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444篇 |
免费 | 853篇 |
国内免费 | 283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10篇 |
农学 | 1564篇 |
基础科学 | 1434篇 |
6117篇 | |
综合类 | 6730篇 |
农作物 | 1165篇 |
水产渔业 | 581篇 |
畜牧兽医 | 948篇 |
园艺 | 541篇 |
植物保护 | 10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9篇 |
2023年 | 430篇 |
2022年 | 704篇 |
2021年 | 655篇 |
2020年 | 721篇 |
2019年 | 859篇 |
2018年 | 726篇 |
2017年 | 997篇 |
2016年 | 1173篇 |
2015年 | 886篇 |
2014年 | 1086篇 |
2013年 | 1400篇 |
2012年 | 1455篇 |
2011年 | 1452篇 |
2010年 | 1193篇 |
2009年 | 1100篇 |
2008年 | 887篇 |
2007年 | 976篇 |
2006年 | 835篇 |
2005年 | 615篇 |
2004年 | 444篇 |
2003年 | 388篇 |
2002年 | 281篇 |
2001年 | 257篇 |
2000年 | 207篇 |
1999年 | 204篇 |
1998年 | 168篇 |
1997年 | 126篇 |
1996年 | 132篇 |
1995年 | 104篇 |
1994年 | 98篇 |
1993年 | 71篇 |
1992年 | 73篇 |
1991年 | 64篇 |
1990年 | 59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肥效评价的生态平衡施肥理论体系、指标体系及其实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侯彦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7)
根据生态平衡施肥理论和实践,在综合评价肥料利用率及其算法前提下,提出了肥效评价的生态平衡施肥理论体系和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理论体系包括:(1)以生态平衡施肥的多目标优化施肥为核心内容,即生态平衡施肥是以适宜的肥料成本、保证粮食产量和品质、持续培肥或保持土壤肥力平衡、减少施肥污染的多目标优化;(2)从操作上定义了多个评价指标,并可通过普通肥料田间试验求算;(3)指标体系包括评价肥效和指导施肥双重功能;(4)确立了肥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指标体系包括4方面9项指标:①用产量评价的指标有肥料转化率、最低肥料转化率、最高肥料转化率、平均肥料转化率;②考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指标有肥料离土率、生态施肥量上限;③考虑土壤培肥的指标有培肥施肥量下限;④考虑土壤和肥料共同作用的指标有土壤-肥料养分表观转化率和土壤-肥料养分表观离土率。 相似文献
993.
994.
耕地集约利用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甘肃省东部四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准确把握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和空间差异特征以及不同区域间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K-mean聚类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对甘肃省东部四市的耕地集约利用度的变化情况及空间水平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内部因素进行探索。结果表明:1)2016年研究区耕地集约利用度整体处于较粗放利用水平(均值0.377 2),区域差异比较明显,其中Ⅲ、Ⅳ级位于研究区东北部和西南部,Ⅰ、Ⅱ级位于研究区中部,整体呈"哑铃"状结构;2)全局莫兰指数为0.142 2,表明研究区各县(区)耕地集约利用度存在显著为正的全局自相关,呈现空间集聚特征,LISA聚集图空间特征与集约度等级图基本吻合;3)劳动力指数、地均机械总动力和部分区域农业科技发展率、有效灌溉率与耕地利用集约度成正相关关系,由于空间的辐射性和依赖性,各回归系数值分布具有明显的"片"或"带"状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995.
996.
