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39篇
农学   46篇
  26篇
综合类   201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密度对三种豆科牧草生产力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播种密度对3种豆科牧草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探讨其在草地农业系统中的合理优化模式。结果表明:沙打旺(Astragelus adsurgens)在高密区第2年生产力最高(18321 kg·hm-2),第3年开始下滑;苜蓿(Medicago sativa)在中、高密区生产力的增幅和增量差别不显著,以第3年最高(22563和22108kg·hm-2);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在中密区第3年最高(7856 kg·hm-2);加大密度使沙打旺提早进入生长盛期,第2年即达到高生产力和较高水分利用效率;苜蓿以中密区(20~30株/m2)效果最好;达乌里胡枝子的生产力和水分利用率偏低,在黄土塬区草地农业中没有优势。  相似文献   
72.
沙打旺与鹰咀紫云英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沙打旺抗逆性强,而鹰咀紫云英品质较好,是黄芪属中优良性状互补的草种。针对二者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现象,从不同方面研究杂交不亲和的原因。结果表明,亲本花粉活力和育性均非杂交不亲和的主要原因,其主要障碍在于,父本花粉不能伸入母本柱头,表现出不亲和异常现象,如花粉管萌发后盘绕在柱头表面,花粉管尖端膨大等。即使父本花粉管进入母本柱头,因生长缓慢,沉积胼胝质,在花柱中受抑制而停止生长。沙打旺和鹰咀紫云英杂交不亲和的表达部位与亲本自交不亲和的表达部位相似。在此基础上提出克服二者杂交不亲和的措施,为沙打旺和鹰咀紫云英杂交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73.
The fading of flower color in bluish purple and reddish purple cultivars of Iris ensata and the in vitro stability of malvidin 3RGac5Gand petunidin 3RGac5G due to copigmentation with isovetixin under different pH conditions were examined. The bluish purple cultivars exhibited higher flower color stability than the reddish purple cultivars 2 days after anthesis. In the absence of isovitexin, malvidin 3RGac5G and petunidin 3RGac5G were not able to maintain color stability except at low pH. However, the color stability of malvidin 3RGac5G and petunidin 3RGac5G was increased by copigmentation with isovitexin under all pH conditions tested. Most remarkable was the stabilization of both anthocyanins due to the copigmentation at pH 4.2–6.2. Therefore,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stability of flower color in the bluish purple cultivars of malvidin 3RGac5Gand petunidin 3RGac5G type of I. ensata is caused at least in part by the copigmentation between these anthocyanins and isovitexin.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74.
为探讨不同种类盐胁迫对马蔺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总质量浓度为0.3%的NaCl、NaHCO3单盐溶液及其不同配比的混合盐溶液胁迫对马蔺(Iris lactea var. chinensis)幼苗生长量、地上部干鲜重比值、地下部干鲜重比值以及根系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0.3%NaCl溶液对叶数和株高增长量的影响最小,其次为3种混合盐溶液,各处理在第14天时株高增幅达到最大。经0.3%NaHCO3处理后的幼苗地上部干鲜重的比值为空白对照的2.17倍,地下部干鲜重则为空白对照的56.61%,随着混合溶液中NaHCO3浓度的上升,地上部干鲜重比值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地下部干鲜重比值则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经35天处理后,0.3%NaHCO3胁迫的马蔺幼苗根系总长、根系表面积较对照均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39.73%、26.08%,而各处理间的根系体积却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0.3%NaHCO3溶液对马蔺幼苗的胁迫作用最强,2种单盐对根系的胁迫作用强于混合盐胁迫,而0.3%NaCl溶液对生长量的胁迫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75.
吴璐瑶  金华  陈燕妮  张碧涵  王玲 《园艺学报》2017,44(Z2):2717-2718
 ‘婷蝶’是从溪荪(Iris sanguinea Donn ex Horn.)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切花新品种。2年生花期株高127 cm,冠幅55 ~ 65 cm,花葶粗壮而整齐,高109 ~ 114 cm,粗0.48 cm。每株丛花葶数25 ~ 30,单葶花朵2 ~ 3朵,花径11 cm。花期5—6月,连续花期22 d左右,在中国北方地区可露地越冬。  相似文献   
76.
