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05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闽楠群落优势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对福建明溪闽楠保护小区内的4个优势种群进行分析,并运用聚集度指标、I-waoM*-X回归与Taylor幂法测定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动态.结果表明4个优势种群中闽楠为增长型群落,而沉水樟、黑壳楠、红楠均为下降型种群;运用聚集度指标、I-waoM*-X回归与Taylor幂法测定结果表明闽楠的空间分布格局呈随机型分布.  相似文献   
132.
林下闽楠更新层生境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相关研究资料,根据林下更新层生境特点,结合专家意见,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7个生境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判断矩阵,经过一致性检验,确定了7个生境因子的权重。应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3级评分标准和生境质量分级标准的林下闽楠更新层生境质量评价模型,并利用该评价模型对林下闽楠更新层生境进行客观全面评价与分析,验证模型的应用。结果表明:应用该评价模型评价林下闽楠更新层生境质量,评价精度高,操作简便,为林下更新层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3.
为进一步探讨CO2浓度升高对闽楠幼苗光响应、CO2响应以及叶片氮素营养、氮素分配的影响,采用开顶式气室结构进行不同CO2浓度的闽楠幼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500 μmol/mol CO2处理对闽楠幼苗光合特征参数以及叶片氮含量、叶片氮素分配、光合氮利用效率无显著影响;700 μmol/mol CO2处理闽楠幼苗叶片核酮糖−1,5−二磷酸最大羧化速率、叶片氮素含量、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部分的氮素分配以及光合氮利用效率均显著降低,其中核酮糖−1,5−二磷酸最大羧化速率、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部分的氮素分配 、光合氮利用效率较对照自然浓度分别降低21.65%、12.73%、14.78%。适当的CO2浓度增加不会影响闽楠幼苗的光合作用及氮素利用,CO2浓度显著增加导致幼苗氮素含量及利用效率降低,可能是高CO2浓度下闽楠幼苗光合效率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4.
通过桢楠(Phoebe zhennan)轻基质网袋育苗试验,掌握了桢楠苗木生长发育节律。结果表明:7-9月为苗木速生期,在此期间,应加强圃地水肥管理,促进苗木健康生长,提高苗木质量。采用5.6 cm×8 cm的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1年生苗平均高为26.7 cm。  相似文献   
135.
进行闽楠轻基质网袋育苗试验,结果表明:7—8月为苗木速生期,在此期间,应加强圃地水肥管理,促进苗木健康生长,提高苗木质量。采用5.6 cm×8.0 cm的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一年生平均苗高为27.9 cm。  相似文献   
136.
采用树干解析的方法对红毛山楠(Phoebe hungmaoensis)人工林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9 a生红毛山楠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较快,树干通直,但尚未达到成熟龄;在生长规律方面,红毛山楠胸径连年生长量呈现前高后低的逐年递减趋势,树高连年生长量呈波浪式下降的趋势;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年均生长量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树高、胸径及材积连年生长率及胸高形数均随着树龄增加而递减,呈现先急速后缓慢的下降趋势.红毛山楠幼树能耐一定的荫蔽,能在林冠下较快速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7.
光照条件对楠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2个处理4次重复的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不同光照条件对楠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楠木人工林生长有较大影响 全光照条件下造林的楠木人工林生长良好,而在阔叶树林冠下造林楠木的生长很差,全光照条件下楠木平均胸径达7 81cm,平均树高达7 36m,平均单株材积达0 0195m3,平均冠幅达2 28m,分别是林冠下楠木的2 5、2 1、9 3和1 8倍 楠木幼树能耐一定的阴蔽,能在林冠下生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需光量逐渐增强,成林需全光照,研究结果纠正了人们长期对楠木认识上的偏差,对于指导楠木人工造林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8.
选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为测量工具,在4月、7月、9月、12月对8年生闽楠叶片水压亏缺日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季节,闽楠上、下部叶片水压亏缺日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单峰型曲线变化规律,且不同季节其整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为早晚较低,中午较高,其中夏季的变化幅度最大;叶片水压亏缺与大气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关系密切,与大气温度的日变化趋势几乎完全一致,与空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趋势则几乎完全相反。  相似文献   
139.
南方铁杉林林隙自然干扰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林隙大小结构、形成方式及形成木数量特征等方面,对南方铁杉林隙干扰状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林冠空隙(CG)主要集中在400m^2以下,扩展空隙(EG)主要集中在700m^2以下;林隙形成木以枯立木和风倒木为主,形成木高度集中在20~60m,形成木树种组成与其主林层树种所占比例相对应。  相似文献   
140.
氮素营养对闽楠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置0、50、100、150、200、300、400、600 mg·株-1 8个N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氮素对闽楠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供氮量的增加,闽楠苗高、地径、叶面积和根、茎、叶及整株生物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苗高、地径和叶面积均在供氮量100 mg·株-1时最高,而各器官生物量及整株生物量均在供氮量150 mg·株-1时最大;根冠比则随着供氮量的增加呈现单调递减趋势;闽楠苗光合特性与生长表现是契合的,随供氮水平的提高,闽楠苗叶绿素a、b及总量先升高后降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蒸腾速率值也均呈先仰后抑之势,恰在供氮量100 mg·株-1时,以上光合参数值均达最高,且不同氮素处理间闽楠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蒸腾速率差异均显著.综合闽楠苗各生长及光合指标的分析结果,100~150 mg·株-1的供氮量为闽楠苗温室培育的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