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83篇
林业   100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88篇
  190篇
综合类   457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为尽快制定合理保护武夷山风景区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提供有利的证据。[方法]以2008~2010年武夷山风景区土壤各项指标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土壤孔隙组成、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有机质、主要养分元素含量和pH、阳离子交换量与腐殖酸组成,研究旅游业开发对武夷山景区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武夷山风景区土壤各项指标呈现波动趋势,但总体上变化不大。[结论]武夷山风景区土壤质量并没有受到旅游业开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张爽  万敏  李光兵  何遂  彭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791-9794
[目的]分析北碚区气温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北碚地区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51~2010年气温观测资料,运用EOF、线性趋势等分析方法对北碚区近60年来气温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揭示该地区气候特征。[结果]近60年北碚区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增温速率为0.045℃/10a,其中秋季增温最为明显,而夏季呈减温趋势;1~7月平均温度呈逐渐升高趋势,8~12月呈逐渐降低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全区气候呈现西部地区温度较高、中部较低的分布状况;全区平均温度异常空间分布主要有全区一致偏高(低)型、南北反向型和东西反向型。[结论]该研究为有效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在玉溪市红塔区选取玉米地、樱桃地、林地3种代表性土地利用方式,测定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及活性.[结果]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类群中细菌占绝对优势,微生物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樱桃地,玉米地;微生物总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樱桃地,林地,玉米地.[结论]微生物活性和功能除了与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有关外,还与农田管理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44.
以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为例,研究了ETM+影像TN值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确定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相关性的波段,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基于ETM+影像的光谱定量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忻府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自北向南逐渐增加,自西向东逐渐减少,且中部地区小于四周。  相似文献   
45.
为协调重庆市南岸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构建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应用文献资料法,对南岸区土地资源利用数量特征、空间布局、利用特点进行分析,综合分析评价了南岸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得出南岸区都市生态休闲农业模式、环境友好型城镇土地利用模式、工业土地利用环境友好模式。提出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以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生态环境,实现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6.
Salinity is one of the major abiotic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wth and productivity of crops in Hetao Irrigation District, China. In this study, the salinity tolerances of three local crops, wheat (Trit...  相似文献   
47.
耕地产能评价对于耕地资源保护及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耕地产能评价体系,运用空间自相关及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对常州市钟楼区的耕地产能进行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气候、自然因素和技术水平综合指标的耕地产能评价体系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钟楼区耕地产能等别分为6等和7等,其中6等地占比达到97.55%,等别空间分布呈现出城区内部街道低、外围地区较高的格局;耕地产能整体空间集聚性显著,各街道(乡镇)均表现出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正相关类型(HH型和LL型)多呈现组团式,负相关类型(LH型和HL型)则分布零散;耕地自然质量和技术水平是影响钟楼区耕地产能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耕作层厚度、有机质含量、障碍层距地表深度和土壤养分元素为主导因素,pH值、灌溉保证程度和排水条件为次要因素。因此,应从增强耕地自然质量、提高耕地技术水平等方面制定提高耕地产能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48.
节水灌溉模式下施肥量对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河套灌区小麦实现高产、优质、节水相统一的施肥量范围。【方法】以中强筋小麦品种永良4号为供试材料,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田间进行磷肥、氮肥两因素五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试验,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研究节水灌溉模式下施磷量和施氮量对小麦开花期农艺性状、产量及一、二次加工品质的影响,确定该地区小麦节水灌溉模式下优质与高产相统一的施肥量。【结果】小麦开花期多数植株形态指标(茎粗、旗叶长、旗叶宽、旗叶面积、单株叶面积),群体指标(叶面积指数、干物质),光合生理指标(SPAD、净光合速率)随施磷量和施氮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小麦产量随着施磷量和施氮量的增加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小麦籽粒的一、二次加工品质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随施磷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施磷量、施氮量及其互作对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影响程度表现为施氮量>施磷量>氮磷互作。小麦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适当增加施肥量可同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河套灌区小麦节水灌溉模式下优质与高产相统一的施磷(P2O5)量为66.2~72.5 kg/hm2,施氮(纯N)量为181.7~193.3 kg/hm2;与农户常规施肥量比较,该施肥模式施磷量减少44.3%~49.1%,施氮量减少19.5%~24.3%,产量提高12.4%,蛋白质产量增加15.7%。【结论】磷肥和氮肥合理配施有利于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49.
优质小麦品种郑麦9023品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麦9023是河南省优质小麦生产的主导品种。为了建立郑麦9023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对该品种品质特性在河南省的地域性变化以及土壤养分、氮磷钾肥料、杀菌剂对该品种品质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郑麦9023的品质特性在河南省的北部地区可稳定达到优质强筋小麦国家1级标准,在中部地区总体上接近优质强筋小麦国家1级标准,在南部地区可以达到优质强筋小麦国家2级标准;(2)抽穗期土壤速效N的含量是决定郑麦9023品质水平的关键栽培因素,此时土壤速效N含量60mg/kg、80mg/kg和160mg/kg分别为郑麦9023品质达到亚强筋、强筋、超强筋的土壤N素临界值;(3)K肥对强筋品质特性具有正效应,而P肥对强筋品质特性具有负效应;(4)杀菌剂粉锈宁对强筋特性具有劣化作用,而多菌灵无此负作用。  相似文献   
50.
通过研究不同有机物料添加对内蒙古河套灌区碱化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影响,寻找合理高效的增碳方式,降低碱化土壤有机碳损失。以内蒙古河套灌区轻度、中度盐碱土为对象进行田间试验,设置生物炭(BC)添加、羊粪(GM)添加,对照(CK)3个处理,对比和分析不同有机物料添加后土壤有机碳(SOC)、可溶性有机碳(DOC)、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CK相比,轻度碱化土壤BC、GM处理土壤DOC含量分别增加3.28%,20.66%,SOC含量增加5.40%,10.30%,中度碱化土壤BC和GM处理下可溶性碳增加41.32%,74.10%,土壤SOC含量增加60.24%,79.16%;(2)轻度碱化土壤BC和GM处理土壤DOC含量与SOC含量呈负相关,中度碱化土壤BC和GM处理下呈正相关;(3)盐碱土壤SOC、DOC含量主要与土壤pH、电导率的变化有关;BC处理较GM处理相比土壤电导率低约1.93%~29.15%,而GM处理土壤pH、碱化度比BC处理低0.31%~1.53%,7.10%~24.63%。总体来看,有机物料添加后均能使土壤中SOC、DOC含量提高,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碱化程度,且羊粪添加较生物炭略好,因此羊粪添加对河套灌区碱化土壤碳含量的提高比生物炭添加更有效,土壤改良效果更好,土壤理化性质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