Plants display an array of classical strategies to maximize phosphate (Pi) acquisition from sparingly soluble P sources. Acclimation to Pi-stress via elegant Pi-starvation induced (PSI) adjustments would reduce our current overreliance on expensive, polluting and non-renewable Pi-fertilizers. Nevertheless, differences in the ability of various species to solubilize sparingly soluble P-sources have been often evidenced; inter-cultivar variations are scarcely documented. Brassica is known as an effective, non-mycorrhizal user of sparingly soluble P-sources. Various growth parameters and biomass accumulation by genetically diverse Brassica cultivars were determined in four experiments using hydroponics and quartz sand culture media. Role of PSI root mediated pH changes, organic anions (OAs) exudation and altered root architecture in mobilization and acquisition of sparingly soluble P-forms [Jordan rock-P (RP) at 2 g l−1 and Ca3(PO4)2 (TCP) at 0.2 g l−1 respectively] was investigated. Cultivars showed considerable genetic variations in biomass accumulation, various growth parameters and root–shoot ratio. Concentration and total uptake of P,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of P, P-transport rate and P-utilization efficiency (PUE)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P < 0.001) different for various cultivars and their dry matter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P-uptake [r = 0.94** (significant at 1% level)]. P-tolerant cultivars showed substantial decrease in solution media pH because of H+ efflux and exuded more carboxylates than low P-sensitive cultivars under P-starvation. P-uptake by cultivars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decreasing pH. The amount and types of OAs exuded from the roots of P-starved plants differed from those of plants grown under P-sufficient environment. In split pot study, with TCP and RP supplied spatially separated from other nutrients, efficient cultivars were still able to mobilize RP and TCP more efficiently than inefficient cultivars. In rhizobox study, the elongation rates of primary roots decreased but the elongation rates of the branched zones of primary roots and the length of lateral roots increased under P-starvation. Tested cultivars showed genetic diversity in accessing, mobilization, acquisition and utilization of Pi from sparingly soluble P forms. An arrange marriage of plant traits can explain cultivar’s access to different forms of sparingly soluble P, and in addition to altered lateral root topology and enhanced P-uptake and PUE, enhanced H+ efflux and OAs exudation are key factors in Pi scavenging from extra cellular sparingly soluble P-forms. 相似文献
997.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葡萄籽粉替代玉米对成年母羊体重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取年龄相近(15~16月龄)、健康状况良好的成年母羊32只,根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用葡萄籽粉替代基础日粮中7%、14%和21%玉米。结果表明,试验各组间羊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Ⅰ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14.50%,且经济效益比对照组平均提高了37.74%。提示,本试验中在基础日粮中使用葡萄籽粉替代7%玉米对成年母羊的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998.
不同氮效率水稻品种增硝营养下根系生长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两室分根盒和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在增硝营养下不同氮效率水稻品种根系生长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与全铵培养下的根系相比,氮高效水稻品种南光在铵硝混合培养下的根系干重和氮积累量显著增加,增幅达33%和41%;同时其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侧根数增幅均达到显著水平,但根系长度却无明显增加。氮低效水稻品种Elio在铵硝混合培养下的根系生长差异均不显著。这表明氮高效水稻品种南光的根系生长对增硝营养的响应度强,进而促进了根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从本试验的结果可推论,水稻对增硝营养的强响应度可能是水稻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9.
基于田间试验,分析了棉花耗水量与产量、边际产量、棉花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棉花产量、水分生产率均与棉花耗水量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就棉花产量而言,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对应的0.6m土体适宜土壤水分下限分别为55%FC~60%FC、65%FC~70%FC、75%FC~80%FC、60%FC~65%FC.棉花水分利用效率而言,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对应的0.6m土体适宜土壤水分下限分别为60% FC~65% FC、65%FC~70%FC、80%FC~85%FC、55%FC~60%FC.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1970、1980、1990、2000和2008年五期的MSS、TM与ETM遥感影像数据,对海河流域1970~2008年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研究,为充分揭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特征在土地结构整体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ARCGIS数据集成分析平台,将不同时段土地利用图叠加,统计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1970~1990年与1990~2008年两个比较时段的转移概率矩阵.近30年来海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一直是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导的土地覆盖格局,园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显著增加,耕地和其它用地则明显减少,在定量刻画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影响流域内土地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为自然因素以及政策导向、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增长等社会经济因素.目前海河流域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生产性用地快速增长,耕地面积迅速减少,林地面积变化不大,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遏制流域内耕地不合理非农化,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增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