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51篇 |
免费 | 110篇 |
国内免费 | 21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42篇 |
农学 | 124篇 |
基础科学 | 47篇 |
607篇 | |
综合类 | 709篇 |
农作物 | 90篇 |
水产渔业 | 109篇 |
畜牧兽医 | 156篇 |
园艺 | 48篇 |
植物保护 | 1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44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69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81篇 |
2018年 | 76篇 |
2017年 | 100篇 |
2016年 | 113篇 |
2015年 | 78篇 |
2014年 | 112篇 |
2013年 | 137篇 |
2012年 | 154篇 |
2011年 | 133篇 |
2010年 | 104篇 |
2009年 | 94篇 |
2008年 | 108篇 |
2007年 | 104篇 |
2006年 | 102篇 |
2005年 | 102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40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N Forms in an Uncoated Slow/Controlled Release Compound Fertilizer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ONG Yan WANG Zheng-yin 《中国农业科学(英文版)》2007,6(3):330-337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N forms in an uncoated slow/controlled-release compound fertilizer (UCRF) and the N uptake and N-use efficiency by rice plants. Water dissolution, soil leaching, and pot experiments were employed. The dynamics of N release from the UCRF could be quantitatively described by three equations: the first-order kinetics equation [N1=N0 (1-e^-kt)], Elovich equation (N1=a + blnt), and parabola equation (N1=a + bt^0.5), with the best fitting by the first-order kinetics equation for different N (r= 0.9569^**-0.9999^**). The release potentials (No values estimated by the first-order kinetics equation) of different N in the UCRF decreased in the order of total N 〉 DON 〉 urea-N 〉 NH4^+-N 〉 NO3^-N in water, and total N 〉 NH4^+-N 〉 DON 〉 urea-N 〉 NO3^--N in soil, respectively, being in accordance with cumulative amounts of N release. The constants of N release rate (k values and b values) for different N forms were in decreasing order of total N 〉 DON 〉 NH4^+-N 〉 NO3^--N in water, whereas the k values were urea- N 〉DON 〉 NH4^+-N 〉 total N 〉 NO3^--N, and the b values were total N 〉 NH4^+-N 〉 DON 〉 NO3^--N 〉 urea-N in soil. Compared with a common compound fertilizer, the N-use efficiency, N-agronomy efficiency, and N-physiological efficiency of the UCRF were increased by 11.4%, 8.32 kg kg^-1, and 5.17 kg kg^-1, respectively. The ratios of different N to total N in the UCRF show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N uptake by rice plants.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 first-order kinetics equation [Nt=N0 (l-e^kt)] could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N forms in the fertilizer. The UCRF containing different N forms was more effective in facilitating N uptake by rice compared with the common compound fertilizer containing single urea-N form. 相似文献
82.
采用混料试验设计,探讨了包含多种供肥速度的速度复合型控释肥和单一供肥速度的单一速度型控释肥的养分释放速率。结果表明:(1)单一速度型控释肥(FP2,FP5和FP9)在养分快速释放期内,养分释放速率基本保持不变,其顺序为FP2>FP5>FP9;而对于速度复合型控释肥处理,其释放速率不是单一、固定不变的。(2)在培养-淋溶期间,对养分累积释放率≥30.0%的单一速度型控释肥料因子优化组合进行频数统计,发现控释肥FP2,FP5和FP9的混料比例分别为37.61%~45.02%,32.68%~40.83%和21.85%~23.94%。(3)模拟各肥料处理养分累积释放率的Richards函数方程的复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使用Richards方程能够准确地描述和预测养分的释放速率。 相似文献
83.
为了寻求改善宁夏灌淤土水稻氮素利用的有效措施,通过静水浸泡与盆栽试验,以自研聚氨酯包膜控释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3种控释肥的氮素释放特征,在氮磷钾等养分供应下研究了5个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研控释肥CRF1、CRF2在静水(25℃)中的氮素累积释放比例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呈"抛物线"形状,其24 h初期释放率分别为3.54%、2.28%(≤15%),28 d的氮素累积释放率分别为33.17%、30.58%(≤80%),符合缓释肥料的国家标准要求。与等量NPK处理相比,CRF2处理主要通过提高水稻穗粒数与千粒重获得最高子粒产量,达到31.21 g/盆,增加了10.44%;其地上部总吸氮量达到150.89 kg/hm~2,提高了10.46%;其氮肥利用率达到36.64%,提高了5.49个百分点。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铵态氮、硝态氮与无机氮含量峰值均出现在水稻插秧后的15 d前后,随后不同程度的下降,控释肥处理下降较慢,在土壤中氮素释放时间达到75 d以上。其中CRF2处理由于添加了硝化抑制剂双氰胺,能够在水稻移栽45 d前保持最高的硝态氮(第45 d:99.41 mg/kg)和无机氮含量(第45 d:104.46 mg/kg),在60 d前保持最高的铵态氮含量(第60 d:4.03 mg/kg),满足了水稻生育关键期对氮素的需求,从而保证稻谷产量。 相似文献
84.
岱海表层沉积物中影响氨氮释放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北方半干旱地区典型内陆封闭湖泊岱海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方法,开展了温度、pH、溶解氧及水生植物对湖泊沉积物中NH+4-N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中性条件,厌氧条件均有利于NH+4-N的释放.狐尾藻对上覆水NH+4-N含量的有效控制作用是其抑制底泥释放、同化吸收作用和增强上覆水氧化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植物修复是控制湖泊富营养化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5.
