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0篇
农学   1篇
  36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平山狩猎场夏季鸟类群落结构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俊生  张伟 《林业科技》1996,21(6):35-38
根据本试验观察的空间生态位数字特征,结合鸟类的取食基底和食性,平山地区夏季鸟类群落划分为6大取食集团:(1)以鹌鹑等代表的绝对地面取食集团;(2)以灰头鵐等为代表的相对地面取食集团;(3)以沼泽山雀等为代表的灌丛层取食集团;(4)以大山雀等为代表的下木层取食集团;(5)以灰背鸫等为代表的林冠取食集团;(6)以斑啄木鸟为代表的树干取食集团。  相似文献   
142.
毛竹叶螨及其天敌捕食螨的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福建南平西芹毛竹叶螨危害的毛竹林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毛竹叶螨及其天敌对时空资源利用程度序列为 :捕食螨 (Bi =0 5550 ) >竹小爪螨 (Oligonychusurama) (Bi=0 4 467) >南京裂爪螨 (Schizotet ranychusnanjingensis) (Bi=0 30 97) >竹缺爪螨 (Aponychuscorpuzae) (Bi=0 2 875) >竹裂爪螨 (S .celarius) (Bi=0 1 674 ) >苔螨 (Bryobiasp .) (Bi=0 1 4 1 7)。捕食螨对南京裂爪螨、竹小爪螨、竹缺爪螨的时空跟随效应强 (Cij值分别为 0 574 3、0 4 830、0 4 371 )。叶螨间南京裂爪螨与竹缺爪螨对时空资源竞争最激烈 (Cij=0 60 76)。竹小爪螨与其它 4种叶螨竞争较激烈 (Cij>0 2 )。南京裂爪螨、竹小爪螨、竹缺爪螨 3种叶螨不同螨态中以竹小爪螨卵和成螨占有较大时空资源 ,其种内竞争激烈 (Cij值大 )。种间以竹缺爪螨和南京裂爪螨卵、幼若螨、竹缺爪螨幼螨与南京裂爪螨卵、竹小爪螨成螨与竹缺爪螨幼若螨竞争激烈 (Cij>0 4 )。捕食螨对 3种叶螨不同螨态的跟随效应以南京裂爪螨幼若螨、成螨、竹小爪螨成螨、竹缺爪螨幼若螨最强 (Cij>0 5) ,其余依次为竹小爪螨卵、南京裂爪螨卵、竹缺爪螨成螨、竹小爪螨幼若螨、竹缺爪螨卵  相似文献   
143.
南亚热带4个不同演替阶段树种苗木环境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小波 《林业科学》2002,38(1):56-60
本文用净光合作用速率为指标从生态位宽度、重叠和理论生态位中心与现实生态位中心的偏离程度等方面来探讨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的优势树种苗木对环境适应性的问题 ,并采用同位素技术研究了光环境与苗木光合产物的输出和分配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森林演替先锋树种马尾松的苗木对土壤含水量变化 (变旱 )和全日照的光环境的适应性最强 ;演替后期种黄果厚壳桂对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的适应性最差 ;演替过渡种藜蒴对pH值的变化适应性最强 ,演替后期种黄果厚壳桂的适应性最差 ;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中心偏离值都表现出演替过渡种藜蒴和荷木对矿物质浓度梯度变化适应性最强 ,这与它们苗木有较发达的根系相关密切 ,从而反映了森林演替过渡种比先锋树种和演替后期种有较强的对矿物质营养浓度等条件变化适应性。 4个树种苗木的生态位重叠度都较高 ,说明在森林演替过程中 ,各阶段的树种对资源的竞争是比较激烈的。同时光合产物输出与分配规律的研究结果还表明了 ,弱光对森林演替先锋树种马尾松的光合产物的输出与分配是不利的 ,而全日照的光环境却不利于森林演替过渡种和演替后期种苗木的光合产物的输出与分配  相似文献   
144.
