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124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3篇
  65篇
综合类   509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选取湖北省为研究对象,在深入理解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值,并分别计算了湖北省1995~2012年的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利用协调度模型逐年计算了湖北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比照协调类型评价标准,揭示了湖北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间演变特征及趋势。  相似文献   
12.
2009~2013 年在鄂西南山区174~1 800 m 不同海拔高度上进行了小气候观测及蔬菜田间试验,对不同界限温度(5、
10、15 ℃)、降水量、蒸发量等气象要素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喜温蔬菜辣椒、耐寒蔬菜莴苣等蔬菜产量、品质与气象条件之间
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 5 ℃、≥ 10 ℃、≥ 15 ℃的持续天数随海拔高度每升高100 m 分别递减4.8、5.5、6.8 d,
降水量及地表湿润指数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辣椒单株坐果数、单位面积产量与开花结果期≥ 15 ℃的持续天数呈显
著线性相关,≥ 15 ℃持续每增加1 d 对单株坐果数、单产贡献率分别增加0.32 个、73.47 kg·(667 m2-1;海拔800~1 200 m
高度≥ 15 ℃的持续时间为100~130 d,且无高温天气胁迫,是喜温蔬菜最佳种植带;海拔1 600 m 以上高度基本无夏季,是
喜冷凉蔬菜的适宜种植区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湖北省植被NPP的时空演变规律及驱动机制,基于CASA模型计算2000—2018年湖北省植被NPP,结合气象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利用重心模型、相关性分析和贡献指数等方法分析植被NPP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8年湖北省植被NPP年均值介于532.19~656.49 g C/(m2·a),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湖北省植被NPP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植被NPP重心迁移轨迹呈M型,西北地区的增量和增速较大高于东南地区。(3)湖北省植被NPP与年均气温呈正相关的区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4.49%,主要分布在荆门、荆州地区以及宜昌东南部地区; 年均NPP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的面积高达87.65%,主要分布在随州、襄阳和孝感北部地区。(4)2000—2018年研究区域内NPP总量增加19.86×10-2 Tg C,在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NPP损益中,主要由其他土地类型向林地、耕地和草地转换引起; 不同时期土地覆盖变化对NPP总量的贡献率有所差异,2000—2010年建设用地贡献率最高为53.81%,2010—2018年耕地贡献率最高为61.53%。  相似文献   
14.
李泌  王春台    杰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249-4251
[目的]扩大鄂西地区稻瘟病菌菌库,分析其群体结构.[方法]收集鄂西不同地区2011年间的感病稻秆,分离保存稻秆上的穗颈瘟病菌,通过RAPD、rep-Pot2-PCR、REMAP 3种标记对分离的菌株进行分子标记.[结果]从9个稻秆上共分离得到29个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相似性水平在75%时,2011年供试菌株可分为5个遗传宗谱,宗谱3(7个菌株)和4(19个菌株)为优势宗谱,其余3个为稀有宗谱.[结论] 2011年鄂西地区稻瘟病菌由5个遗传宗谱组成.  相似文献   
15.
参考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方法,从产业、来源、土地承载三个方面分析湖北省2001-2010年碳排放结构,测算其碳排放总量,探讨碳排放的时序特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北省第二产业碳排放较高,且产出效率低,第三产业单位碳排放效益最高;能源消费碳排放占总量的90%以上,占比远高于IPCC给出的参考值;城镇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碳排放占总量的74.98%,碳排放强度为229.92 t/hm2。十年间湖北省碳排放量由3705.66万t增长到7740.47万t,年平均增加9.65%。能源消费增长率高于碳排放增长率,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动力,畜牧业碳排放减少7.78%。湖北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以弱脱钩和扩张连接为主,2009年后出现由弱脱钩向扩张连接的状态转移,近些年经济发展质量有所下降。因此,湖北省应以经济转型升级为契机,提高碳排放利用效率,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土地用途管制,促进经济绿色增长。  相似文献   
16.
蛋鸭养殖作为一项投资少、门槛低、见效快、产出高的产业,一直是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全国水禽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湖北省蛋鸭产业发展在全国水禽养殖区域中占有重要的份额和地位,且湖北在蛋鸭养殖方面拥有突出的资源环境和区位优势,具有独特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研究湖北蛋鸭产业现代化经营及其可持续发展对解决湖北农民增收问题、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壮大农产品加工业、调整产业结构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国家水禽产业体系经济研究团队对湖北省的实地调查情况,介绍了湖北省蛋鸭产业现代化经营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湖北蛋鸭产业现代化经营中存在的利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阐释了未来湖北蛋鸭产业实现现代化经营的着力点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陈云飞  冯中朝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8):4475-4479
在湖北省的江汉平原、鄂中北和鄂东南三大油菜(Bras sica campestrisL.)产区分别选取荆州、襄阳和黄冈3市,利用C-D生产函数分析了2002-2011年总化肥用量、机械作业量、种子投入、机械灌溉量、自然灾害发生率及农药用量6个因素对湖北省油菜单产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这6个影响因素对湖北省油菜单产情况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对湖北省三大产区油菜单产的影响情况并不一致.江汉平原产区油菜单产下降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机械灌溉量上:鄂东南产区油菜单产下降的主要因素来源于总化肥用量;鄂中北油菜单产上升则可能来源于机械作业水平的提高和机械灌溉量的改善等综合因素.其他因素对湖北省油菜单产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恩施市太山庙黄连基地的环境质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大气中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氟化物、TSP(粉尘)4项重要指标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土壤重金属及农残各项指标,全部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质量标准的规定;水源结果均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5084—2005)》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近2年湖北省农村土地流转数据,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湖北省农村土地流转现状,指出了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湖北省农村土地流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介绍咸宁地区三角梅当年扦插育苗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温室越冬保叶、春季带叶扦插、温室管理、室外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