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39篇
农学   46篇
  26篇
综合类   201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铜胁迫对鸢尾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重金属铜(Cu)胁迫下鸢尾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为利用鸢尾处理重金属废水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30 mg/L Cu胁迫下,随着胁迫处理时间延长,鸢尾叶片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相对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先下降后上升,光化学淬灭系数(qP)则先上升后下降,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在120 mg/L Cu胁迫下,随着胁迫处理时间延长,鸢尾叶片Fv/Fm、qP持续降低,qN先上升后下降,而 ETR则先下降后上升。可见,30 mg/L Cu对鸢尾叶片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的光化学电子传递有促进作用,而高质量浓度(120 mg/L)Cu会导致PSⅡ反应中心部分关闭。  相似文献   
92.
研究温度、光照及盐胁迫对喜盐鸢尾(Iris halophila Pall.)种子萌发的影响,筛选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光照12h/黑暗12h 交替时喜盐鸢尾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10℃/20℃,最终发芽率为86.66%±0.58%,亚适宜温度为15℃/25℃;其种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属于光中性种子;盐分浓度50 mmol/L 时促进种子萌发,200~800 mmol/L时发芽率随盐浓度的增高而降低,800 mmol/L NaCl 胁迫下的种子复水后恢复发芽率为60%.温度是影响喜盐鸢尾种子萌发的重要限制因子;光照对喜盐鸢尾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P >0.05);与其他盐生植物相比,喜盐鸢尾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其种子萌发特性体现出对盐生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3.
研究马莲甲醇提取物对稗草的除草活性。利用小杯法测定枝、叶和花的甲醇提取物对稗草的生长抑制活性。在8mg/mL的处理浓度下,花的甲醇提取物对稗草的生长抑制活性最好。马莲甲醇提取物对稗草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可使稗草的根长、茎长抑制率分别达到92.64%、93.44%。  相似文献   
94.
汪智宇  李莹  刘金平  伍德  苟蓉 《草业学报》2019,28(8):106-118
针对亚热带地区丝茅入侵造成暖季型草坪退化的问题,模拟了40、42、44℃夏季高温条件,对取代试验设计形成的5个丝茅入侵的细叶结缕草草坪进行连续30d(2h·d^-1)的高温冲击处理,测定丝茅和结缕草的地下和地上相对产量、相对产量总和、攻击力、竞争平衡指数等现实竞争参数,通过株高、分蘖数、叶面积、叶绿素和生理活性物质含量等指标,分析丝茅和结缕草的光合同化、再生能力和抗性生理等后续生长物质基础,研究高温冲击对不同入侵比例的丝茅和结缕草的现实和潜在竞争力影响。结果表明:1)高温冲击引起结缕草地上与地下相对产量的平衡性下降,丝茅表现为地上与地下均衡性降低,高温冲击增加了两种植物地上部分的拮抗作用,丝茅侵入量比高温冲击对结缕草相对产量的影响更大,≥30%侵入量与高温协同作用使结缕草地上与地下相对产量急剧下降。2)42℃时结缕草地上和地下攻击力指数及地上和地下竞争平衡指数最大,>42℃时结缕草攻击力和竞争平衡指数降低(P<0.05),但丝茅的攻击力和竞争平衡指数则增加。仅40和42℃条件下,当侵入量≤20%时,结缕草地上竞争力占优势,其他温度和侵入量条件下,丝茅地上和地下攻击力大于结缕草,从而有利于丝茅入侵和拓展。3)高温冲击增加了丝茅的株高和分蘖数,>42℃高温限制了结缕草的分蘖数,≥30%丝茅侵入量抑制结缕草分蘖而促进株高(P<0.05);高温冲击降低了结缕草叶片数和叶面积,增加了丝茅叶片数和叶面积,≥10%丝茅侵入量降低了结缕草叶面积,≥30%侵入量降低了结缕草叶片厚度和叶片数。4)高温冲击和丝茅入侵对结缕草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存在显著影响,结缕草生理反应比丝茅更易受到高温冲击的影响。5)高温冲击对结缕草形态、生理、相对产量及攻击力的影响大于丝茅,丝茅入侵对结缕草造成显著危害,高温和丝茅侵入量的协同作用,降低了结缕草的攻击力和竞争平衡指数等现实竞争力,限制了结缕草分蘖、光合及抗性物质等潜在竞争力。因此,控制丝茅侵入量≤20%是夏季结缕草草坪养护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5.
