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0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735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58篇
综合类   46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北京落叶松人工林全林分模型研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森林资源一类调查中侧柏的数据为基础,以Rechards方程为模版,通过spss统计建模工具进行拟合,建立了包括落叶松的树高模型、立地指数、林分密度、断面积指数、全林收获模型、林分生长模型在内的全林分模型。林分生长模型保持了与收获模型的相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林分生长模型,可根据某一时期的林分收获量预知未来某一时期的林分蓄积。通过检验证明,此北京落叶松人工林全林分的林分生长模型有很强的适用性,为有关林业部门确定最优密度指数、立地指数等因子来改善落叶松的经营方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92.
IntroductionLarisoIgensiSHenryandLarisgmeIinii(Rupr.)Rupr.areboththenativetreespeciesinChina,buttheirdiStributingcentersarenotwithintherangeofChina.LarisoIgen$isismainlydistributedinNoFthKoreaandadjacentNortheastChinaandRussia(Dylis1961).lnChina,itsdistributingcenterisintheChangbaiMountains.Nevertheless,LarisgmeliniiismainlydistributedintheFar-EastandEastSiberiaofRussiaandNortheasternChina.ItsdistributingcenterinChinaisintheDaxing'anMountains.Thecharac-tersofthesexuaIreproduction…  相似文献   
893.
华北落叶松迹地更新关键技术及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随着大部分华北落叶松近成熟林分被采伐利用,迹地更新技术成为经营管理的首选课题。2002~2006年,通过对围场桃山林场迹地更新技术的实践,总结出了"就近育苗、合理育苗、局部整地、加强幼抚"等,是华北落叶松迹地更新的关键技术,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94.
抚顺地区森林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95.
扦插是林木的重要繁殖方法。扦插生根率与枝条的幼态程度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扦插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彻底了解无性繁殖材料组织与细胞的优化机理,而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核移植的试验表明,决定幼态的因素存在于细胞质之中。细胞器的形态数量变化以及超微结构水平可以鉴定细胞和组织的幼态程度。华北落叶松是中国北方重要造林树种,作者曾对胚、3龄和12龄树木一年生枝条的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过一些比较研究,表明无性繁殖材料的幼态程度具有明显的年龄效应。本文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华北落叶松同一树冠不同部位一年生枝条的细胞超微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是,上部树冠与下部树冠相比,细胞中的质体具有明显的基粒片层结构和丰富的脂滴,前质体较少。线粒体数量多,具有更发达的嵴,一些线粒体处于增殖的初期阶段。液泡以次生溶酶体的形式存在。胞间连丝数量多,其中一些可观察到精细的管状结构。由此可见,树冠上部一年生枝条细胞超微结构较树冠下部复杂,即其幼态程度较低。在同一株树木中,幼态程度具有明显的部位效应。  相似文献   
896.
以关帝山华北落叶松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采伐干扰样地A(人工间伐)和未采伐干扰样地B,采用地统计学小支撑、多样点的布点采样设计;用根钻法(直径Φ=7.0 cm)分别采取0~10、10~20、20~30 cm三层土壤样品。分析测定了土壤含水量、pH和全氮含量,采用传统统计和地统计学变异函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采伐干扰样地A,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含水量的变异减小。0~10 cm土层,未采伐干扰样地B,土壤含水量呈现强的异质性(C0+C=12.12),空间变异特征较复杂(分维数D=1.944);采伐干扰样地A异质性程度降低(C0+C=10.39),在较小尺度(0.5~12.9 m)上表现出空间自相关变异。(2)未采伐干扰样地B土壤pH为6.69,采伐干扰样地A土壤pH升高(6.86);采伐后土壤pH空间自相关变异减少,随机性变异增强。(3)未采伐干扰样地B土壤全氮含量(0~30 cm)均值为0.106 g kg-1,采伐干扰样地A(0.022 g kg-1)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降低。未采伐干扰样地B土壤全氮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主要呈现较小尺度的空间自相关变异;采伐干扰样地A土壤全氮异质性强度明显降低,而空间变异尺度加大。土壤含水量、pH和全氮含量空间异质性的垂直分异均表现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897.
杨树与落叶松原木中应力波的不同传播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应力波测试仪对健康的杨树和落叶松原木试件进行检测试验,研究应力波在这2种原木试件中径向、弦向和纵向(原木心材和边材)传播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径向传播速度和直径、弦向传播速度和检测角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这2种树种中,应力波径向传播速度和原木直径呈正相关,原木纵向边材传播速度比相应心材中的要大,弦向传播速度与检测角呈现二次函数关系.通过试验分析得出应力波在原木纵向心材和边材传播速度与径向传播速度比的域值.  相似文献   
898.
日本落叶松原生种源早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笔者利用6 a生的日本落叶松生长数据对湖北省建始县长岭岗林场的日本落叶松原生种源试验林进行了分析.根据日本落叶松生长早一晚相关性,以6 a生时的胸径作为选择指标依据,对日本落叶松原生种源开展了早期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从日本引种的原生种源213个家系之间差异极显著,日本天然林产家系、日本各林业试验场种子园产家系和中国产混...  相似文献   
899.
Segmented taper equation was selected to model stem profile of Dahurian larch (Larix gmelinii Rupr.). The data were based on stem analysis of 74 trees from Dailing Forest Bureau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Northeastern China. Two taper equations with crown ratio and stand basal area were derived from the Max and Burkhart’s (1976) taper equation. Three taper equations were evaluated: (1) the original equation, (2) the original equation with crown ratio, and (3) the original equation with basal area. SAS NLIN a...  相似文献   
900.
以水曲柳和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于2007年和2008年5月(春)、7月(夏)和10月(秋)分别对2个林分土壤线虫进行调查研究,采用淘洗-过筛-蔗糖离心法提取土壤线虫,探讨土壤总线虫和各营养类群线虫密度的土层变化与季节动态,以及它们与土壤温度、湿度和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1)水曲柳林总线虫密度显著高于落叶松林,水曲柳林每100 g干土中1079条,落叶松林每100g干土394条(2年平均值),其中植食线虫占比例最高,食细菌线虫次之,杂食-捕食线虫和食真菌线虫密度最少;2)土壤总线虫和各营养类群线虫密度均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下降,且各土壤深度间差异显著;3)在2林分中,土壤总线虫和各营养类群线虫密度均在秋季(10月)最高,秋季与夏季或春季差异显著;4)土壤水分和pH值与线虫总密度显著负相关,春季和夏季土壤温度与线虫密度显著正相关,这3个因子的综合作用可以解释线虫总密度变异的46%(水曲柳)和49%(落叶松).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了解水曲柳和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线虫密度变化,以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