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7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319篇
林业   737篇
农学   219篇
基础科学   112篇
  476篇
综合类   2684篇
农作物   280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509篇
园艺   112篇
植物保护   22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460篇
  2011年   503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丁香属植物引种栽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龙江省引种栽培的红丁香、白丁香、小叶丁香、重瓣洋丁香等丁香属部分植物的栽培历史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丁香属植物为观赏价值高,发展前景广,应用功能全面、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今后应在充分开发利用丁香属植物资源的基础上,加强新品种选育。使之更好地应用到园林景观建设中。  相似文献   
992.
引进南非干热逆境地区的Acacia karoo、Acacia nilotica、Albizia adiolutica 3个含羞草科(MIMOSACEAE)树种在云南进行生长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各试验点生长保存情况各自不同.在3个试验点,Acacia karoo生长都优于其他2个树种,Albizia adiolutica生长都较差.此外,3个树种在3个代表云南省不同气候的试验点的生长与试验点关键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3个树种都对炎热干燥的气候有明显的适应性,而不适宜种植在降雨丰富和湿度较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993.
分析云南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中面临的良种选育滞后、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和种苗供应体系不健全、生产基地建设科技含量较低等种苗科技问题,提出了提升种苗科技水平,加速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94.
基于ESDA的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基于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甘肃省1992~2006年县域人均GDP数据,对甘肃省县域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的变化趋势、特征与成因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甘肃省经济空间自相关特性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呈现出"哑铃"形的空间格局,即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分布在河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陇中、陇南、陇东地区。  相似文献   
995.
青海东部3种牧草蒸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春来 《农业科学与技术》2009,10(4):117-119,124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青海省东部的乐都县,处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是典型的干旱山区,耕地多为脑山地和浅山地,川水地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的4.9%。研究地点为乐都县引胜乡杨家山村,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陡坡地退耕还林区,地理位置36°31’N,102°23’E,海拔2650m,土壤以栗钙土为主,气候类型属半高原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强烈,年日照时数2500—2600h,年降水量300—380mm,年平均气温3~5℃,无霜期120d左右,主要栽培的农作物有春小麦、春油菜、豌豆和马铃薯等,近年来,燕麦、苜蓿等饲草饲料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996.
青海湖地区草地载畜量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祁英香 《农业科学与技术》2009,10(5):175-178,183
根据《中国自然资源丛书》青海卷和青海湖地区共和、海晏、刚察、天峻4县相关统计资料和草地实地考察,提出不同类县域的草地综合利用率,再根据宜用草地面积、鲜草产量及家畜年食用量等计算出青海湖地区各县和全区的草地理论载畜量、适宜载畜量和超载量。①湖区可利用草地面积为338.4万hm^2,草地牧草理论生产潜力总量为1353709.4万kg,草地现实潜力总量为661760.83万kg。其中,草地理论生产潜力总量和现实生产潜力总量最高的均为共和县,最低的均为海晏县。②全区理论、现实实际可利用草地潜力总量分别为634253.55万kg、310054.85万k,其中最高的均为共和县,最低的均为海晏县。⑧草地理论载畜量为438.63万羊单位,其中,共和县最高(154.30万只),海晏县最低(32.86万只);草地现实载畜量全区为214.42万只羊单位,各县草地适宜载畜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共和县(79.34万只)、天峻县(65.16万只)、刚察县(55.42万只)、海晏县(15.45万只)。④截至2002年底,全区有各类草食牲畜289.6万头(只),其中,山羊12.3万只,绵羊228.9万只,驴0.24万头,牦牛43.4万头,黄牛0.9万头,骡0.13万头,马3.7万匹,骆驼82峰,全区草地实际载畜量折合为440.69万只羊单位,各县实际载畜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刚察县(142.17万只)、共和县(136.84万只)、天峻县(108.98万只)、海晏县(52.71万只)。⑤草地理论超载量为12.11万只羊单位,其中,海晏县和刚察县超载43.78万只羊单位,共和县和天峻县分别超载17.47万只羊单位、14.21万只羊单位;草地适宜超载量全区为225.33万只羊单位,超载量由大Nd,依次为刚察县(86.75万只)、共和县(57.50万只)、天峻县(43.82万只)、海晏县(37.27万只)。全区超载度(现实超载量和适宜载畜量的比值)为1.05,各县超载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海晏县(2.41)、刚察县(1.56)、共和县(0.72)、天峻县(0.67)。可见,青海湖地区草地超载特别严重,草畜矛盾十分突出。2002年的数据显示,牧业总产值平均约占农业总产值的90%,牧业收入平均约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96%,牧民人均纯收入1836~2330元。可见,湖区气候与自然环境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上传统观念等人为因素,最终导致湖区畜牧业生产也表现出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使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不相协调,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青海湖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严格控制载畜率,实现草畜动态平衡;进行草畜分而治之;加强草地生态环境建设;加强良种繁育和优质牧草的栽培;提倡规模化、工厂化养殖,培育龙头企业,深化草畜产品加工,走产业化道路;转变传统观念,发展生态畜牧业;加强畜牧业自主创新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997.
海南特色南药产业的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分析海南南药的营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海南在发展南药产业的过程中应该把市场营销的战略手段与南药产业的生产经营现状相结合,详细论述海南南药的营销策略和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8.
智能化棉业信息与科技服务网络平台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WebGIS,数据库、多媒体等技术,研制了“安徽省棉业智能化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安徽省棉花生产信息采集发布系统(安徽省棉花预警信息系统)、棉花栽培专家系统、远程科技服务系统、棉花病虫害灾变预警WebGIS系统、信息发布系统、信息采集上报系统、会员服务系统、棉花及相关产业资讯和市场信息动态数据库等,将各子系统进行集成、整合,以Internet为平台,以“安徽棉网(www.ahcotton.cn)”网站为载体。该系统既可提供广泛的信息服务,又可提供智能化和远程化的科技服务。  相似文献   
999.
江西省生态农业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江西省农业自然资源状况及省级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的需求,按照生态学和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区划指标体系,并应用系统聚类法和判别分析法,对江西省生态农业环境进行了区域划分研究,并将其划分为5个生态农业区。这一区划结果大大增加了区划的科学性、准确性与实用性,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区划效果,为宏观指导江西省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阐述了河北省耕地资源变化趋势及特点,并对未来耕地需求作了分析,提出加入WTO后,河北省加强耕地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