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6篇 |
免费 | 113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53篇 |
农学 | 18篇 |
基础科学 | 1篇 |
58篇 | |
综合类 | 477篇 |
畜牧兽医 | 2篇 |
园艺 | 11篇 |
植物保护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47篇 |
2014年 | 63篇 |
2013年 | 58篇 |
2012年 | 105篇 |
2011年 | 85篇 |
2010年 | 74篇 |
2009年 | 66篇 |
2008年 | 59篇 |
2007年 | 68篇 |
2006年 | 68篇 |
2005年 | 33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应用孟家岗林场2011—2012年17块固定样地中85株解析木资料,根据经验方程选择单木树高曲线的基本模型,应用选定的模型对不同立地条件下的落叶松人工林进行树高曲线拟合,再用参数化的方法确定参数与各个林分调查因子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单木树高曲线模型。结果表明:Richards理论模型可作为落叶松人工林单木树高曲线基本模型,其参数与林分的地位级指数(SCI)呈线性关系,而与年龄和密度的关系不明显;最终建立的树高曲线方程为H=(12.380 25+0.740 79 SCI)(1-e~(-0.05D))0.665 29+1.3,其优点是,当0≤H≤1.3时,D的取值可以为零,符合林木生长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42.
研究了不同间伐强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的影响,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合理间伐提供依据.在坡向、海拔一致,林龄为30年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选取了9个监测样地,分别代表3种间伐强度:20%、25%、30%,每一种间伐强度3个重复;不同间伐强度林分的保留密度分别为1050、1200、1350株/hm2.同时,在同一林分中设置了3个对照样地.调查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各间伐样地和对照样地中树木的胸径和树高,并通过对林分平均胸径、树高、蓄积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以确定不同保留密度下样地与对照样地中各指标的差异,从而认识不同间伐强度的抚育效果.结果表明,林分抚育间伐明显改变了林分的结构,但不同间伐强度林分的胸径、树高、蓄积增长量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强度为30%的间伐效果最显著.这说明适度地间伐对林木的胸径、树高、蓄积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量有明显的影响,且林木生长速度、生长量都随着林分保留密度、郁闭度的加大而减小,说明适度抚育间伐措施对华北落叶松人工中龄林的生长有明显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43.
以吉林柳河五道沟林木种子园选自通化三棚等5处次生种源的日本落叶松优树为材料,对株间种实性状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优树株间球果长度与直径、出种率和种子重量差异显著。194株优树中球果长度的最大值为3.7 cm,最小值为1.5 cm,平均值变动于2.3~2.7 cm之间,加权平均值为2.6 cm;球果直径最大值为2.3 cm,最小值为1.1 cm,平均值变动于1.7~1.8 cm之间,加权平均值为1.8 cm。出种率的最大值为9.8%,最小值为0.1%,平均值变动于1.7%~2.9%之间,加权平均值为2.1%。种子重量的最大值为6.6 g,最小值为2.7 g,平均值变动于4.2~4.8 g之间,加权平均值为4.7 g。方差分析和F检验表明,优树株间种子重量差异极显著(实际F值=306,P0.01),基因型不同是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种子重量是辽宁次生种源的1.3倍,有随经度与纬度升高和年平均气温及年有效积温降低而增加的趋向。 相似文献
944.
945.
为探讨扦插时间对日本落叶松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在清原大孤家子和宽甸太平哨2个林场,于6月29日至7月31日采用9个时间段进行嫩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宽甸太平哨和清原大孤家子两个试验点均在7月15之前为嫩枝扦插的最佳时间,最迟不能晚于7月19日,扦插生根率7月15日比7月19日太平哨提高21.9%;大孤家子提高29%。扦插时间对生根量和最长根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偏根率影响不大。如果穗材生长达到适宜扦插长度,适当早插可提高生根率。 相似文献
946.
Tree growth was measured before, and 9 years after draining a boreal fen that supported a 50- to 60-year-old stand of tamarack
(Larix laricina (Du Roi) K. Koch) and black spruce (Picea mariana (Mill.) B.S.P.). Treatments consisted of a series of ditches spaced 30, 40 or 50 m apart, and an undrained control. Nine
years after drainage, the diameter, height, basal area, and volume growth of tamarack had increased by 2–5 times that on the
control site. Black spruce growth on the drained site was 1.6–5 times that on the control. Tamarack average volume growth
(1.20 m3 ha−1 year−1) on the drained site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black spruce (0.21 m3 ha−1 year−1). In general for both specie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rowth between trees on the different ditch spacings.
This result was attributed to the water table being low enough that adequate aeration zones existed across the strips between
ditches on all spacings. Regeneration after treatment was greater on the drained than on the control plots, particularly in
the disturbed areas near the ditches where new tamarack seedlings reached densities between 9400 and 12,000 stems ha−1. There wa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reased tree growth and tree distance from the ditches for both species, probably because
the water table had been lowered sufficiently so that inadequate substrate aeration was no longer a limiting factor. 相似文献
947.
948.
从落叶松(Larix gmelini)树皮中分离得到一无色片状结晶,其分子式为C_(30)H_(22)O_(10),熔点208—210℃,[α]0°—151°(丙酮,c1.0)。对该化合物及其六乙酰化合物,六甲基化合物,五甲基化合物及其氢化和LiAlH_4还原产物的红外,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质谱数据的研究,并最后用X射线结构分析确定其分子结构。该化合物是一种完全新型的螺环二聚黄酮化合物,取名为落叶松内酯。文中还提出了落叶松内酯生物合成途径的设想。 相似文献
949.
从落叶松[Larix gmelini (Rupr.)Rupr.]树皮中分离、鉴定了三种黄烷-3-醇,即(-)表阿夫儿茶素,( )儿茶素和(-)表儿茶素。以乙酰衍生物形式分离出四种二聚黄烷-3-醇(二聚原花青定)B1—B4,并通过与标样薄层共层析及其核磁共振氢谱进行了鉴定。对可溶于甲醇的多聚黄烷-3-醇(多聚原花青定)用甲苯-α-硫醚和醋酸进行了化学分解。根据分解产物确定, 落叶松树皮含有分别以( )儿茶素和(-)表儿茶素为终端单元之多聚黄烷-3-醇,其延伸单元亦由2,3反式和2,3-顺式3,5,7,3′,4′黄烷五醇所组成。用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测定了上述化学分解产物,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该多聚黄烷-3-醇之平均聚合度为6-7,相应数均分子量为1700—2000。 相似文献
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