试验采用水培法,探讨了低浓度Cd(15mg/L)和高浓度Cd(100mg/L)处理对马蔺植物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Cd对马蔺幼苗株高、地下部鲜干重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影响;可促进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MDA,SOD和POD活性增加。高浓度Cd对马蔺幼苗株高、叶绿素a、b及地上鲜干重均存在显著影响,地下部鲜干重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虽低于对照(0mg/L),但没有显著性差异;MDA,SOD和POD活性显著增加。低浓度Cd和高浓度Cd处理下,叶片的叶绿素a/b比值较对照均增大,且叶绿素b下降幅度大于叶绿素a。高浓度Cd处理下马蔺对Cd的转移系数大于低浓度的,但均0.5,根系富集Cd的能力达75%,说明马蔺具有较强的耐Cd特性。  相似文献   
96.
李风童  陈秀兰  孙叶  刘春贵  王腾  马辉  张甜  包建忠 《园艺学报》2016,43(Z2):2807-2808
 德国鸢尾新品种‘Yangzhou Elegant Bride’和‘Yangzhou April Fireworks’属中等株高品种,‘Yangzhou Pink Memory’为标准矮生品种,花期均为4月底,花色分别为紫罗兰色、粉色和黄色,浓香,耐寒,耐旱,耐瘠薄,冬季在江苏地区常绿,可在江苏以及北方地区露地越冬。  相似文献   
97.
不同处理方法对野生马蔺种子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种方法处理马蔺种子,结果表明:层积+药剂处理、层积处理、浸种+药剂均可以明显提高马蔺种子的出苗率,但以层积+药剂处理的出苗率最好。层积+药剂处理可以明显提高马蔺植株的苗高,层积处理、直接浸种+药剂处理没有提高马蔺植株的苗高的作用。层积+药剂处理可以作为野生马蔺种子处理的首选。  相似文献   
98.
该研究旨在通过定点观察与人工授粉等方法,为黄菖蒲生殖生物学与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对引种多年的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 L.)的花器官特征、开花动态、花粉形态及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习性与访花昆虫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黄菖蒲在南京地区为4月下—5月上开花,雌雄异熟;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均为开花当天最强,随后下降;雌雄异位,开花过程中柱头向下弯曲,雄蕊始终短于柱头;花粉/胚珠比380.4,杂交指数为5。黄菖蒲的繁育习性为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自然状态下存在花粉限制,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黑纹食蚜蝇为潜在传粉者。  相似文献   
99.
对芍药嫩茎进行组织培养,外植体在 MS BA3.5mg/L 蔗糖30g/L 琼脂6g/L培养基上很容易形成愈伤组织,进一步诱导可形成不定芽,表明该培养基是芍药嫩茎的最佳启动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0.
王博  董然 《北方园艺》2012,(16):72-75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浓度为0、10%、20%、30%4种溶液,进行模拟干旱试验,对长白山地区的溪荪、玉蝉花、山鸢尾3种鸢尾苗进行渗透胁迫,测定其膜相对透性(RP)、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研究在水分胁迫条件下3种鸢尾苗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以及保护酶系统的变化情况及对植物的伤害过程和对逆境的反应。结果表明:渗透胁迫36、72h之后,叶片的质膜相对透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山鸢尾的上升幅度最大,溪荪上升幅度最小;脯氨酸(Pro)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浓度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溪荪上升的幅度较小;过氧化物酶(POD)也均有上升,溪荪和玉蝉花上升幅度较大,而山鸢尾上升趋于平缓。研究表明,较小的质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及较大POD活性,可以作为鸢尾抗旱的3个重要指标。综合分析认为,3种鸢尾植物的抗旱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溪荪玉蝉花山鸢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