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70篇
林业   595篇
农学   70篇
基础科学   22篇
  71篇
综合类   500篇
农作物   9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采用黄土、河沙的两种基质5个处理、1个对照、重复3次,进行油茶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100%河沙为扦插基质的扦插成活率为100%、生根率为82.22%,分别高出100%黄土(对照)15.38%、76.17%;其次是75%河沙+25%黄土,成活率、生根率分别为95.6%、82.22%,高出100%黄土(对照)的10.50%、76.17%。从扦插成活生根情况分析:100%河沙、75%河沙+25%黄土和50%河沙+50%黄土这三种处理的扦插苗根系的平均根长分别为4.41cm、3.42cm、3.97 cm ,明显优于对照。5个处理的扦插平均成活率、平均生根率、平均根系的生长长度木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和极显著差异。在油茶扦插育苗过程中,若空气、基质湿度大,基质透气好,扦插成活率高,从本次试验已进一步证明:河沙的基质疏松,扦插成活率高,苗木生根快,且根系发达;纯黄土的基质土质板结,透气性差,不利于扦插成活与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92.
油茶产量与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的原理及方法,研究了油茶产量结构因素、叶部因素、树体形态因素、土壤肥力因素等4组因素与油茶产量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这4组因素都与产量有显著相关。依据林分产量——密度数量关系,确定了最适栽培密度,并提出了丰产林分的若干营养生长指标。  相似文献   
93.
自2006年起,对湖北省西部等中高海拔地区开展油茶选择育种工作。按照优良单株选择程序和标准,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开展优良单株的初选、复选和决选工作,从192株初选单株中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155,47,167,147和68,134号优良单株,为湖北省西部及中、高海拔地区油茶品种选育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94.
研究分析了广西18个油茶种源的蒴果质量和种粒数的变异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蒴果质量和种粒数在不同种源间分别存在极显著差异和显著差异,其变异系数分别为25.41%和33.13%;种源间的表型分化系数分别为28.63%和12.38%,蒴果质量和果粒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最后根据蒴果质量和种粒数的信息将18个种源通过聚类分析分为3类。  相似文献   
95.
为了解油茶(Camellia oleifera)扦插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插穗生根的关系,以清水为对照,用IBA、ABT6、NAA生根粉处理插穗,并对油茶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部分营养指标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外源生长激素提高了插穗生根率,改善了生根性状,其中以IBA处理为最优;处理组与对照插穗的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淀粉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均呈"下降—升高—下降"趋势,处理组出现的峰值均比对照早且高;总氮质量比变化呈"升高—下降—升高"趋势,处理组全氮含量在根的表达期均低于对照,但生根率均高于对照; C/N值呈现"下降—升高—下降"变化趋势,处理组C/N值变化曲线的峰值显著高于对照,C/N值越高的处理,其生根率越高.  相似文献   
96.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茶籽油中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的油茶籽油主要由4种脂肪酸组成,分别为棕榈酸平均含量为8.44%、硬脂酸平均含量为1.46%、油酸平均含量为80.92%、亚油酸平均含量为8.26%.  相似文献   
97.
分析GLS系列油茶无性系幼林的始产期产量构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示范林始产期后产量构成表现为低产株数比例逐年降低,高产株数比例逐年提高;低产株数比例累积逐年减少,高产株数比例累积逐年增加;林分群体逐年由低比例高产植株承担群体低比率的产量向高产植株比例增加,同时承担群体产量也提高的趋势发展;林分群体产量逐年度增加。经营措施对油茶林分群体产量构成产生明显的影响,经营水平高的油茶无性系林分不挂果与低产级别的产量比率较低,高产级别植株级别的产量比率较高,林分整体产量高;经营水平可以决定着低产株积累量向高产株数积累增加的进程,经营水平越高,低产株积累量随年度降幅越大,林分群体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98.
以武汉野生紫苏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油茶水浸液对紫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005、0.010、0.020 g/mL)的油茶水浸液对紫苏种子的萌发无显著影响;中等浓度(0.030 g/mL)可显著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0.040 g/mL)则显著抑制紫苏种子萌发.油茶水浸液对紫苏幼苗根生长表现为明显的低促高抑作用,对茎生长则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浓度为0.030 g/mL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
为探求提供一种简捷实用的林木养分测定方法.以油茶为对象,采用常规养分分析和电导率法,分别测定油茶叶片样品的N、P、K养分含量及其相对电导率,建立其相对电导率与养分含量的相关模型,并探索利用根据测定样品的电导率,来快速获得该样品的养分含量.结果表明,油茶叶片样品相对电导率与N、P、K养分含量相关性良好,且均遵循多项式拟合模型,经验证,该预测模型精度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0.
不同种类油茶籽油的品质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不同加工工艺、不同贮藏时间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进而为日后生产上合理选择与控制加工工艺、消费时有效选择与使用油茶籽油提供理论与技术方面的依据,以3种油茶籽油——压榨毛油、浸出毛油、精炼成品油为原料,对其主要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与含量以及不同年份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这3种油在酸价、碘值、皂化值、过氧化值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在折光指数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这3种油的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基本一致,均以油酸为主,含量都在74%以上;其次是棕榈酸,含量在13%~14%之间;再者就是亚油酸,含量约在7%~9%之间。三者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超过84%,其中精炼成品油最高,压榨毛油次之,浸出毛油最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以压榨毛油最高,达76.967%,其次是精炼成品油,含76.646%,浸出毛油最低,为75.06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以浸出毛油最高,达9.300%,其次是精炼成品油,含8.000%,最低的是压榨毛油,为7.433%。不同年份生产的油茶籽压榨毛油,在脂肪酸相对含量上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对油的品质与贮藏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