对东莞大岭山撂荒的荔枝林(品种为“妃子笑”)林下植被进行样方调查, 分析了荔枝林林下植物群落的结构、多样性及生态位特征, 并提出撂荒荔枝林未来发展的对策。共记录到林下植被102 种, 隶属于50 科85 属。其中, 蕨类植物13 种, 隶属于9 科9 属; 双子叶植物65 种, 隶属于31 科52 属; 单子叶植物24 种, 隶属于10 科24 属。林下植被以灌木和乔木(幼苗)为优势生活型。灌木层与草本层物种多度分布差异不显著, 其物种丰富度、均匀度、Shannon-Wiener 指数、Simpson 指数差异亦均不显著。林下层优势物种中有春花(Raphiolepis indica)等8 种灌木, 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等7 种草本, 玉叶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等5 种藤本。灌木层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值变化范围分别为0.909~1.450、0.567~0.955, 草本层分别为0.945~1.566、0.270~0.984。所调查的荔枝林林下自然演替的植被物种丰富, 区系成分为亚热带地带性种类, 结构亦较为复杂。因此, 在荔枝产业面临转型的阶段, 对于立地条件或荔枝品质较差不再经营的林分,可维持植被现状, 或向生态公益林方向改造, 以利于东莞荔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5.
Interactive segregation has been suggested as the ruling competition mechanism determining niche and niche segregation between juvenile 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 and brown trout (Salmo trutta). Results from allopatry–sympatry observations of habitat use in both nature and in experiments were contrary to predictions derived from the interactive segregation hypothesis. Habitat use parameters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such as distance to shore for Atlantic salmon parr were nearly identical in allopatric (mean ± SD; 3.2 ± 1.4 m) and sympatric (3.3 ± 1.4 m) situations. Occupied water depths largely reflected available water, but water depths <15 cm were avoided by salmon parr. Unde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habitat use of allopatric salmon was density independent and salmon size had only minor effects, with smaller fish being more likely to occur in the shallow. Habitat use of salmon in sympatry with trout did not differ from allopatric salmon habitat use, and only salmon size had minor effects on depth choice – occurrence of trout or fish density had no effect. Allopatric trout was in general more frequent in the shallow habitat than salmon. Habitat use of sympatric trout was affected by the occurrence of salmon and trout size, resulting in a higher use of the shallow habitats for small trout. To conclude, selective segregation has a dominant role in salmon habitat use (not affected by trout occurrence), whereas a mixed situation occurs in trout habitat use with elements of interactive segregation when competing with Atlantic salmon (affected by salmon occurrence).  相似文献   
146.
基于利基战略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玉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198-7200
分析了基于利基战略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从利基营销战略的发展过程及特点出发,说明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旅游市场中的"中小经营者"和"后发经营者",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具有比较优势,同时保护区目标具有多元性的性质,在自然保护区中引入利基战略是生态旅游市场分化与培育的需要。笔者以王朗自然保护区的实践说明了利基战略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适用性,归纳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基战略的实施要准确细分和定位市场,重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建立市场壁垒,关注市场的动态变化并选择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47.
以崇左市城市土地为例,运用熵值法算出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在态势模型下计算社会、环境和经济维的生态位。对这些生态位进行分析和比较,并结合崇左市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找出了其发展道路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8.
徐松鹤  尚占环 《草地学报》2019,27(4):949-955
为了改善和治理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黑土滩",本文利用生态位理论,以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黑土滩"毒杂草次生植被形成三阶段群落特征为基础,分析了群落结构变化及毒杂草植被形成机理,提出了"剩余空间"概念。结果表明:随着"黑土滩"三阶段的演替,可食性牧草重要值降低。株型较小、对资源需求少的莎草科和禾本科物种与株型较大、对资源需求多的大型毒杂草相比,存活株数相对较多,生态位相对较宽。随着草地秃斑面积扩增,相似生活型的宽生态位物种会高度重叠,留出"剩余空间"。具有无性繁殖特征的多年生毒杂草会充分利用"剩余空间",加剧土壤养分分布的不均匀性,增大土壤的空间异质性,从而形成"水热空洞效应"。本文提出了草地恢复可利用毒杂草作为先锋植物占据"剩余空间",再通过人工干预,逐步改良"黑土滩"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49.
生物多样性影响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功能某些作用机制,对生物多样性现在或未来可能对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某些促进机理进行探讨.基于生态位互补角度简述了农业生物多样性对环境资源(非生物因素)的互补利用;并借鉴经济学理论剖析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投资组合效应"的经济生态学意义;同时,结合最新的生态位构建理论与进化动力学模型,对生物多样性(生物因素)的生态动力学机制进行分析;而作为农业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更应注重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0.
通过对立地条件类型相同城市的园林绿地植物生长状况进行调查,运用ArcMap软件计算各种群的重要值:采用Shannon-weinne多样性指标、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1994年黄英姿提出的生态位重叠计算公式进行种群生态位宽度的研究,将种群生态位理论运用于生态园林建设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