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与其他长度处理差异极显著,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2)不同培养条件下,芽体内的3种营养成分差异均不显著。(3)不同直径处理组中,芽体内3种营养成分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直径为5.8 mm时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纱C含量最高,直径为8.8 mm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4)2年生茎段促生芽的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1年生茎段。(5)同一茎段不同芽位的促生芽,以下位芽3种营养成分含量为最高。  相似文献   
97.
在低温锻炼和结合蔗糖处理的低温锻炼下 ,对毛白杨 (Populustomentosa)幼苗枝条和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 ,以及幼苗存活率和抗冻性分别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低温锻炼明显提高了幼苗枝条和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 ,同时也提高了幼苗的存活率和抗冻性 .2 0 %蔗糖处理对上述低温锻炼的作用有加强的效果 .进一步分析发现 ,无论是单纯的低温锻炼还是结合蔗糖预处理的低温锻炼 ,幼苗枝条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提高程度均较叶片明显 ,而且它们的含量增加与幼苗抗冻性的提高密切相关 .这表明低温锻炼所引起的可溶性糖积累可能参与了幼苗抗冻性的诱导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半纤维素酶E-An-76作为漂白助剂对桦木硫酸盐浆及麦草烧碱蒽醌浆CEH三段漂的影响。结果表明:桦木KP浆用E-An-76预处理后再经CEH三段漂,其白度明显高于相同用氯量下未用酶预处理的漂白浆。另一方面在保持白度不变的情况下酶处理浆的漂白可节省近50%的用氯量。麦草Soda-AQ浆经E-An-76预处理后再经CEH三段漂与酶未处理浆的CEH三段漂比较亦可明显提高白度,但得率下降严重。通过对桦木KP浆酶解液中还原糖以及单糖组成分析,发现浆中再沉积或回吸的木聚糖在E-An-76助剂漂白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
Abstract

Masson pine (Pinus massoniana Lamb.), a native specie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emperate forests in central China, and Loblolly pine (Pinus taeda L.), an exotic tree species introduced to China from southeastern United States, are dominant evergreen conifers that play a pivotal role in maintaining forest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for the region.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freezing on these species with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nd electrolyte leakage using both field- and laboratory-based experiments in September 2009 and January 2010, respectively. We found that freezing could caus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Loblolly pine than the Masson pine. Although the two species showed similar values of F v /F m and electrolyte leakage before freezing, the Masson pine needles showed lower F v /F m and higher electrolyte leakage ratios than those of the Loblolly pine when treated in low temperatures (?15 to 0°C). We also found that cold-acclimation was crucial for both species to adapt to low temperatures with the F v /F m ratio decreased approximately by 80% in the first freezing hour for the non-acclimated needles of both species while the cold-acclimated needles showed little changes in the F v /F m ratio. This finding is also supported by our measurements of electrolyte leakag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Loblolly pine could be more susceptible to freezing damages than the Masson pine in central China.  相似文献   
100.
试验对9个不同熟期的超甜玉米品种以授粉后不同时间采收果穗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进行测定,及对籽粒3个面的果皮厚度采用显微测微法进行测量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熟期的超甜玉米品种籽粒的3个面的果皮厚度在授粉后灌浆期间均出现相对独立的变化趋势,同时不同品种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均在授粉后18~22 d出现了最大值,结合两者分析,春季播种的不同熟期超甜玉米适宜采摘期不同,早熟的超甜玉米品种鲜穗采摘期适宜在授粉后第18天左右,中熟超甜玉米品种鲜穗采摘期适宜在授粉后第20天左右,迟熟超甜玉米品种鲜穗采摘期适宜在授粉后第22天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