几种缓释肥的氮释放特性以及对草坪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实验室内采用水浸泡法对尿素、3种缓效肥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制(自研草坪肥)的缓效肥的初期溶出率和微分溶出率进行了测定.其中尿素的初期溶出率为22.75%,超出了国际上公认的缓/控释肥的初期溶出率小于15%的指标,而微分溶出率为0.22%,也小于国际上公认的缓/控释肥的微分溶出率(0.25%~2.5%)指标.其他几种缓释肥的初期溶出率为8.73%~14.42%,微分溶出率为0.30%~2.11%,符合国际上公认的缓/控释肥的初期溶出率和微分溶出率指标.田间试验比较和研究了尿素、3种缓效肥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制的缓效肥对草坪草的干草产量和养分含量的影响,尿素和包衣尿素处理的草坪草的生长量前期较高,后期产草量较低,呈马鞍型.其他处理的草坪草干草产量则比较平缓,肥料的氮释放特性与草坪草生长趋势相同.不同肥料处理对草坪草的中量、微量元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大跨度主动蓄能型温室温湿环境监测及节能保温性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针对日光温室土地利用率低,单体小不能进行立体栽培果树种植,不利于机械化操作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大跨度主动蓄能型温室,该温室南北走向,双屋面拱形钢骨架结构,并采用主动蓄放热系统进行能量的蓄积与释放。该试验以传统砖墙日光温室作为对照,对大跨度主动蓄能型温室室内外温湿度以及主动蓄放热系统的能量收支进行分析,并对比2种温室的建造成本,综合分析了试验温室保温节能效果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大跨度主动蓄能型温室土地利用率高达87.4%。温室夜间平均气温高于10℃,无极端低温,晴天夜间平均气温比对照温室高1.5~3.1℃,比室外高13.9~19.3℃;阴天夜间平均气温比对照温室高1.2~2.8℃,比室外高12.5~18.9℃。夜间室内相对湿度平均比对照温室低7%~10%。主动蓄放热系统性能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为3.4~4.2,平均每天能耗0.013 k Wh/m2,与传统燃煤锅炉加温系统相比,平均节能率为47%。大跨度主动蓄能型温室建造成本每平米307.2元,比传统砖墙日光温室低144.5元。大跨度主动蓄能型温室是一种土地利用率高,单体大,保温性能良好,能进行冬季果菜生产的新型温室类型,且投入少,综合其经济环境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7.
胶冻样芽孢杆菌与生物质炭复配及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胶冻样芽孢杆菌在土壤中的存活率、减缓其衰亡速率,延长存活时间,提高其对土壤难溶性钾的解钾效率为目的,利用不同种类的秸秆生物质炭与胶冻样芽孢杆菌进行复配筛选。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发现,中性小麦秸秆炭可作为胶冻样芽孢杆菌较理想的载体。当土壤培养35天后,土壤速效钾含量在施用炭基解钾菌肥条件下较空白提高了28.53%,较小麦秸秆炭和纯菌液处理分别提高了20.75%、13.41%。纯菌液处理土壤中胶冻样芽孢杆菌的菌落数从1.1×10~9个/g土降为9.0×10~5个/g土,而炭基解钾菌肥处理则为1.4×10~7个/g土。田间施用炭基解钾菌肥能够提高番茄植株和果实中的全钾含量;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番茄Vc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因此,中性小麦秸秆炭与胶冻样芽孢杆菌的复配能够提高菌剂的存活率,有效促进土壤中矿物态钾的释放。 相似文献
88.
89.
为了探讨pH对污泥中磷的释放行为的影响,采用SMT(欧洲标准测试组织)法对上海三处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中磷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3种污泥中的磷在海水中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3种污泥样品的总磷含量各不相同,污泥有机磷含量低,无机磷是主要赋存形态,占TP(总磷)含量的64.42%~83.01%。各形态磷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污泥总磷含量主要受NAIP(非磷灰石无机磷)和AP(磷灰石无机磷)影响。室内试验表明,污泥中的磷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海水环境下均有释放,相比中性条件,酸性和碱性水质更有利于磷的释放;污泥中磷的释放与磷的形态分布有关,但磷释放量大小并不简单取决于总磷和无机磷的含量。 相似文献
90.
为研究卷烟主流烟气中NNK的逐口释放量与烟丝结构间的关系,设计制作不同烟叶类型和烟丝组成的卷烟样品。通过RM20 H吸烟机连接逐口抽吸单元实现对主流烟气粒相物的自动化逐口捕集,并参照烟草总公司标准运用HPLC-MS/MS实现对NNK释放量的定量及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烟丝结构对卷烟NNK的总释放量具有较大影响,调整烟丝配方及降低白肋烟比例可以有效减少NNK的总释放量。(2) NNK的逐口释放量随抽吸口序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5口后,迅速下降;在前5口抽吸过程中,烟丝比例及白肋烟比例高的样品逐口释放量较高;第6口,烟丝及白肋烟比例的影响逐渐减弱。(3)烟叶类型、烟丝组成与NNK的逐口释放量(1~6)口间均存在较强的线性回归关系,其复相关系数(R)为0.951 R 0.999,通过适当降低白肋烟比例,增加膨胀烟丝比例可以降低NNK前5口每口释放量。 相似文献