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77篇
农学   113篇
基础科学   8篇
  91篇
综合类   356篇
农作物   92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294篇
园艺   169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研究采用显微分离技术从蓝粒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2n=6x=42)×Thinopyrum ponticum Liu &Wang(2n=10x=70))根尖细胞中期分裂相中分离出具有4Ag染色体形态特征的单条染色体,对分离后的细胞进行原位杂交(FISH),结果显示细胞中所剩的和显微分离到的单条染色体均为4Ag染色体.利用Sau3A接头介导的PCR方法对分离出的单条4Ag染色体进行体外扩增,扩增的DNA片段大小约为200~2 000 bp,主要集中在250~750 bp之间.以DIG-dUTP标记的蓝粒基因组DNA为探针,与该扩增产物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显微分离出的染色体得到了有效的扩增.利用该分离染色体的PCR扩增产物为探针,对蓝粒小麦进行原位杂交,证明显微分离的染色体体外扩增片段确实来源于4Ag染色体.本研究拓宽了染色体显微分离的范围,为构建4Ag染色体文库和克隆位于该染色体上的重要农艺性状基因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蓝猪耳试管开花的最佳条件。[方法]以蓝猪耳茎段为外植体,通过不同的培养基处理进行开花诱导,探讨有机附加物对蓝猪耳试管开花的影响。[结果]水解酪蛋白(CH)和酵母浸出液(YE)对蓝猪耳试管苗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缩短了蓝猪耳试管成花时间,促进根生长。[结论]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为60 g/L和有机物为50 mg/L CH时,蓝猪耳试管开花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3.
本文对安徽医科大学1996 - 1999年在职研究生课程教育规模、学员年龄、性别、职称、本科毕业年限、地区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反映了医疗卫生科研在职人员研究生课程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4.
介绍了成都动物园凹甲陆龟的人工饲养情况,主要阐述了引种、检疫、人工填食及诱导开食、性别鉴定及编号、常见疾病防治等几个饲养关键技术,对龟类(尤其是陆龟)的人工饲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5.
新疆博尔塔拉河干流段水量入,出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运用线性系统的理论和单、双序列的频谱分析方法,分析了新疆博尔塔拉河干流段温泉站入流量、博乐站出流量的自谱特征和互谱关系。文中提出的几点结论可供流域水资源计算及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96.
利福平乙基纤维素微球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有机相分散、溶媒扩散二步法制备了利福平乙基纤维素微球,粒径范围2.5-12.5μm,其中粒径2.5-5.0μm的约占63%。采用微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利福平乙基纤维素微球静脉给药后,利福平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且与游离利福平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进行了比较,小鼠单剂量静脉注射游离利福平或利福平乙基纤维素微球(相当于利福平原药)10mg/kg,测定0.5、1、3、7、12、24、48、72、120、168h共10个时间点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表明,游离利福平给药组和利福平乙基纤维素微球给药组在12h内均以肝脏中药物浓度为最高,为9.96-22.41μg/g,在3h内微球给药组高于游离药物给药组,7、12h微球给药组的药物浓度迅速下降,低于游离药物给药组;肾脏的药物浓度在12h内微球给药组明显低于游离药物给药组,24-168h微球给药组的药物浓度下降迟缓,显著高于游离药物给药组直到168药物浓度始终是微球给药组高于游离药物给药组,12h游离药物给药组已不能检出药物含量,而微球给药组直到168h仍维持在5.44μg/g,接近游离药物给药组的最高峰值;血清中利福平浓度在48h已不能检出,而微球给药组在168h为1.33mg/L;心脏、用脏微球给药组和游离药物给药组的药物浓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与游离药物相比,利福平微球明显提高了肺脏中的药物分布,降低了利福平对肝脏、肾脏的毒性,并显著延缓了药物代谢,说明利福平微球具有长效、靶向作用。  相似文献   
97.
98.
甜橙胚乳三倍体试管苗茎段及顶芽采用试管扦插培养难于生根,亦不能正常生长;而将其茎段和顶芽嫁接于试管中的砧木上,成苗率达90%以上。在含BA0.1mg/L的MT培养基中,每株嫁接苗形成3~4个芽,可作试管快速繁殖。嫁接苗移植于无菌土中,成活率高达95%以上。田间二重接可加速三倍体小苗生长。本方法为解决柑桔试管苗移植问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
大豆吡哆醇生物合成蛋白基因(PDX)的电子克隆和进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克隆(In silicocloning)是随着基因组计划和EST计划实施而发展起来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基因克隆的新方法。根据物种间同源基因相对保守的特点,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吡哆醇生物合成蛋白cDNA序列为信息探针,对大豆(Glycine max)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搜索和序列拼接,获得了1 280 bp长的大豆吡哆醇生物合成蛋白的基因序列(GenBank登陆号为DQ139265)。经过RT-PCR扩增、基因组PCR扩增、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与电子克隆序列完全一致。该基因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ORF,20~955 bp),编码311个氨基酸。通过与水稻、日本百脉根、烟草、截形苜蓿等物种的吡哆醇生物合成蛋白序列比对,发现该基因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表明根据物种间同源基因序列,对跨物种间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检索、筛选、拼接,是克隆基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0.
以甘蓝型油菜黄籽双单倍体品系04K91为供试材料,以无菌苗子叶为离体培养外植体,考察了苗龄(7d、10d、13d)与外植体部位及大小(带柄子叶、1/4子叶片、1/8子叶片和子叶柄切段)对芽再生频率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苗龄对芽再生频率有显著影响,外植体对芽再生频率有极显著影响,而苗龄×外植体对芽再生频率影响不显著。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以7d苗龄无菌苗的带柄子叶或1/4子叶片为外植体较好,出芽率较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