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3篇
农学   34篇
  20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三疣梭子蟹4个野生群体遗传差异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凝胶垂直电泳技术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buculatus4个野生群体(鸭绿江口、莱州湾、海州湾和舟山)的同工酶进行检测,分析群体间的生化遗传差异.结果发现(1) 4个群体的多态座位百分数(P0.99)分别为:鸭绿江口13.6%、莱州湾13.6%、海州湾13.6%和舟山13.6%.(2) 4个群体间的生化遗传差异不显著,4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D=0.000 54~0.001 70,属种内群体间差异.(3)聚类分析表明:4个群体分为两组,海州湾和舟山两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聚为一组.莱州湾和鸭绿江口群体亲缘关系比较近,聚为另一组.  相似文献   
42.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2种贻贝(厚壳贻贝、紫贻贝)稚贝及通过人工培育所得的二者的杂交后代稚贝同工酶表达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检测5种酶(SOD、MDH、ME、ATP、ADH)在上述3种贻贝中的表达极为相似,MDH在3种贻贝中除r迁移率相同的条带外,在紫贻贝中表达出迁移率较小、表达较弱的条带;SOD和ATP仅在厚壳贻贝中表达出比另外2种多1条迁移率最大的条带,ME则表现为紫贻贝少1条中间的条带,ADH在杂交贻贝和紫贻贝中表达完全相同,厚壳贻贝虽也表现为3条酶带,但迁移率明显不同.试验结果说明,厚壳贻贝和紫贻贝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杂交后代与二者均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与传统的分类方法所得的结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43.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研究水稻在10%PEG预处理及复水和更强的水分胁迫(15%PEG)处理条件下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PEG预处理能提高叶片SOD、CAT和POD同工酶的产生,并诱导产生新谱带。当水稻受到更强的水分胁迫(15%PEG)时SOD同工酶的酶II和IV的活性升高,并有新诱导出的酶III参与其中;对POD而言酶Ⅱ升高,酶Ⅴ减小,并有新诱导出的酶VI参与抗氧化过程;而对CAT同工酶却有着不同的调节作用。此外,直接15%PEG胁迫(即对照组2)的Cu/Zn-SOD、APX1和CAT1基因在转录水平有明显的上调,而预处理复水组和预处理组CAT1较对照组1略有降低,预处理组APX1与对照组1相似。说明15%PEG会使水稻受到伤害,但是经过预处理后的水稻能提高抗性使其抗氧化酶基因与对照组1有着相似的表达,表明植物在遇到较强的水分胁迫时,会通过调节自身的基因表达水平来抵抗外界水分胁迫。  相似文献   
44.
选取6个多年生黑麦草品种,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它们的根和茎叶的酯酶及过氧化物同功酶进行了测定,将酶谱数量化,应用SPSS统计软件求出各品种间的遗传相异度,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本研究中的4个同功酶图谱皆有多态性,可以鉴别供试的6个品种;(2)供试品种之间的Jaccard相异系数在0.3到0.9091之间。若以Jaccard相异系数0.50为阈值,可以将供试品种分为3群:雅晴和匹克为一群,凯琳特、顶峰和明星为一群,首相单独为一群;(3)Jac-card相异系数最低的为雅晴和匹克两个品种以及顶峰和明星两个品种,均为0.30,亲缘关系最近。而首相与其它品种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45.
本研究采用现代生化技术——同工酶分析技术并结合形态观察对在分类地位上一直有分歧的核果类果树阜城杏梅和张家口杏李进行了鉴定,肯定了它们属于杏(A.vulgaris L.)和李(P.salicina Lindl.)的自然种间杂种,且不属于杏李(P.simonii Carr.)种,而应另属一新种。同时指出过氧化物同工酶(POD)是鉴定李、杏杂种的最理想的遗传标志。  相似文献   
46.
以兴安落叶松4个种源区的种子为材料,采用同工酶分析的方法,对MDH和GOT同工酶进行了遗传分析。其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MDH和GOT同工酶均受4个基因位点控制;各位点等位基因分离比例均符合孟德尔规律;GOT—1和GOT—2、MDH—3和MDH—4位点间存在较紧密的连锁遗传,交换值分别达到了0.143和0.243  相似文献   
47.
裴颜龙  葛颂 《大豆科学》1996,15(4):302-309
本文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分布于北京、山东和大连4个野生大豆天然居群共计120个体进行了等位酶水平遗传多样性分析。7个酶系统13个等位酶位点的检测表明,该地区野生大豆天然居群遗传变异水平较高,多态位点比率P=69.20,等位基因平均数A=1.77,平均期望杂合度He=0.133,居群间有较明显的遗传分化,基因分化系数Gst=0.391,即有39.1%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本文结果表明该地区遗  相似文献   
48.
将高粱的DNA导入水稻品种内,子代的遗传性状发生了明显变异,经过多代选育,获得了遗传稳定的材料。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供体、受体和稳定材料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稳定材料出现了杂合酶带和1条受体所没有的酶带,该酶带同供体父本上的带相似。结果表明,稳定材料获得了高粱的遗传物质,并能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索水稻幼穗分化过程中同工酶的变化与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方法]以冈型胞质雄性不育系G46A及其保持系G46B为材料,分别取处于第一苞分化期、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颖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减数分裂期、单核期、双核期、三核期的叶片及处于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减数分裂期、单核期、双核期、三核期的幼穗进行酯酶同工酶(EST)、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COD)、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D)电泳分析。[结果]在叶片中,不育系与保持系相比,COD、POD酶谱除在染色深度上存在差异外,在谱带数目及分布未见差异;EST酶带的分布及数目从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开始出现差异,并持续到三核期,且不育系酶带数目及活性要低于保持系。在幼穗中,不育系与保持系相比,EST酶谱带分布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出现差异,单核期更加明显,COD、POD酶谱带分布、强度、数目差异均从单核期呈现;不育系中3种同工酶带数目均低于保持系,且随着发育时期的深入表现的更明显。这与细胞学观察G46A单核期孢子体败育的结果相吻合。[结论]可以将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特征酶带的缺失作为胞质雄性不育系败育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50.
应用同工酶电泳技术,分析了甘蓝一代杂种秦甘60及其亲本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同工酶(EST)图谱。结果表明,甘蓝秦甘60(F1)及其亲本在苗期的POD酶谱和EST酶谱表现相一致,都表现为单一亲本型,具有母本的完整酶带。对秦甘60(F1)杂交率的鉴定在其反交种中是可以利用POD酶Rf0.227、0.273酶带或EST酶Rf0.778酶带将其与父本自交种区分开,但在正交种中与母本自交种不易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