唐彪  王恺  王丹  王玲 《园艺学报》2017,44(Z2):2719-2720
 ‘芭蕾女’是从溪荪(Iris sanguinea)田间自然杂交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2年生植株盛花期株高60 cm 左右,冠幅近52 cm,每株丛花葶数18 ~ 25,单葶花2 ~ 3朵。花形独特优美,盛开时外花被平展,内花被垂直向上,花色为蓝紫色,花径约9 cm,连续花期 20 d 左右。可在哈尔滨地区露地越冬,适宜推广应用到北方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77.
对几种在郑州地区新引进的德国彩花鸢尾进行了栽培研究。结果表明:不朽白和黑骑士生长较旺,花朵较大,但开花率低,花期较短,繁殖系数低;黄娃娃和血石长势中庸,花朵中等,开花率高,花期较长,繁殖系数也高;金娃娃与黄链长势中庸偏下,花朵较小,但花期较长,金娃娃繁殖系数中等,黄链繁殖系数最低;紫边白植株矮小,长势较弱,花朵也小,但花期较长,繁殖系数较低。无论任何品种在郑州地区均能良好生长,且其生长、开花、繁殖均与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8.
薛新平  薄伟  王松  康红梅  王晋 《种子》2022,(1):49-55
以8种鸢尾属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自然持续控水,设置0 d(田间持水量的80%~85%)、7 d(田间持水量的70%~75%)、14 d(田间持水量的60%~65%)、21 d(田间持水量的40%~45%)和28 d(田间持水量的20%~25%)等5个干旱处理,基于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值对参试鸢尾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处理28 d时多数鸢尾的叶长、叶鲜重和干重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且叶鲜重下降显著。土壤干旱对鸢尾生长指标影响表现为:叶鲜重、叶长、叶干重;干旱胁迫下,不同抗旱指标所反映鸢尾属植物的抗旱性结果不同,且部分指标之间呈显著相关;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扁竹花、德国鸢尾、蝴蝶花抗旱能力较强。细胞膜透性(CMP)、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作为鸢尾属植物抗旱性的重要筛选指标。研究表明,当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65%时,抗旱能力较强的扁竹花、德国鸢尾和蝴蝶花生理状况较好。因此,3种鸢尾在园林应用时可将灌水量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0%~65%,以达到节水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79.
核壳、盐和水分胁迫对长柄扁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了核壳、盐胁迫和水分胁迫对长柄扁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种皮对种子萌发没有影响,其种子休眠是由于核壳的机械障碍和内源抑制物的综合作用。盐胁迫对种子发芽具有抑制作用,发芽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0.02~0.06 mol.L-1NaC l、0.01~0.02 mol.L-1NaHCO3胁迫对种子的萌发影响不大,但发芽时间延长,当盐浓度≥0.03 mol.L-1时NaHCO3胁迫对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显著强于NaC l胁迫。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模拟土壤干旱对种子萌发进行人工水分胁迫处理,随着水势下降,种子发芽率、发芽速度、发芽指数及发芽活力呈下降趋势,在轻度水分胁迫下(-0.2 MPa)发芽率有所上升,表明长柄扁桃具有一定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80.
长柄扁桃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不同产地的长柄扁桃种子为材料,对其种子形态、吸水规律、发芽特性及不同处理对发芽率的影响以及经济性状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长柄扁桃种子无明显的生理休眠;光照对发芽无明显影响;20~25℃是发芽的最佳温度;神木长柄扁桃种子发芽要求的温度高于内蒙古长柄扁桃;150 mg.L-11~350 mg.L-1赤霉素浸种对其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但可以加快发芽速度;质地紧密的木质化种壳是阻碍长柄扁桃发芽的最主要的因素;用机械破碎种壳可以显著地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浓硫酸浸种4 h发芽率最高能达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