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42篇
农学   3篇
  4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以毛泡桐及白花泡桐丛枝病叶片、叶柄和茎段为外植体.建立了其体外植株再生系统.结果表明,毛泡桐丛枝病叶片、叶柄和幼嫩茎段在MS+NAA 1.1 mg·L-1+6-BA 8 mg·L-1,MS+NAA 0.1 mg·L-1+6-BA 4mg·L-1和MS+NAA 0.5 mg·L-1+6-BA 12 mg·L-1培养基上,最高芽诱导率分剐为73.88%,42.11%和25.00%;而白花泡桐的丛枝病不同器官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NAA 0.3 mg·L-1+6-BA 12 mg·L-1,MS+NAA 0.9 mg·L-1+6-BA 16 mg·L-1和MS+NAA 0.7 mg·L-1+6-BA 20 mg·L-1,最高芽诱导率分别为91.11%,32.78%和13.33%.此外,1/2MS+NAA 0.5 mg·L-1和1/2MS+NAA 0.3 mg·L-1可分别作为毛泡桐和白花泡桐丛枝病幼芽根诱导的最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262.
在田间实测基础上,分析了农桐间作中总辐射、反射辐射、净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及生理辐射的时空变化特征、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为认识间作田中小气候形成原因和农田遮荫情况提供依据,对提高作物生产潜力,扩大农桐间作面积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63.
泡桐木改性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对泡桐木变色的不同看法;对现有的防止泡桐木变色和变色后泡桐木处理人法的优缺点加以概述;对泡桐材改性方面的最新研究──泡桐木表面强化技术和泡桐木的阻燃研究技术作厂介绍;分析厂泡桐木改性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64.
低温湿层处理对毛泡桐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低温湿层处理对毛泡桐种子的发芽可能温度范围及光感应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未进行低温湿层处理的种子在20 ℃,25 ℃条件下几乎都能发芽,在15 ℃和30 ℃的温度条件下发芽率在40 % 左右低温湿层处理20 ~60 d ,发芽率几乎达到100 % 说明低温湿层处理能扩大毛泡桐种子发芽可能温度范围低温湿层处理虽不能改变毛泡桐种子的光发芽特性,却能加强其光感应度表明毛泡桐种子具有生理休眠特性  相似文献   
265.
桐杉混交模式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在江苏丘陵山地和平原河堤进行泡桐杉木混交10年的研究结果,论述了桐杉混交的合理栽培模式和技术,可供杉木边缘产区丘陵立地平原大中型河堤立地借鉴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6.
[目的]研究光环境变化条件下,白花泡桐叶片对Pb胁迫的生理响应。[方法]在全光照、50%、20%光照条件下,对不同Pb处理下白花泡桐叶片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Pb处理下,SOD、CAT、APX均在20%光照处有最小活性,而POD在该条件下有最大活性。在Pb处理时,白桦泡桐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在20%光照条件下达最小值。丙二醛和脯氨酸随光照强度减弱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而膜透性在处理组中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Pb处理下,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过氧化氢含量随光照强度减弱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结论]适当的遮光处理缓解了Ph胁迫对白花泡桐叶片的氧化损害。  相似文献   
267.
两种基因型泡桐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范国强  翟晓巧  马新业  黎明 《核农学报》2005,19(4):274-278,254
以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毛泡桐和白花泡桐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情况。结果表明,白花泡桐叶片和茎段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0.3mgLNAA+14mgLBA和MS+0.3mgLNAA+8mgLBA,其最适培养基皆为MS+0.3mgLNAA+17mgLBA。从体细胞胚胎发育所需时间来看,两种泡桐叶片的体细胞胚胎发育能力均高于茎段。  相似文献   
268.
采用设置样地调查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将气候因素从影响兰考泡桐生长的诸因素中分离出来,对黄淮海平原兰考泡桐进行了气候生态区划.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兰考泡桐可划分为黄泛平原、淮北平原和海河平原3个气候生态区.由于这3个气候生态区在水热因子上的差异,导致兰考泡桐在生长上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69.
泡桐叶片4种微量元素的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泡桐叶片4种微量元素含量与积累量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1)泡桐叶片Cu元素含量随生长时间的增加呈波动性下降,生长初期含量最高,6月初达到一个低谷,而后回升,7月中旬至落叶一直下降;Fe元素含量在生长初期下降,自5月底或6月初时至落叶均增加;Zn元素含量在泡桐生长初期下降,在6月初开始回升,7月中旬开始逐渐下降,落叶时稍微增加;Mn元素含量在生长之初相对较低,之后上升,在8月中下旬达到最高,而后逐渐下降至平稳.(2)泡桐单叶Cu、Fe元素积累量的季节动态与其含量基本一致;单叶Zn元素积累量在生长初期最高,之后下降,在5月底6月初回升,在7月中上旬开始波动性下降,落叶前达到最低,落叶时有养分回流现象.泡桐单叶Mn元素积累量的季节动态为上升趋势,生长开始阶段,其增幅较大,7月底至落叶增幅较小.  相似文献   
270.
泡桐优良资源选择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桐是我国特有的速生用材树种,适应性强,适生范围广,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笔者收集了我国20个省、市、自治区,185个县的12个泡桐种类,进行优良资源选择试验,从中选出了在南阳速生、抗性强、适应性强的优良泡桐种类-白花泡桐和兰考泡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