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58篇
  免费   1530篇
  国内免费   856篇
林业   14202篇
农学   450篇
基础科学   279篇
  2605篇
综合类   7556篇
农作物   182篇
水产渔业   137篇
畜牧兽医   578篇
园艺   339篇
植物保护   516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43篇
  2022年   404篇
  2021年   499篇
  2020年   537篇
  2019年   850篇
  2018年   356篇
  2017年   598篇
  2016年   823篇
  2015年   802篇
  2014年   1253篇
  2013年   1251篇
  2012年   1996篇
  2011年   1742篇
  2010年   1437篇
  2009年   1537篇
  2008年   1430篇
  2007年   1578篇
  2006年   1391篇
  2005年   1264篇
  2004年   1013篇
  2003年   799篇
  2002年   669篇
  2001年   701篇
  2000年   526篇
  1999年   425篇
  1998年   389篇
  1997年   346篇
  1996年   326篇
  1995年   294篇
  1994年   262篇
  1993年   221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70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43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Agee  James K. 《Landscape Ecology》2003,18(8):725-740
The historical range of variability (HRV) has been suggested as a coarse filter approach to maintain ecosystem sustainability and resiliency. The historical range of variability in forest age structure for the central eastern Cascade Range in Washington State, USA was developed from historical fire return intervals and the manner in which fire acted as both cyclic and stochastic processes. The proportions of seven forest structural stages calculated through these processes were applied to the area of each forest series within the central eastern Cascades landscape. Early successional forest stages were more common in high elevation forest than low elevation forest. The historical proportion of old growth and late successional forest varied from 38 to 63 percent of the forested landscape. These process-based estimat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developed from forest structural information. HRV is a valuable planning tool for ecosystem conservation purposes, but must be applied to real landscapes with consideration of both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72.
樟子松在西北干旱沙区的光合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甘肃省民勤治沙站 ,用 Li- 62 0 0便携式光合仪分别测定人工栽植的 4龄、9龄和 2 0龄樟子松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 ,其结果表明 :在干旱沙区 ,9龄以上樟子松的光合速率在午前随光强和气温而上升 ,午后下降。其 4龄、9龄和 2 0龄樟子松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 8.7μmol· m- 2 · s- 1、62 .3μmol· m- 2 · s- 1、1 9.7μmol· m- 2 · s- 1。  相似文献   
73.
Imports of pesticides have long been subsidised for use in the cocoa agroforests of the humid forest zone of southern Cameroon. With the liberalisation of the cocoa and pesticides sectors and the devaluation of the local currency (CFA franc), farmers are facing fluctuations in the price paid for cocoa and the high cost of farm inputs. Without the support of the extension services, they themselves have developed traditional integrated control methods based on the use of plant extracts mixed with conventional pesticides. From a survey of 300 cocoa farmers, the study assesses the farmers' command of these methods, the pests controlled,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and the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in the defini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integrated control methods. The study concludes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wards the better defini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integrated control method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74.
许多固氮树种速生丰产,萌生能力强,叶片,木屑含氮率较高,可为食用菌栽培提供理想原料,而且固氮树种在绿花荒山,保持水土,提高地力方面作用显著,以固氮树种发展短轮伐期食用菌专用林,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介绍了银合欢,黑荆,大叶相思,银荆,桤木,南洋楹和马占相思等在食用菌栽培上的应用概况,各地可因地制宜栽培合适的固氮树种作为食用菌专用林。  相似文献   
75.
农药混配室内毒力测定的一种实验技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测定杀菌剂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设计,笔者借且作杀虫剂混配室内毒力测定,该实验设计具有覆盖面宽,成功率高,工作量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76.
本文首镒报道乌鲁木齐南山八一林场山区的绿藻11属,12种,其中10属,10种为新疆新记录。这些结果是对1991年7月采集的20号标本经鉴定后获得的。  相似文献   
77.
晋西昕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晋西昕水河流域为典型实例,概述了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背景。依据流域内各类型区在不同时段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态经济特征,进行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景观格局变化分析,表明了流域内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以及确定各区主要发展方向,实行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动态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78.
基于GIS的祁连山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环境下 ,将祁连山区DEM图和坡向图分别同植被图叠加 ,分析研究区各景观组分在空间的分布特征 ;用定量分析景观结构和景观格局程序Fragstats计算景观和各景观组分的相关指数 ,分析其连通性、完整性、破碎化程度及聚集程度。结果表明 :研究区各景观组分分布受海拔高度和坡向的影响非常明显。各景观组分的完整性、连通性和破碎化程度也很不均衡。草地是研究区面积最大、连通性和完整性最好的景观组分 ;青海云杉林呈斑块状或带状分布在阴坡和半阴坡 ,形状最为不规则 ,平均斑块面积小且距离近 ,易受干扰而发生重大变化 ;宜林地和祁连圆柏林相对于农田、疏林地有较强的扩张特征 ;而杨类阔叶林各斑块间相隔距离大 ,斑块之间的邻接性差 ,破碎化程度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79.
ANN在森林资源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是基于实例的方法,不需要考虑数学模型的内部结构,不需要假设前提条件,不需要人为地确定因子权重,作为一个黑箱综合地映射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多步预测方法对甘肃连城林场吐鲁沟营林区有林地面积进行预测,网络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0 080 8%,最小相对误差达到0 0089%,平均为0.038 6%,表明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程度很好,因此模型的精度较高,并且建模简单经预测,林场2000-2004年有林地面积稍有下降趋势,分别为2 873.2 hm2,2 618 7 hm2,2 484.5 hm2,2 346 hm2,2 171 6hm2。  相似文献   
8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影响2001年4月6-8日强沙尘暴天气发生的若干天气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次“锋面气旋型”沙尘暴过程中,气旋冷锋是引发强沙尘暴的主要系统,冷锋过境对沙尘暴的触发作用远强于气旋发展。冷锋的动力学特点决定其常与强沙尘暴伴随。影响沙尘暴的诸多天气因素中,影响地面大风形成的有效动量下传机制为高空急流下沉支使高空动量下传至对流层中层,其下方形成的深厚混合层使这一动量继续下传到地面。“混合层”从本质上反映了有利沙尘暴形成的大气层结特征,深厚混合层的是否形成很大程度决定着沙尘暴的强度。本次过程深厚混合层的形成是长时间地面加热的结果,这也是特强沙尘暴仅发生在内蒙古中部偏北地区而不是下垫面条件更为适宜的内蒙古西部的原因。混合层空气的平流对内蒙古中部偏北地区深厚混合层的形成具有相当的贡献,其影响程度与地形分布密切相关。地面热通量试验表明地面加热对冷锋过境时上升运动的强度、深厚混合层形成、高空动量下传等具有重要影响,并因此影响沙尘暴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