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3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840篇
农学   26篇
  55篇
综合类   41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71.
作为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管蛋白在细胞壁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采用RT-PCR技术从毛竹叶片中克隆到一个微管蛋白(Tua3)同源基因的cDNA序列,长1 356 bp,编码451个氨基酸,命名为PeTua3。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b-PeTua3,并将其转入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蛋白电泳检测结果表明:温度和诱导时间对PeTua3基因蛋白的表达影响差异显著,其中,在37℃用0.4 mmol.L-1IPTG诱导2 h的表达效果最好。用PeTua3基因体外表达的重组蛋白处理拟南芥种子,其幼苗上胚轴明显增粗,侧根增多;超薄切片显微观察显示,重组蛋白处理的拟南芥上胚轴和主根的薄壁细胞数量均增多,细胞体积变大,维管束增粗。  相似文献   
72.
以崇阳雷竹林分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标准地,调查研究了林地覆盖对雷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各类微生物数量变化的趋势一致,冬季数量最低,夏季最高。季节性林地覆盖对土壤固氮菌数量的影响不显著,对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固氮菌及氨化菌数量的影响均极显著。林地覆盖对雷竹林地土壤蔗糖酶活性影响极显著,在林地未覆盖条件下土壤蔗糖酶水解作用更强,林地覆盖抑制了蔗糖酶的水解作用。林地覆盖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极显著,林地覆盖能显著地提高脲酶活性。林地覆盖对土壤蛋白酶的影响极显著,林地覆盖提升蛋白酶活性,使土壤有效氮含量增大。林地覆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73.
建瓯市毛竹林土壤养分状况及丰缺分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了福建省建瓯全市15个乡镇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林表层土壤,对其养分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毛竹林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丰缺分级.结果表明:建瓯市毛竹林土壤较为肥沃,土壤酸碱性适宜毛竹生产;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较高,为3.98%;全氮平均含量为1.48 g/kg,碱解氮平均含量为167 mg/kg,土壤供氮较为充足;有效磷含量为9.93 mg/kg,远低于毛竹生长所需;速效钾含量为55.4 mg/kg,稍低于毛竹正常生长所需;土壤中量元素钙、镁含量普遍较低.整个建瓯市毛竹林土壤养分存在富氮低磷缺钾的现象,同时缺乏供应中量元素养分的能力,不同乡镇间毛竹林土壤养分失调的种类及程度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4.
早园竹早出高产留种竹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早园竹早出高产留种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配方施肥(每年分别在11~12月、2~3月、5~6月、9月、11月施肥,每公顷共施尿素1500~1800kg,氯化钾375~450kg,钙镁磷肥300~375kg,有机畜肥45000~60000kg),同时以竹叶、砻糠、竹叶稻草,砻糠稻草4种材料覆盖早竹地,与试验前相比,产量和产值分别增长240.12%和15.2倍,投入与产出比为1:9.55,最高达1:16.18,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5.
以毛竹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竹重组材在生产过程中冷压工艺和热压工艺的关键技术参数对竹重组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冷压工艺时,用胶量对产品的胶合强度和膨胀率影响明显,用胶量为10%时生产的竹重组材具有较好胶合强度和吸水膨胀性能;竹束含水率为12%时其产品力学强度最好;竹重组材的密度越高,其各项性能指标就越好;加热温度为135℃时,产品的各项性能最佳;加热时间选择15 h较为合适。2)采用热压工艺时,较优热压工艺条件为单位压力2.0 MPa、热压温度145℃、热压时间1.7 min/mm;此工艺流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能耗。  相似文献   
76.
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覆盖栽培能够促进雷竹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试验研究了新型覆盖材料麦灰和砻糠的覆盖厚度和施用方法对雷竹林地温及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材料的覆盖厚度以23.0~23.5 cm为宜,即下层施用2.5~3.0 cm的麦灰作为增温层,上层以20.0~21.0 cm的砻糠作为保温层,竹林土壤可保持较高的温度,竹笋产量较高;在覆盖材料的施用方法上,以麦灰2次施入为好,第2次施入麦灰后覆盖上砻糠,可延长出笋期,而且有利于地表温度的平稳变化和提高雷竹笋产量。  相似文献   
77.
红壳竹笋用林施肥效应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竹林结构合理、搞好土壤管理的红壳竹笋用林,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施肥试验的结果表明,施肥可大幅度提高竹笋产量,每年1 hm2施尿素450 kg、钙镁磷150 kg、硫酸钾200 kg,并分3次在3、6、9月施用,产笋重量可达16 286 kg.hm-2,且新竹地径较大,最为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78.
描述了毛竹的1个新栽培变种——绿槽龟甲竹。其竹秆下部一段的节交互歪斜,上下节在一侧相连,而节间在另一侧偏肿呈龟甲状,竹秆黄色,且龟甲状秆对称绿色纵条纹,分枝一侧纵沟槽绿色,叶片有淡黄色细纵条纹。  相似文献   
79.
毛竹人工林生物量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会同县经营10年的毛竹人工林林分生物量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竹林不同龄级、径级、枝下高级和不同密度的生物量分配,81.2%生物量分配于1~7年生幼龄、壮龄、中龄竹;83.4%生物量分配于胸径11~15 cm之内;90.7%的生物量分配于枝下高7~11 m之内;86.2%生物量分配于立竹4 500~9 000株/hm2的林分之内,其中立竹4 500~6 750株/hm2的中密度林分,群体和个体生物量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试验竹林垂直总生物量和地上、地下生物量比对照竹林分别增多1.81倍和1.97倍、1.56倍,地上与地下生物量之比为1.774∶1,经济系数为0.501,生物量从大到小的排序,地上部分为秆﹥枝﹥叶﹥凋落物﹥竹箨﹥退笋,地下部分为鞕根﹥竹鞕﹥竹蔸﹥竹根﹥死鞕。  相似文献   
8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竹笋的产量和地径为指标,对红壳竹笋用林施有机肥、加客土、深翻松土、除草等措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施有机肥60~75t/hm^2,每年加客土3cm,每年深翻1次并除草2次的竹林经济效益最好,且成本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