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0篇
  免费   681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166篇
农学   122篇
基础科学   54篇
  675篇
综合类   757篇
农作物   91篇
水产渔业   114篇
畜牧兽医   164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162篇
  2025年   26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家畜营养缓释弹丸的研制及其在家畜瘤胃中的降解曲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几缓释试剂加上几种赋形剂和微量矿物元素,按不同的处方进行合理配方,在弹丸模具中通过磨碎、混合、霁压等工艺成型为家畜营养缓释弹丸。将此弹丸每2枚分为一组,共分8组,分别称重后,经瘤胃瘘管投服给8只供试羊只,并且左右其降解的2.8,15,30,45,60,75和90d分别收集被降解后弹丸,置于65℃干烘箱内烘2h,室温放置12h后逐个称重;用直接投服的方法,将弹丸投服给另外6只供试羊只,分别在投饲后第60d和第90d时各屠宰3只供试羊收集弹丸。结果表明:家畜营养缓释弹丸在羊瘤胃中的降解率分别为0.97%,5.29%,16.17%,31.63%,34.26%,41.47%,43.76%和49.73%;采用直接投服的方法,在第60d、第90d屠宰时弹丸重量分别为 15.98克和13.80克。  相似文献   
83.
几种缓释肥的氮释放特性以及对草坪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程滨  张强  杨治平  刘平  李磊  郑普山 《草业科学》2005,22(5):104-106
实验室内采用水浸泡法对尿素、3种缓效肥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制(自研草坪肥)的缓效肥的初期溶出率和微分溶出率进行了测定.其中尿素的初期溶出率为22.75%,超出了国际上公认的缓/控释肥的初期溶出率小于15%的指标,而微分溶出率为0.22%,也小于国际上公认的缓/控释肥的微分溶出率(0.25%~2.5%)指标.其他几种缓释肥的初期溶出率为8.73%~14.42%,微分溶出率为0.30%~2.11%,符合国际上公认的缓/控释肥的初期溶出率和微分溶出率指标.田间试验比较和研究了尿素、3种缓效肥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制的缓效肥对草坪草的干草产量和养分含量的影响,尿素和包衣尿素处理的草坪草的生长量前期较高,后期产草量较低,呈马鞍型.其他处理的草坪草干草产量则比较平缓,肥料的氮释放特性与草坪草生长趋势相同.不同肥料处理对草坪草的中量、微量元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兽药对畜牧生产中的疾病防控和健康养殖意义重大,但由于某些药物味苦、对胃黏膜刺激性大、稳定性差和药理作用部位靶向性差等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包衣技术在改善药物适口性、提高药物稳定性和实现药物控缓释和靶向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作者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包衣技术在改善药物适口性、提高药物稳定性、制备控缓释剂型和高效靶向释药剂型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包衣膜的形成原理,剖析了几种常见包衣技术的优缺点和其产业化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包衣技术在兽药领域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基于包衣技术的兽药新制剂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5.
建立了吡喹酮-聚乳酸-羟基乙酸(吡喹酮-PLGA)缓释植入棒含量测定的HPLC法,并对其释放度进行了考察。以甲醇-水(100:40,V/V)为流动相,采用GraceC18反相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63nm,在此试验条件下,吡喹酮在10—2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8%,RSD为0.53%(n=9)。三批样品的含量分别为98.96%、98.67%和98.81%,该方法简单、快捷、辅料无干扰、准确度高,适于吡喹酮-PLGA植入棒的含量测定。吡喹酮-PLGA植入棒以骨架溶蚀释放机制缓慢释放,释药期可达三周,释放度高于300μg/d。  相似文献   
86.
以壳聚糖盐酸盐(CSC)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壁材,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苦瓜小分子多肽复合物,并对其制备工艺和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复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CSC浓度5.35 mg·mL-1,CMC浓度1.60 mg·mL-1,包埋时间33.10 min,此时包埋率可达到69.98%。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芯材和壁材产生了离子交联作用,苦瓜小分子多肽被成功包埋在CSC/CMC复合壁材中。扫描电镜显示复合物表面疏松多孔,呈不规则形状。所制得的复合物在胃肠液中具有较好缓释特性,在室温下贮藏30 d后仍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87.
砂壤质潮土夏玉米适宜的化肥种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Agro Services International Inc(ASI)推荐施肥、缓/控释肥、保水型复混肥和普通复混肥对夏玉米产量、SPAD值及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施用缓/控释肥和ASI推荐施肥增产效果较好,分别比农户习惯施肥处理增产11.0%和9.8%,保水型复混肥没有显著增产效果。夏玉米专用缓/控释肥养分缓慢释放可弥补砂壤质潮土保肥性差的缺点,能维持夏玉米各生育时期较高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夏玉米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具有显著增产效果,是砂壤质潮土区夏玉米适宜的化肥品种。  相似文献   
88.
日光温室墙体夜间放热量计算与保温蓄热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本文提出了以墙体夜间放热量作为评价指标的日光温室墙体保温蓄热性能评价的方法.在以付立叶级数形式表达的室内外气温等墙体工作条件下.根据一维非稳态传热的理论,采用有限差分算法,建立了日光温室墙体传热过程模拟与墙体放热量的计算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RGWSQCR.根据对几种墙体的夜间传热量计算结果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墙体夜问放热量简化计算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89.
恩诺沙星缓释溶液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18头健康猪进行恩诺沙星普通溶液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恩诺沙星缓释溶液肌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比较了2种溶液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和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静脉注射给药的药时数据适合无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t1/2α=0 726±0 164h,t1/2β=9 083±1 121h,Vd=4 364±0 565L/kg,ClB=0 336±0 053L/(kg·h),AUC=30 397±4 895mg·h/L。肌肉注射恩诺沙星缓释溶液和普通溶液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其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ka=0 468±0 114h和t1/2α=0 415±0 195h;t1/2β=25 818±6 528h和t1/2β=9 460±2 946h(P<0 01);Tmax=1 498±0 194h和Tmax=1 347±0 393h;Cmax=2 206±0 555μg/mL和Cmax=2 561±0 152μg/mL;AUC=23 715±3 528mg·h/L和AUC=18 397±1 808mg·h/L(P<0 01);F=(78 02±11 61)%和F=(60 52±5 95)%。肌肉注射恩诺沙星缓释溶液和普通溶液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t1/2β和AUC有显著性差异,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恩诺沙星缓释溶液既有速释部分(与普通溶液相比吸收半衰期不变),又有缓释部分(消除半衰期延长),应用于临床其有速效和长效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90.
为防除滨海滩涂互花米草入侵,探讨根际土壤缓释除草剂的新方法。该研究采用扩散法研究了蛭石、PE膜和合成壳聚糖膜3种缓释材料的根际缓释除草剂的性能,同时,采用根部浸泡试验验证根际施药防除互花米草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缓释材料的缓释性能差异显著,蛭石对草甘膦控释能力较弱,初始释放农药量最大,释放迅速,适合淤泥质潮滩;PE膜则表现出较强的控释能力,释放量较小,但整个过程释放量较稳定,适合沙质和近根际水体;壳聚糖膜介于两者之间。根部浸泡试验表明,0.25~1.00 g/L草甘膦、0.09~0.23 g/L百草枯、0.28~2.30 g/L草铵膦根部浸泡2~6 d即可显现毒杀互花米草效果,通过饱和土壤一维溶质渗滤模型计算,在点源释放模式下,除草际根部释放点间有效除草间距为50~60 cm。研究证明了根际缓释除草剂防除互花米草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