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96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5篇
  7篇
综合类   524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唐浦航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666-5668
分析了僰人特困群体的现状,即: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增加;自然环境条件差,扶贫攻坚难度大;受教育程度低,自我脱贫能力弱;产业扶持针对性不强,产业发展缺乏后劲;输血式扶持方式,对政府依赖严重;缺乏有效的民族文化保护措施,民族文化濒临失传等问题。通过进村入户调查走访,提出了在僰人地区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夯实僰人脱贫的经济基础;高度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提升僰人素质增强发展能力;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僰人扶贫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僰人群体扶贫开发模式,构建僰人特困群体社会安全保障建设试点。  相似文献   
32.
石斛是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此介绍了石斛的特性、云南石斛的种植概况、种植特点及工艺流程,根据石斛的种植工艺特性,分析了目前石斛种植存在的问题,针对石斛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的趋势,提出了石斛机械化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3.
基于对四川省武胜县的调研,分析了武胜县耕地撂荒的现状及原因,研究发现造成四川省武胜县耕地撂荒的原因主要来自4个方面: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制度因素和人为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遏制耕地撂荒蔓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4.
分析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湖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经费投入不足、农村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利用效率低下、农村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农村信息化外部环境建设有待改善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5.
以固原市原州区土地变更调查为例,从技术人才、经费投入、变更调查、加强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供今后土地变更调查借鉴。  相似文献   
36.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进程。文章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科研项目立项机制、改革科技评价机制、改革成果奖励制度、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方式变革和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机制创新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鲁中D镇中心村——G村的调查,重点对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过程中村民的不同态度和由此带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3个方面分析了导致这些弊端产生的原因,并得出结论:集中居住建设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推行过程中仍出现很多问题,受到部分村民的抱怨。只有正视问题,积极解决,才能推进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顺利进行,使其真正惠及百姓。  相似文献   
38.
烟叶标准化生产是实现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举措和支撑,是提高烟叶品质的保障。文章结合烟叶标准化生产实际,通过分析烟叶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意识淡薄、体系建设改进缓慢、队伍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培训、完善激励机制等具体措施,以切实推进烟叶标准化生产的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9.
本文深刻分析了当前安徽省林地资源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五大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林地资源管理的七大对策和建议,旨在更好地保护林地资源,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0.
商洛已有300多年的种茶历史,已经发展到0.853万hm2,是我国最北部的茶区,具备生产优质名茶的区位优势;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品种混杂,投资少、规模小、产量低、品牌少、技术落后,使得综合效益较低;因此商洛茶叶未来的生产中必须注意适地适树、统一规划;强化市场意识,扩大生产规模;调整茶业结构,实施品牌战略;加大投资力度,规范管理体制。把茶业作为解决区域“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最终实现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